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96年0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1996年9月27日 (農曆八月十五),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1996年9月27日晨,被阿富汗學生武裝塔利班圍攻長達11個月之久的喀布爾終被攻克。塔利班入住喀布爾後,一方面急速建立自己的政治機構,成立了一個由莫爾韋-拉巴尼爲首的六人委員會,正式接管首都各個政府部門,對首都實施伊斯蘭法管理;另一方面在軍事上不給對手以喘息機會,繼續馬不停蹄地追剿拉巴尼和馬蘇德領導的政府軍,並把其逼到潘傑希爾谷地。

喀布爾易主,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引起全世界的矚目,併成爲近一時期國際輿論關注和議論的焦點。

塔利班在1994年以前還鮮爲人知。可是那年下半年以來,這支學生軍迅速崛起,形成一個擁有4萬武裝、10多架戰鬥機和200多輛坦克的政治武裝集團。目前它已佔據全國31個省中的18個省,約佔70%的國土面積。塔利班的崛起充滿傳奇色彩,但回顧阿富汗16年的戰亂特別是近4年來的內戰事實,就明白它並非從天而降,而是阿富汗內戰的產物。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侵阿蘇軍的撤退和抗蘇武裝於1992年春奪取政權後,數百萬阿富汗難民渴望重返家園,享受久盼的和平安寧生活。可是各派武裝組織各自佔地爲王,爲爭權奪利大打內戰,造成比抗蘇鬥爭時更大的損失。廣大難民仍然是有國不能回,有家不敢歸。特別是青年人看到前途渺茫,對那些堅持打內戰的大小武裝頭目強烈不滿。1994年7月,駐紮在坎大哈市的伊斯蘭黨希克馬蒂亞派的一名地區司令帶領一夥兵痞私闖民宅,搶劫財物並強姦婦女,激起了廣大市民的異常憤怒。35歲的毛拉維-穆罕默德-奧馬爾是當地一名教士,曾在抗蘇鬥爭中英勇作戰,4次受傷,在羣衆中頗有威信。他站出來帶領一批伊斯蘭學生全部消滅了那夥擾民官兵,使民心大快。可是伊斯蘭黨不但不以此爲鑑,相反還要抓人償命。奧馬爾等人被迫轉移到巴基斯坦後,立即與阿富汗難民中的伊斯蘭學生相結合,並於同年10月在巴阿邊界城市基達成立了塔利班,奧馬爾當選爲最高委員會主席。適逢11月初,巴基斯坦一支開往中亞的外貿軍隊在阿富汗境內坎大哈市被伊斯蘭黨的武裝扣押,塔利班便趁機打回國內,經過幾番戰鬥,不但解救車隊,而且擴大了隊伍,佔領了整個坎大哈市。接着,塔利班一鼓作氣攻佔了伊斯蘭黨控制的東南部12個省,兵臨喀布爾。

塔利班這次取得重大勝利有天時、地利和人和各種因素,但其政權本身有很大的侷限性。塔利班具有濃厚的原教旨主義思想,攻佔喀布爾後,它即宣佈全面實施伊斯蘭法,婦女必須着宗教服裝和蒙面,男子必須留鬍鬚;關閉所有影院和電視臺;偷竊者斷肢,通姦者亂石砸死等,對違反法律者將予以嚴懲。據說,在該伊斯蘭法宣佈當天就有兩名婦女因着裝不符合要求而遭到懲罰。特別是塔利班學生軍攻佔喀布爾後,抓住了在聯合國駐阿辦事處避難的前總統納吉布拉,對其施以絞刑並暴屍街頭示衆。這些過激行爲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受到支持拉巴尼政府的俄羅斯的反對。伊朗政府認爲塔利班攻佔喀布爾,無助於阿富汗問題的政治解決。但巴基斯坦和美國從其自身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出發,都支持塔利班掌權。

擺在塔利班政權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取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從軍事上看,雖然塔利班已將拉巴尼和馬蘇德領導的政府軍逼至潘傑希爾谷地,但誰都知道,該谷地是難攻易守的戰略要地,當初蘇軍傾其全力,狂轟濫炸10年也未拿下,塔利班要想在此消滅政府軍看來極其不易。

  1540年09月27日 羅馬教皇正式批准耶穌會

在474年前的今天,1540年9月27日 (農曆八月廿七),羅馬教皇正式批准耶穌會。

耶穌會(拉丁原名 Societas Jesus, S.J.),爲天主教的主要修會之一,又稱耶穌連隊 ,1535年8月15日由西班牙羅耀拉的依納爵( Ignace de Loyola )爲因應當時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成立,獲得羅馬教廷教宗的許可。

16世紀,由德國發生的宗教改革運動蔓延到瑞士、英、法、荷蘭等國。天主教會爲了抵制新教,於1534年組織了耶穌會。西班牙貴族伊格納蒂·羅問拉是耶穌會的創立者,他曾在薩拉曼加大學和巴黎大學研究了多年神學,他的《精神鍛鍊》一書闡述了耶穌會組織綱領原則。耶穌會以總會爲最高權力機關,下設諮議會,實際權力集中於總管羅耀拉手中。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第2張

