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朱祁鎮返京途中的舉動,暴露了奪位的野心

朱祁鎮返京途中的舉動,暴露了奪位的野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朱祁鎮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一擡轎子,兩匹馬,接他回來!”這是某本暢銷書描寫“絕情”的景泰帝朱祁鈺如此冷落羞辱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可是看了朱祁鎮駕前大臣和“北狩”隨從寫的《否泰錄》《正統北狩事蹟》《正統臨戎錄》的記載,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于謙和朱祁鈺都親自迎接,朱家兄弟相見後抱頭痛哭。

朱祁鎮返京的途中,還不斷召見大臣,並且賜給了自己弟弟兒子從北邊帶回來的好馬。但就在朱祁鎮分馬和召見大臣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他不但一點愧疚之心都沒有,而且一舉一動都暗藏殺機。朱祁鎮返京途中的這兩個舉動,已經暴露了他重奪皇位的野心和對於謙的仇恨。

朱祁鎮返京途中的舉動,暴露了奪位的野心

爲了證明本文采用史料翔實可信,咱們還是先來介紹一下這三本書的作者。

《否泰錄》的作者劉定之,是朱祁鎮正統元年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三名探花,而且考試後馬上分配到翰林院任編修。此人在朱祁鎮復辟成功改元天順後,平步青雲,由朱祁鈺時期的右春坊右庶子(太子的家庭教師兼祕書,當時太子還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升任通政司左參議仍兼翰林侍講,不久又升翰林學士。朱祁鎮的兒子繼位改元成化,劉定之再進一步,成了內閣輔臣(《明史·列傳第六十四》)。由此可見,劉定之是朱祁鎮的堅定擁護者,想讓他抹黑朱祁鎮,勢必登天還難。

《正統臨戎錄》和《正統北狩事蹟》雖然署名都是楊銘,但是前者應該是楊銘口述,文人實錄,後者應該是經過了專業文人的潤色修改——楊銘雖然懂外語,但卻不識字:“有哈銘者,蒙古人。幼從其父爲通事,至是亦侍帝(朱祁鎮)……哈銘從帝還,賜姓名楊銘,歷官錦衣指揮使。”楊銘是朱祁鎮貼身保鏢,與朱祁鎮出生入死同甘共苦,忠誠毋庸置疑。至於他識不識字,咱們看看他署名的《正統臨戎錄》就知道了——只有這本書的文字不用翻譯,如果真要翻譯,那也是因爲有些典型的明朝俚語白話太過直白了。

朱祁鎮返京途中的舉動,暴露了奪位的野心 第2張

咱們還是先來看不用翻譯的《正統臨戎錄》關於朱祁鎮返京路上的待遇:“爺爺(楊銘稱朱祁鎮)行數裏,聽得後馬響,官軍驚疑。奉聖旨:‘着哈銘看什麼人?’”楊銘一看,原來是那個剛剛哭着拜別的伯顏帖木兒(大明順寧王馬哈木之孫、瓦剌太師也先之弟),又派人追着給朱祁鎮送剛打到的野味來了,於是楊銘回報:“鎖那俺帶領達(韃)子數十人,緊走馬前來。”在同樣署名爲楊銘《正統北狩事蹟》中,這段記載就很文雅了:“乃帖木兒歸逐得野獸,使人來獻也。”

吃着伯顏帖木兒送來的新鮮野味,朱祁鎮開始琢磨着給京城裏的親人送點禮物了,於是吩咐楊銘:“哈銘,選達(韃)子的數內好的頭樣五匹馬編成天字號,進與娘娘(《正統北狩事蹟》爲太后);選四匹馬編成地字號,與景泰皇帝(朱祁鈺年號景泰);選三匹與東宮(當時的太子還是朱祁鎮之子朱見深)。”

不知道讀者諸君看了朱祁鎮這樣分馬,是否發現了一點什麼別樣的意思?

