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何說《皮囊》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

爲何說《皮囊》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皮囊》簡介】

一部有着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

作者蔡崇達,本着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故事。一個福建漁業小鎮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一一體現。用《皮囊》這個具有指向本質意味的書名,來表達作者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同時也回答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書中收錄有《皮囊》《母親的房子》《殘疾》《重症病房裏的聖誕節》《我的神明朋友》《張美麗》《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願每個城市都不被閹割》《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回家》《火車伊要開往叨位》等14篇作品。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歲的老太太,沒文化,是個神婆。她卻教給作者具有啓示力量的生活態度:“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母親的房子》裏,母親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樓的房子,因爲“這附近沒有人建到四樓,我們建到了,就真的站起來了”。爲了房子,她做苦工,撿菜葉,拒絕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這座房子不久後會被拆毀,只是爲了“這一輩子,都有家可歸”。

而《殘疾》裏的父親,他離家、歸來,他病了,他掙扎着,全力爭取尊嚴,然後失敗,退生爲孩童,最後離去。父親被照亮了。被懷着厭棄、愛、不忍和憐惜和掛念,艱難地照亮。就在這個過程中,作者長大成人。自70後起,在文學書寫中,父親形象就失蹤了。而蔡崇達的書裏,這個形象重新出現了。

這部特別的“新人新作”,由韓寒監製,上市之初即廣受好評。莫言、白巖鬆、阿來、閻連科等評價爲當下寫作中的一個驚喜。或許《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虛構"寫作林地裏,兀自展現的一片完全與衆不同、可讀可思、獨具樣貌的林木。

【《皮囊》作者簡介】

蔡崇達

1982年生人,閩南人。

爲何說《皮囊》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

大隱隱於市的新生代媒體人,人稱“天才達達”,韓寒口中的“寫作大師”。

現任《中國新聞週刊》執行主編。“南方國際文學周”聯合發起人。

曾任職於《新週刊》《三聯生活週刊》;24歲擔任《週末畫報》新聞版主編;27歲任《GQ》中國版報道總監,爲全球17個國家版本的《GQ》最年輕的報道總監。

【《皮囊》推薦理由】

爲何說《皮囊》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 第2張

豆瓣上對蔡崇達《皮囊》的介紹是:一部有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

書中李敬澤作序的最後一段說:我不能肯定這本書是什麼,我甚至不能肯定它是小說還是自傳。

小說?散文?還是自傳?讀完整本書,一部分的我確實想知道那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另一部分的我說算了無所謂本質上我們都不過是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自己的淚。刻字的人抽身,把自己當別人,讀字的人浸入,把別人當自己。

木心在《溫莎墓園日記》的序中說自己偏愛第一人稱寫作:“......袋子是假的,袋子裏的東西是真的。當袋子是真的時,袋子裏的東西是假的了。”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給了太虛幻境門口的石頭一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我並非執着於真假,可能是這本書太過匠氣。

看上去在寫人生,實際是把人生的枝椏都砍斷了裝進故事的四方盒裏。讓無序服從於秩序,把離亂的碎片都拼成圓滿的故事。起承轉合,前因後果,一條小巷配幾家五金店,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全都匠心獨運,穩穩妥妥。

可真實的人生不是這樣的,它雜亂無章,肆意鋪陳,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相比之下,脫胎於真實生活的《皮囊》,故事太規矩了。作爲小說來講,沒有小說的想象,作爲寫實來講,沒有寫實的誠懇。這是整體印象。

然後是可怕的疏離感。

作者對他文中的朋友們都有一種近乎冷漠的疏離,彷彿他只是一個置身事外的記者,永遠在旁邊觀察,觀察,看得透徹卻從不參與。該發的短信不發,該談的心不談,不該發生的悲劇也就發生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