1540年9月27日,耶穌會經羅馬教皇正式批准。耶穌會教士四出傳教,他們居世俗生活中心,按天主教會利益和耶穌會指令來影響社會生活。耶穌會始終與教庭密切聯繫,在天主教反對新教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耶穌會重視海外的播道活動,客觀上爲西方科技的傳播作了些有益的貢獻。

  1913年09月27日 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

在101年前的今天,1913年9月27日 (農曆八月廿七),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

舊1913年9月27日,孫中山親手擬定中華革命黨入黨誓約,以“發起重新黨幟”。規定:凡欲加入中華革命黨者,無論其在黨的歷史及資格如何深久,皆須重寫誓約,加按指模,以示堅決。這天,王統、黃元秀、朱卓文、陸惠生、馬素首立誓約,成爲中華革命黨第一批黨員。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第3張

誓約全文如下:

立誓人某某,爲救中國危亡,拯生民痛苦,願犧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權利,附從孫先生,再舉革命,務達民權民生兩主義,並創制五權憲法,使政治修明,民生樂利,借國基於鞏固,維世界之和平,特誠謹矢誓如左:

一、實行宗旨;二、服從命令;三、盡忠職務;四、嚴守祕密:五、誓共生死。從茲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

中華民國省縣(捺指模)

中華民國年月日

孫中山指出,“附從孫先生”及每人加按指模,本意想借此加強黨的集中統一,純潔黨的組織。他說:“立誓約,訂新章,一切皆有鑑於前車,而統一事權、服從命令爲主要。”中華革命黨的這種幫會色彩,使許多人難以接受。一些老同盟會員指出,以黨魁統一事權,近於專制。

  1953年09月27日 《開國大典》巨型油畫發表

1953年9月27日 (農曆八月二十),《開國大典》巨型油畫發表。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第4張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董希文的代表作《開國大典》。原作高233cm,長400cm。毛澤東稱讚這幅油畫“有着獨特的民族形式”。原作珍藏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1988年09月27日 約翰遜和劉易斯百米之戰紀實

1988年9月27日 (農曆八月十七),約翰遜和劉易斯百米之戰紀實。

1988年9月24日下午1點半,一陣黑色的旋風在山搖地動般的吶喊聲中,捲過漢城奧林匹克中心運動場的紅色跑道,被人們稱之爲“世紀之戰”的約翰遜與劉易斯的較量,在億萬人期待已久之後,結束於本屆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瞬間。但是,當約翰遜高舉着右手,充滿喜悅地衝過終點的時候,他可曾想到,正是劉易斯才使他取得了今日的成功?

那是在1980年的8月28日,約翰遜初次得以與已經成名的劉易斯同場競逐,以將近半秒的差距失利。之後,劉易斯連續7次把約翰遜這個“醜小鴨”甩在後面,其中包括令約翰遜屈辱地只得到銅牌的洛杉磯奧運會。正是在那時,他暗下決心,要通過苦練戰勝不可一世的劉易斯。果然,1985年事情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約翰遜以10秒18的成績第一次戰勝了劉易斯。直到去年那次著名的羅馬大戰,約翰遜硬是憋着一口氣創造了奇蹟。他以9秒83的成績令世人目瞪口呆,並稱之爲將維持50年到100年的“世紀紀錄”。約翰遜成功了,他在戰勝劉易斯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

從那以後,自恃才氣超人的劉易斯再也不敢大意,他不再忙於灌製唱片、錄製磁帶,也不再頻頻露面於電視和醉心於中國古玩。他要成爲最強大的選手,必須戰勝約翰遜。他收回心思,重新苦練,終於在奧運會開幕前的一個月時,以9秒93的成績,一改五連敗的紀錄,取得了兩年來第一場勝利。劉易斯的東山再起,應該歸功於約翰遜的促動。

歷史上的今天9月27日 塔利班攻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第5張

這次的“世紀之戰”是充滿戲劇性的。在預賽、複賽和半決賽中,劉易斯才華橫溢。他那漂亮瀟灑的跑姿和彬彬有禮的舉止在公共關係上獲得了成功,而且連續跑出了9秒99和9秒97的好成績。

劉易斯贏得了歡聲雷動,卻使他的對手更加沉默了。當劉易斯走上跑道,在發令之前最後大度地主動握握約翰遜的手時,他實際上給對手灌注了最後一分力量。於是,約翰遜笑在了最後,也笑得最爲酣暢。

望着揮舞着國旗繞場致意的約翰遜和電子記分牌上“9.79”的字樣,劉易斯好一陣臉上顯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他怎麼也想不到,約翰遜正是由於有了他這樣的強大對手,才創造出偉大的成績。他難道沒有發現人們依舊在向他歡呼,感謝他們,體現了人類的非凡能力,實現了人類的光輝夢想?

統計表明,劉易斯同樣是當今最出色的運動員,他同約翰遜雙峯並峙,相映生輝。約翰遜至今12個最好成績的平均值爲9.957秒,劉易斯12個最好成績的平均值爲9.965秒,僅差千分之8秒。如果取另一種統計,則人類有史以來的6個最好成績中,劉易斯佔了其三(9.92秒、9.93秒、9.93秒),約翰遜據其二(9.79秒、9.83秒),史密斯擁其一(9.93秒)。

“世紀之戰”仍在繼續,新的、更偉大的成績將會在這些天才運動員們的相互競爭中取得,人類的更光輝的理想,將會在他們的相互競爭、相互促動下實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