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第五倫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卻一生清正

第五倫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卻一生清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五倫(生卒年不詳),字伯魚。京兆長陵(今陝西咸陽)人。東漢時期大臣。祖先是戰國時齊國的田氏。田氏在西漢初遷徙至皇帝陵園的很多,所以以遷徙的次序作爲姓氏。於新朝王莽時爲郡吏,又爲鄉嗇夫。因不滿自己仕途難進,便改姓名爲王伯齊(袁宏《後漢紀》作“王伯春”),久居河東,號爲道士。

第五倫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卻一生清正

東漢建武(25年—56年)年間,第五倫被京兆尹閻興召爲主簿,負責監督鑄錢,領長安市場。後被舉爲孝廉,候補淮陽國醫工長,但沒有到任。追拜會稽太守。永平年間,任蜀郡太守。永平十八年(75年),接替牟融任司空,爲三公正直無畏、不懼權貴。晚年屢求辭職,於元和三年(86年)遜位,數年後去世,享年八十餘歲。

第五倫生性正直,同情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以爲民解憂爲己任。早在他擔任京兆尹主簿時,具體負責長安城內的市場交易。他認真校正秤、鬥、尺等度量衡器具,嚴格市場管理,很少發生缺斤短兩的事。即使買賣雙方有時出現爭執,只要他一出面,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

第五倫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卻一生清正 第2張

在蜀郡太守職位上,他鑑於郡府中的屬吏從官皆多豪富,耀武揚威,競相擺闊,致使百姓叫苦連天。於是採取果斷措施,將富戶出身的官吏全部裁汰,另選清貧正直之士替代,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反腐倡廉。從此,當地不正之風漸漸消停,吏治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他還認真考覈每一個屬吏,向上舉薦了很多德才兼備者。其中不少人,後來都受到重用。如鄉官雲賀,曾被朝廷摧升爲九江郡、沛郡太守,位居九卿一級。

第五倫一身正氣,凡事秉公而行,從不曲意逢迎。

漢章帝時,外戚當權,爲官者多如牆頭草,隨風搖擺。第五倫卻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抑制外戚勢力。他還明確提出對外戚不能“職事以任之”,爲此而多有得罪,亦不稍變。其間,第五倫的子孫們經常勸他說話辦事不要太峭直,不要得罪人太多,尤其不要得罪朝中顯貴。但是,他每次都“輒叱遣之”。他說:忠君愛民必須“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不然,就不是真正的忠臣孝子。

第五倫雖然身居高位,但他還有一個獨到之處,那就是勇於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評。有一次,有人問他:“你一向盡心公事,難道就沒有私情雜念了嗎?”他誠懇地回答道:“有。”並且舉例說:“以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馬,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逢三公選拔人才,我心裏總不能忘記那個人。儘管那人最終並沒有被錄用,卻說明我仍然有私心。再就是:我的侄子生病時,我一夜曾去看他十來次;我的兒子生病時,有一次沒能去看他,竟落得徹夜未眠。若是其他人的孩子生了病,我就不可能會這樣。這不說明我還有私心麼?”

第五倫於章帝元和三年(86年)告老還鄉,數年後去世,享年80多歲。其子孫在其清正家風影響下,亦多有成爲國家棟梁之才者。可見一個人的德行,立己身,傳於後世。

第五倫的種種事蹟,根本上在於他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即執政爲民的公道之心,並用這種價值觀去衡量自己的所作所爲,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其內化於心,施行於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