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打仗攻城有哪些方式?火燒城門可行嗎?

古代打仗攻城有哪些方式?火燒城門可行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打仗火燒城門可行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看過古代影視劇的同學經常會看到一個場景:敵軍推着戰車或者抱着撞城木猛烈的撞擊城門,但是奈何城門堅固,怎麼都無法撞開,畢竟衝擊力太小。那麼有的同學可以會疑惑,爲什麼不澆上桐油,一把火把城門給燒了呢?畢竟又不是鐵門,最多小半天就燒出一個大洞來。

別說,還真的有這樣的操作——

古代打仗攻城有哪些方式?火燒城門可行嗎?

古代發明火炮前,攻城一方通常是以築土堙塞、挖地道、火攻、水攻等四種戰術攻城。所謂“築土堙塞”,通俗地說就是堆土。城牆不是很高嗎?那就讓士兵在城牆下填土,堆出一座可以爬上城牆的小山坡,然後讓士兵沿着山坡衝入城內。

當然由於築堙費時費力,所以後來發明雲梯這類攻城器械後,此類戰術便不再用,只有當戰場環境不適宜使用攻城器械時(比如狹窄地形),纔會又重現於戰場之上。挖地道,顧名思義,就是挖地洞。有些城池的防禦很嚴密,單靠雲梯攻不進去,所以古人就想到了兩種“地道戰”破城思路:

第一種是直接挖地道,從城牆下穿過,挖通至城內,士兵由地道潛入城中,與城外大軍裏應外合,消滅守城敵軍;第二種是攻城士兵以戰車等器械做掩護,推進至城牆下,然後在牆腳下挖地道,並用木頭樁子頂住城牆,防止垮塌。等到地道挖好後,最後撤離的士兵在地道內放火,燒掉頂樑柱,城門會因爲失去支撐力而崩塌。

古代打仗攻城有哪些方式?火燒城門可行嗎? 第2張

這兩種戰術在古代攻城戰中經常出現,案例也非常多。比如安史之亂時,唐軍大將李光弼就是用第一張方法,直接挖地道,挖穿了安史叛軍駐守的懷州城牆,並趁着夜色裏應外合,攻破了懷州城;東漢末年,袁紹攻打公孫瓚駐守的易京,就是用第二種方法,搞塌了城牆,攻破了易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火藥發明後,地道戰術得到了更廣泛應用。比如太平天國時,太平軍攻城就習慣於派人挖地道,然後在地道內埋炸藥,最後點燃炸藥,伴隨着轟的一聲,城牆就被炸藥炸塌了。

再說第三種,火攻。在火藥發明之前,火攻也是很常見的攻城手段。古人用薪柴膏油做燃燒材料,主要依靠人工縱火、火箭、火車等手段進行具體操作。特別強悍的部隊,還會訓練飛禽走獸攜火種燒城。

由於咱們國家的古建築大多是磚木結構,一旦燃燒,幾乎沒法救火。所以火攻戰術在古代是非常有效的攻城手段。很早以前的攻城戰,只要有條件,攻城一方都會放火燒城門。比如春秋時期的晉齊平陰之戰,攻城的晉軍就是直接放火燒了齊國首都臨淄的四個城門才攻破了臨淄城。

古代打仗攻城有哪些方式?火燒城門可行嗎? 第3張

所以說,古代並不是沒有放火燒城門的案例。好,既然如此,那爲什麼火燒城門戰術不常見於後世戰爭呢?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其實是因爲隨着時代的發展,攻防戰中的防守一方逐漸意識到了城門防火的重要性,以各種方式保護城門,保證城門不會燒燬。所以直接燒城門的戰術也就不多見了。

比如元朝末年擴建的蘇州城,其城門的門洞內就專門設計了灌水口,用於應付敵軍放火燒城門戰術。這裏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放火燒城門時,對面守軍在城樓上往門洞裏面灌水,城門這把火還燒得起來嗎?

還比如從明朝保留至今的城牆,很多都設計有翁城。攻城方想靠燒城門破城,難度相當大,遠不如挖地道,炸城牆來的容易。所以燒城門不如炸城牆,這在古代是共識。

古代打仗攻城有哪些方式?火燒城門可行嗎? 第4張

水攻就不用多解釋了,古代城池一般都會建在河流附近,攻城一方控制河流後,可以利用自然水災、人工築堤擡高水位,或者人爲決堤等方式攻城。比如戰國時期的秦楚鄢郢之戰,楚軍固守不出,秦軍統帥白起令士兵在夷水的上游築堤蓄水,並修了一條長渠直達城下。

等到正式攻城的那天,秦軍開渠放水灌城,直接把鄢城淹到了水底,楚軍主力受到嚴重打擊,軍民溺死數十萬。從這點可以看出,水攻如果用得好,效率比前三種要高很多。

當然運用水攻是要有技巧的。如果攻城一方搞不清楚地勢的高低,河水的流向就盲目採用水攻,只會是反受其害。比如蒙古軍第一次圍攻西夏國都銀川城時,就因爲沒搞清楚黃河的水文條件,結果決堤之後,西夏人沒被淹,蒙古軍反倒被河水淹了個夠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