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我們真的是“黃種人”嗎?其實這個觀點是從西方過來的

我們真的是“黃種人”嗎?其實這個觀點是從西方過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

想必大家對這段歌詞非常的熟悉,每每聽到這首歌曲,就會因爲我們是黃皮膚的“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

然而一位德國旅行家在中國遊歷之後卻發現,中國人的膚色並不黃,最多也就是帶一點褐色,而且許多中國人的膚色還非常的白,這對他來說不免有些失望,因爲這和歐洲人的膚色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那麼中國人到底是不是黃種人?如果不是,那麼以前到底是什麼顏色?而這個膚色的定義又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真的是“黃種人”嗎?其實這個觀點是從西方過來的

根據資料顯示,在18世紀下葉,西方學者根據世界各地的人類樣本資料,把人種進行了劃分,而劃分的標準就是膚色,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白、黃、糉、黑”等人種。從此中國以及日本等國的人種就被劃分爲了黃種人,而這門學科就被稱之爲“人類學”。

然而研究世界歷史後我們發現,早在13世紀開始,我們一直被西方人描述爲“白皙的人”,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馬可·波羅遊記》中窺見一二。

那麼換句話來說,200年之前,我們並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皮膚,而黃色膚色被定義的轉折點,就在18世紀下葉,歐洲發起的種族歧視論開始,這種理論被後人稱之爲“黃禍論”,而這個理論的支點就在於歐洲人對於蒙古帝國的仇視。

衆所周知,蒙古人屬於暗黃色皮膚,而蒙古和中國又有着非常濃厚的歷史淵源。也正因如此,當歐洲崛起之後,這種“黃禍論”的風潮也就越演越烈。

爲此,德國畫家還專門創作了一幅版畫,畫中一位基督教徒手持聖物,與一條長龍和大佛隔海對峙,而這幅畫就被命名爲《黃禍圖》。

當這股劃分的風潮刮到亞洲之後,日本人提出了抗議,他們並不承認自己是黃皮膚,他們覺得自己的膚色並不比歐洲人要黃,而且這種的劃分,也是一種偏見,是一種政治概念,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歧視。

我們真的是“黃種人”嗎?其實這個觀點是從西方過來的 第2張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當大清朝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覺得非常的符合中國文化,因爲在清朝人的眼中,黃色是一種尊貴的顏色,而黃皮膚也被理解成高貴的民族。

但是清朝人並不知道,在歐洲人的思維邏輯中,黃色就好比秋日的衰落和枯萎,是一種不健康的顏色,更代表着死亡。

在19世紀初出版的《韋氏新國際英語詞典》中,黃色被定義爲“吝嗇、卑劣可恥”等含義,另外在西方許多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解釋。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於這種帶有偏見的種族分化也逐漸被淘汰,特別是美國學者在《西方人是怎樣製造黃種人的》一書中明確表示,歐洲所謂的“人類學”其實是一種僞科學。

所以“黃種人”也已經被生物學歸納到了白色人種之中,而“黃種人”這個單詞,也被西方所刪除。

如今的“黃皮膚”在世界上非常有地位,這也和我們自身的努力有着非常大的關係,儘管國外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種族歧視”的情況,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發展,也不妨礙我們繼續傳承自古就流傳的美名——“禮儀之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