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推恩令爲何能成功實施?爲何各地諸侯沒有反對的呢?

推恩令爲何能成功實施?爲何各地諸侯沒有反對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更爲強制諸侯王把土地採用諸子均分制,把封地分成幾個部分傳給各個兒子,分別形成直屬於漢廷的更小的王國與侯國,達到分化、削弱諸侯王國勢力的效果。

推恩令爲何能成功實施?爲何各地諸侯沒有反對的呢?

漢高祖見到周朝採用封國制,王室長久但極爲衰弱;秦朝採用郡縣制而統一六國,但迅速滅亡,因此採用了郡國並行制,認爲是結合了封國與郡縣的兩種優點。西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嫡長繼承製,由嫡長子單獨繼承封國,其他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

推恩令爲何能成功實施?爲何各地諸侯沒有反對的呢? 第2張

漢文帝時,賈誼曾提出“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主張,漢景帝時鼂錯執行削藩令,還一度引起七國之亂,雖然順利被周亞夫平定,但根本問題沒解決,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爲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嚴重威脅漢朝的中央集權。

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七國之亂的教訓,不再強硬削藩,規定諸侯王除以世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爲列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這使得諸侯王被“變相削藩”,避免激起諸侯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諸侯勢力大爲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