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曹操曾使用一暗器,後來被成吉思汗學會了

曹操曾使用一暗器,後來被成吉思汗學會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成吉思汗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13世紀,東方的蒙古帝國開始崛起於世界。這時期的蒙古帝國所向披靡,蒙古鐵騎東征西討,一路打得歐亞大陸各國聞風喪膽。衆所周知,蒙古人驍勇善戰,多以騎兵爲主。騎兵的特點爲靈活機動,並且具有極強的戰鬥力,然而攻城略地卻是騎兵的短板。可是決定戰爭勝利的是人,蒙古人很快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神器——拋石機。

曹操曾使用一暗器,後來被成吉思汗學會了

拋石機的前身爲發石車,最早廣泛運用於三國時期,後來被蒙古人改進使用,威力非常巨大。西方學者貝文·亞歷山大曾經這樣評價成吉思汗與他的蒙古大軍,他在《統帥決勝之道》寫過:“成吉思汗擁有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戰爭機器。它建立在最重要的四大基礎之上:極強的機動靈活性、武器的優勢、幾乎萬無一失的戰術體系以及戰略天才。”蒙古大軍能夠攻城略地與他們的戰術、武器有着密切的關係。其中拋石機就曾發揮了巨大作用。

根據古代文獻《馬鈞傳》記載,馬鈞所改良的新式發石車不但威力變得更加驚人,而且還由以前的單發模式進化爲連發模式。所謂單發模式的舊式發石車顧名思義每發射一次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發射下一次;而連發模式的新式發石車則能夠連續發射,而且威力比之前增強了許多。據《三國志》記載,曹操與袁紹大戰於官渡。期間,曹操就曾經使用過發石車來打擊袁紹軍,並且取得了很好地效果。三國時期,由於馬鈞改進的連發新式發石車還沒有量產普及,因此運用於軍事之上的多是舊式單發模式的發石車。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大戰於官渡。當時袁紹兵力有10萬,糧草充足;曹操兵力不超過4萬,而且糧草不濟。官渡之戰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之戰。官渡之戰時,曹軍使用了舊式單發模式的發石車,並且爲曹軍取得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正史與《三國演義》均有相關記載。戰爭期間,袁紹軍多使用強弓硬弩,一陣亂箭射來好像雨點一樣打向曹軍,曹軍一度被袁軍打得非常被動。然而,曹操不會坐以待斃,在謀士劉曄的提議下曹軍開始投入發石車使用於戰場,結果起到了奇效。雖然當時的發石車只是單發的舊式武器,然而當一顆顆巨大的飛石砸向袁軍之時,局勢再度發生扭轉,曹操成功逆襲袁紹。這是史料記載有關發石車的一次早期經典戰例。後來這種武器被成吉思汗學會,蒙古人開始變得所向披靡。

曹操曾使用一暗器,後來被成吉思汗學會了 第2張

到了公元14世紀,蒙古人所使用的拋石機已經是威力更加驚人的高配版“連發發石車”了。而蒙古人之所以能夠使用“加強版”拋石機又要感謝金國與南宋。蒙古在與金國的長期作戰中,曾經繳獲了大批金國先進的裝備,其中就包括拋石機。加上蒙古又利用了大批中國北方漢族工匠的先進技術,於是就出現了幫助蒙古人攻城略地的神器——拋石機。

蒙古人改進後的拋石機威力大到什麼程度呢?據史料記載,蒙古人兵臨城下之際,將會擺出攻城陣型,火炮、拋石機都是必備品。拋石機進過改進以後不但能夠拋射重型石彈,還可以發射威力巨大的火球。重型石彈的發射是用來摧毀城內的防禦工事,而火球的發射則是爲了燒燬城內的建築,在這種雙管齊下的攻擊之下必然能夠打擊防守方的信心。蒙古人攻打花刺子模的時候,拋石機發揮了巨大作用,堪稱攻城神器。花刺子模是當時的又一強大帝國,領土遼闊,並佔據着包括了哈薩克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地區。中亞霸主花刺子模能夠比肩蒙古帝國,也正因爲這樣意圖征服世界的蒙古帝國更加要拔掉這顆眼中釘。

公元1221年,蒙古與花刺子模大戰於內沙布爾城(有的地方翻譯爲你沙不兒),雙方投入了大量的拋石機與火炮,戰爭畫面如同現代戰爭的火炮戰一樣勁爆。當時蒙古人投入了300門火炮、3000架拋石機、700臺火焰發射器;守城方也投入了500架拋石機、3000臺發弩機。蒙古人發動進攻以後,雙方的火炮、弓弩、拋石機齊發,整個戰場被如雨點般的弓箭、火炮、投石等覆蓋。守城方,許多防禦工事被摧毀,城樓與房屋被火焰點燃,守城軍士中箭着炮以及被巨石擊中着死者無數;蒙古方面也傷亡不少,城上射下來的弓箭如雨點般打來,500架拋石機打下來的巨石猶如雪花似砸向軍中。

然而蒙古包畢竟驍勇善戰,加上3000架拋石機以及700臺火焰發射器的猛烈攻擊,內沙布爾城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城裏多數建築物被摧毀,人們陷入了恐懼之中。隨後守城方向蒙古大軍的首領拖雷請降,並許下年年納貢的條件,可是拖雷卻沒有接受,依然繼續進攻內沙布爾城。

曹操曾使用一暗器,後來被成吉思汗學會了 第3張

經過蒙古大軍的猛烈攻擊,內沙布爾城在7天后被攻陷。在這一戰中,蒙古大軍與內沙布爾城軍都投入了大量的拋石機,可見在當時這種武器非常普及實用,而且能夠用來攻城與守城,非常給力。蒙古人攻陷了號稱永不陷落的巴格達,也是憑藉了拋石機的巨大威力。此後,蒙古人一路西進,打得歐洲人聞風喪膽,在歐亞大陸所向披靡。

整個13世紀是勇猛的蒙古人的時代,而現在的歐洲人卻非常討厭“13”這個數字,也許就就是因爲公元13世紀的蒙古人太猛了,給歐洲人留下了“恐懼症”。在那個時代,歐洲騎士團的戰鬥力極強,而蒙古大軍能夠把騎士如雲的歐洲各國給打跪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蒙古人善於使用各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尤其是拋石機的投入使用。這種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被用於戰爭的發石車被蒙古人改進以後成了其攻城略地的神器,幫助蒙古人在軍事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