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南明有勢力也有優勢,爲什麼不選擇偏安一隅?

南明有勢力也有優勢,爲什麼不選擇偏安一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現象,北方的中原王朝一旦面臨外敵入侵,通常會向南方戰略逃跑,只要跨過了長江,往往就能延續百年國運,比如衣冠南渡之後的東晉,靖康之後的南宋。但是這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場景,到了南明身上就失效了,這是爲什麼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一、相比南宋或東晉朝廷,南明應該說還有兩個重要的內部優勢,但勢能沒有完全釋放

宋朝之後,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完全南移到江南。南明割據江南富庶之地,財源完全是不成問題。有錢了,就能招兵買馬,就能支撐戰爭,可南明就如同一個敗家子,手裏有牌也沒打好。

南宋就很會利用對金國的經濟優勢。整個宋朝都有一個傳統,與西夏、遼國等少數民族簽訂合約時,都會加一條“開放邊境貿易”。

南明有勢力也有優勢,爲什麼不選擇偏安一隅?

遊牧民族靠打獵爲生,生產方式比較落後,許多生產資料與生活用品都需要依賴與漢人的交易。而漢人除了需要馬匹、貂裘之類的產品,對遊牧民族的依賴性很小。

南宋對金國的邊境互市,就如同發達經濟體對發展中國家交易中的“剪刀差”。這種“一邊倒”的交易方式長期進行下去,對金國的經濟可以造成很大傷害,讓其在組織大規模南下戰爭時“後勁不足”。

南明在剛剛建立時,就有一個十分成熟的都城——南京,裏面不管是制度還是機構,都能隨時運行,但前提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要有絕對的合法性,也就是大家都認可。

但是南明的弘光政權成立時,合法性受到很大質疑,難以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君、臣、民之間離心離德。

明朝末年的東林黨與閹黨的爭鬥,一直延續到了南明。弘光政權的老大是小福王,也就是老福王的兒子,而福王曾經與東林黨是老對頭。

東林黨面對“小福王”,心裏不服,也不願意受其領導,就到處散佈假消息,編造不利於領導的言論。這幫知識分子掌握着社會輿論,這時候他們的言論可以直接動搖民心和軍心。

一般都內部矛盾,都可以用外部矛盾來轉移。南明的內部鬥爭掩蓋了所有的外敵入侵,激烈到沒有是非黑白,只有你死我活。

南明朝廷頭目也是走馬觀花,短短十餘年,先後出現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缺少戰略定力,一會兒向東,一會朝西。

沒有一個穩定的中心組織和領導,再多的錢財和士兵也是一盤沒有戰鬥力散沙,一擊即潰。南明的軍隊不少,將領各自爲戰,還大多是一羣不受約束的烏合之衆。

反觀南宋,趙構的兄弟和父親都被抓到北方,他是唯一能繼位的合法皇帝,受到文臣武將一致擁戴,何況他有自己的嫡系部隊。

東晉的司馬睿,在建立東晉前也是有實力的琅邪王,並在南方已經耕耘多年,有一大批追隨者,等到西晉滅亡後,他成了唯一有實力和法理的繼位人。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一個王朝的興與衰是所有局部因素疊加之後影響系統而結出的果。南明內部的不團結,消耗了自己的實力,也給了外部敵人可乘之機。

二、南方朝廷的外部敵人已經今非昔比,大清與大金雖同爲女真族,但此時的大清非南宋時的大金可以比擬。

在內部組織結構上,大清實行兵農合一的八旗制度,戰鬥力可謂所向披靡。在冷兵器時代,北方遊牧騎兵隊對南方軍隊有天然的機動性優勢,並且戰爭成本小。這種部隊碰上了組織渙散的南明部隊,完全可以快刀斬亂麻。

南明有勢力也有優勢,爲什麼不選擇偏安一隅? 第2張

南宋面對的金國軍隊,戰鬥力也很強,不過金國內部不如大清穩定。大清在打天下階段,除了在皇帝去世的時候朝堂會不和諧,但對南明等外部勢力的態度上還是一致的。

金國在立國時實行的是“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比如完顏阿骨打去世後繼位的是完顏吳乞買,這套制度會造成很大的內部矛盾。金國的貴族,許多都有理論上繼位的可能,然後心思就不會完全放在戰場了,也會時不時的分心關注龍椅,關心自己能不能上位。海陵王就曾通過非正常手段上位,然後大肆清理金國反對他的貴族,給金國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就給了南宋踹息的機會

在戰與和的問題上,金國內部始終都有兩種不同聲音,而大清在多爾袞的強勢領導下,雖有少許“主和”或“分治”的雜音,但主流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統一全天下。

金國入主中原之後,貴族迅速墮落,開始貪圖享樂,很快就喪失了昔日的進取心。在治理上方式上,金國也沒有很快適應中原文明,這就導致其在中原地區總是面對漢人叛亂。一旦南宋方面出現北伐行動,黃淮流域的漢人就會迅速響應。

大清就吸取了大金的經驗,還未入關就主動開始漢化,並吸收漢人官僚加入朝廷。大清的制度,比起南明,更有包容性,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大家紛紛願意前往。

等到入關時,大清已是一個漢化比較深的政權,採取一些列的措施,比如承認明朝功名,奉大明爲正統,拉攏漢人知識分子,擴大政權的組織基礎。

這些被大清吸收的漢人官僚,比如洪承疇、吳三桂等人,又爲大清平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南明內部,皇帝有名無實,可謂羣龍無首;面對強大的清軍,如同以卵擊石。不管是內部組織,還是外部因素,南明都不能成爲第二個南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