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爲什麼不喜歡王獻之?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

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爲什麼不喜歡王獻之?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對王羲之是非常的喜歡,喜歡到什麼程度呢?第一,花大價錢收購王羲之的各種作品,甚至於允許手下使出一些下三濫的方法,巧取《蘭亭序》。最後臨死還要求把王羲之的各種書法作品跟他陪葬;第二,李世民專門爲王羲之寫了《王羲之傳贊》。

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爲什麼不喜歡王獻之?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

李世民書法

在李世民的影響下,學習書法的人,統統都以“二王”爲宗,確定了王羲之書聖的地位。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讚譽王羲之有加的情況下,卻對王獻之稍嫌冷落,甚至有貶低的意思。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只是簡單地從書法角度來說,背後還有深意,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

第一、歷史文化背景

大唐建立初期,前面經歷了動亂的南北朝和短暫的隋朝,當時的文藝潮流是反對浮滑,崇尚風骨。因爲南北朝時期,南方文學一直是“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講究辭藻華麗,但是半天說不清個事情。

因此從隋代開始,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對這種浮華輕薄的文風表示不滿了。到了唐初,魏徵等名臣更是嚴詞斥責樑、陳文風的浮靡與纖巧,並提出了合南北之長,折中相濟的文學主張。因此在書法理論上,唐太宗李世民首倡以骨力優先的書法理論,也是當時的文藝潮流在書法上的折射。

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爲什麼不喜歡王獻之?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 第2張

王獻之-癤腫帖

唐太宗在《論書》中這樣說:

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求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吾之所爲,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第二、二王書法的比較

“二王”的書法,現代人看起來好像差別不大,但在唐以前對“二王”的評價還是很有差別的。例如劉宋時期的羊欣,他對王羲之的書法認爲“博精羣法,特善草隸”,並且認爲王羲之書法達到了“古今莫二”的高度。而王獻之的書法雖然也很不錯,但是“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就是說王獻之的書法過於嫵媚,而缺少了其父的骨氣。

王獻之-東山鬆貼

後世對王羲之的書法評價是“如謝家子弟,縱不復端正,爽爽有一種風氣”,而王獻之的書法是“如河洛間少年,雖皆充悅。而具體拖沓,殊不可耐。”同樣,擅長書法的梁武帝也誇獎王羲之的書法“字勢雄逸,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闕”。

由此可見,雖然後世並稱“二王”,但是這父子倆的書法風格還是大有不同的。樑陶弘景在《論書啓》中說:“世世皆尚子敬……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樑陳以來,世間人多習王獻之的書法,甚至連鍾繇是誰都不知道了,王羲之都被扔到了犄角旮旯去了。

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爲什麼不喜歡王獻之?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 第3張

鴨頭丸帖

而王獻之的書法雖然是從羲之而出,但風格上更加嫵媚,因此後世人學獻之,結果越學越媚,柔弱無骨。因此唐太宗貶低王獻之目的在於要擯棄樑陳以來的這種書風,雖然這並不是獻之的過錯,但李世民褒讚王羲之,力貶王獻之,是想要從源頭上截住這種不正之風。

唐太宗的書法師承

我們再說說唐太宗的書法師承,唐太宗師承虞世南,而虞世南的書法師承隋智永,而智永又是王羲之的七世孫。張懷瓘《書斷》中曾記載,一日唐太宗模仿虞世南的字體寫了個“戟”字,但最後那個“戈鉤”沒寫,讓虞世南給寫了。

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爲什麼不喜歡王獻之?二王的書法有何區別? 第4張

新婦地黃帖

然後拿給魏徵看:“老魏,你來看看,我現在學老虞的字,寫得怎麼樣了?”魏徵看了之後說:“陛下,您這字寫得還真不錯了,這個字中最好的一筆就是這最後一筆的鉤。”唐太宗幽幽地看了一眼魏徵,嘆了口氣心裏說:“尼瑪,還真懂書法啊!”

虞世南的書法美學接近儒家的中庸思想,寫的字中正平和,被譽爲“君子藏器”。唐太宗一直都對虞世南惺惺相惜,而對他們這一派的祖師爺王羲之更是推崇備至,也就理所當然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