如果說朱祁鎮重娘娘輕皇帝,已經不合常理(太后太子要馬何用?送太后用“進”,送皇帝與太子都用“與”),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大有深意了。楊銘這樣記錄:“奉聖旨(即朱祁鎮說,下同):‘哈銘(當時還沒賜姓楊),你來,我有一件事和你計較。今張四徵南迴來在家,我賞匹馬與他中不中?’銘回奏:‘爺爺,好,一發賞與他一對。’奉聖旨:‘誰帶去與他?’銘回奏:‘今有原跟他的頭目米六,見(現在)做使臣來這裏,就着他帶去,到家與(給)他。’奉聖旨:‘是。就選青白馬二匹與米六帶去。’ ”

這個張四是誰呢?仔細查閱史料才知道,原來此人就是靖難首功之臣張玉之子,平定安南名將張輔的弟弟,朱祁鎮奪門之變的主要參與者、前軍都督府右都督、總管京營兵的張軏。所謂“張四徵南”,指的是張軏在朱祁鎮正統十三年苗疆平叛。之所以說張四是張軏而不是張輔之子英國公張懋,是因爲張懋是老二,並沒有南征經歷,張軏的哥哥張輗也沒去南邊打過仗。

放下張軏不提,咱們回到朱祁鎮的行程上來。

從八月十四日進入懷來,朝臣就開始沿途迎接了:“見搭帳殿、膳房,尚膳監、光祿寺,參將楊信率領人馬迎接。”“起馬到居庸關,巡關御史王拱等迎接到館驛。”“至唐家嶺,學士商輅等見,又賜輅等馬各一。”“至德勝門土城,總兵石亨、張四、楊洪,少保于謙朝見。”“總兵官石亨、張四、楊洪,少保于謙朝見叩頭。”這些文字,哪段出自《正統北狩事蹟》,哪段出自《正統臨戎錄》,讀者諸君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按照劉定之《否泰錄》的記載,朱祁鈺已經盡到了一個弟弟和繼任者的本分:“十六日,自東安門入。上迎拜,太上答拜。拜畢,相抱持而哭。 各述授受之意,推遜良久,乃送到南內,羣臣就見而退。大赦天下,有生鹹欣欣焉。”

朱祁鎮返京途中的舉動,暴露了奪位的野心 第3張

看見了吧,兄弟相見,都是動了真感情的,滿朝文武也都是傾巢而出迎接的。朱祁鎮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把皇權正式移交給朱祁鈺,朱祁鈺也按照禮儀規矩推辭了很久——當時朱祁鎮剛剛斷送大明數十萬將士性命,也實在沒有臉面馬上回到皇帝寶座上去,但是在“謙讓”之餘,朱祁鎮的兩個舉動,已經爲“奪門之變”埋下了伏筆。

這個伏筆就是京城衛戍司令(之一)張軏,除了格外賞賜兩匹好馬,朱祁鎮還“宣張四馬上同語。”朱祁鎮跟張軏到底說了啥,一同拜見朱祁鎮的石亨和于謙都沒有聽到,因爲“太上皇朱祁鎮”並沒有給予他們上馬的待遇,他們只能跟着步行。

由此可見,朱祁鎮對京城保衛戰的兩大功臣根本就不屑一顧,甚至可能對下令發炮夜襲也先大營的于謙恨之入骨——當時帶路黨朱祁鎮還在瓦剌軍中好吃好喝享受着呢。

分馬的時候壓低現任皇帝弟弟朱祁鈺的地位,冷落於謙禮遇張軏,這時候要是有人說朱祁鎮沒有重奪皇位並報復于謙的意思,讀者諸君會相信嗎?賜馬、密談,已經當過十三四年皇帝的朱祁鎮,這兩個舉動絕非無心之舉。

筆者認爲,朱祁鈺這個弟弟是比較稱職的,但是作爲皇帝是比較不稱職的——太過心慈手軟,這纔有了後來的英宗復辟,死太監王振被建廟祭祀,于謙被抄家斬首。

現在還有人扯着嗓子喊:“廢除了殉葬制度的朱祁鎮是個仁君!”可是這裏我們要問一句:朱祁鎮那是捨不得自己的妻妾同死,跟老百姓有啥關係?朱祁鎮爲王振樹碑立廟的時候,想到過要撫卹在土木堡被他斷送的數十萬大明將士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