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韓信犯過的錯,爲何諸葛亮也犯了?

韓信犯過的錯,爲何諸葛亮也犯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韓信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要論起中國古代的軍事家,韓信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韓信自從被劉邦拜帥之後,屢次以少勝多,可以說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千古一人,而且他還爲劉邦建立漢朝打造了總體的軍事思想,韓信在發展軍隊,訓練士卒上也頗有造詣,堪稱全能。起初劉邦被項羽驅逐到巴蜀之後,信心受到極大打擊,正是韓信的《漢中對》點明瞭劉項各自的優劣勢,才樹立了劉邦奪取天下的信心,也確立了漢朝奪取天下的戰略。

韓信犯過的錯,爲何諸葛亮也犯了?

史書中的韓信,用兵遇到的挫折只有一次,那就是漢11年韓信聽說劉邦在外平叛,準備趁夜假傳詔書釋放在官府裏服役的罪犯和奴隸。結果走漏風聲,呂后和蕭何把韓信騙到宮中,把他殺掉了。以韓信當時的處境來說,他依然能夠制定出釋放囚徒和奴隸的策略,不得不讓人佩服兵仙確實才華冠絕史冊。不過由於他連續在齊王和楚王的位置上被劉邦暗算,處境早已十分被動,所以到了最後機關算盡,也徒勞。

韓信爲什麼沒有早早的造反呢?《史記》中記載韓信佔領齊國的時候,楚漢爭霸的局勢基本是由當時的韓信投靠哪一方決定的,這個時候齊國人蒯通曾經勸說韓信擺脫劉邦自立,三分天下。但是韓信說了兩個理由,拒絕了蒯通的意見:1,劉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2、自己功勳卓著,劉邦不會加害於自己。

但是這兩個原因無論怎麼看都過於情感化,絕對不是韓信放棄自立的最主要的原因,韓信這樣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人,看了多少血流成河,如果缺乏必要的理性,如何能百戰百勝?韓信之所以沒有選擇自立,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這也是樑王彭越、代王陳豨、九江王英布等人爲什麼不擔心劉邦將會狡兔死走狗烹,不僅選擇幫助劉邦攻擊項羽,而且項羽死後大家坐以待斃被各個擊破---劉邦年老體衰,楚漢爭霸時已經五十多歲了,隨時可能死去。

韓信犯過的錯,爲何諸葛亮也犯了? 第2張

試想如果諸侯在垓下合圍的項羽不是一個年富力強的壯小夥,也是一個垂垂老矣之人,大家只需要靜待他老死就可以了,何苦協助劉邦?九江王英布造反的時候就曾經對自己的部下說“漢王已經老了,沒有力氣帶兵了”,這非常能代表各路諸侯的想法。只可惜的是,劉邦去世於公元前195年,卻在公元前196年這一年的時間裏連續殺掉陳豨、韓信、彭越、英布,這絕對不能說是巧合,只能說劉邦早已看透了這些人的想法。

靜靜的等待對手老死,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計謀,然而韓信等人卻放棄了掌握自己命運的主動權,不得不說這看似高明的想法背後其實隱藏着無邊的禍患。400年後的智慧化身諸葛亮也曾經犯過類似的錯誤,在他與韓信《漢中對》齊名的《隆中對》中,曾經也犯了類似的錯誤,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提到: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韓信犯過的錯,爲何諸葛亮也犯了? 第3張

我們看到,諸葛亮的想法是保有荊州和益州之後,與孫權結交,然後發育國家,等待“天下有變”,然後再派一個上將去攻打魏國。而諸葛亮所謂的“天下有變”指的主要是魏國發生內亂,尤其已經50歲的曹操隨時可能衰老死亡,然後他帳下的幾個軍事集團會隨着他的死亡而羣龍無首,諸葛亮認爲那纔是蜀國的機會

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赤壁之戰後,本來約定與東吳軍隊一起進攻魏國的劉備軍隊放過了曹操----華容道上關羽釋放曹操只是小說家想象的,但是在《三國志》中,赤壁之戰後周瑜和孫權分兩路進攻魏國,而劉備卻沒有按照原計劃進行。曹操從華容道逃跑後,認爲劉備如果早放火,自己必敗。

諸葛亮的想法中,奪取了荊州和益州之後,蜀國就開始按兵不動靜待天下之變。後來奪取漢中是在法正的力勸下進行的,法正死後,蜀國的擴張也就僅限於關羽在荊州耀武揚威了,並沒有按照自武王伐紂以來的統一路數“西出崤函”。

自己放棄了主動就意味着敵人會採取主動,在漢中吃了大虧的曹操在死前不久聯合孫權,把荊州的關羽殺了。結果雖然諸葛亮計劃中的“天下有變”已經出現了,然而“上將”卻沒了。這也最終導致蜀國失去了奪取中原的能力,只能靜靜的等待被對手吞併。

韓信和諸葛亮作爲古代的大能,在個人和國家命運攸關時刻的選擇,其實還是非常高明的,因爲從後世的角度去看,靜待對手衰老並且死去是成功率最大的方案。不過這樣一來,雖然作出了成功率最大的選擇,但是如果考慮到因此而失去了主動選擇的權利,則等待和出擊之間的優劣就很難說清楚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