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陳友諒的軍隊三倍於朱元璋,爲何在鄱陽湖慘敗,落荒而逃

陳友諒的軍隊三倍於朱元璋,爲何在鄱陽湖慘敗,落荒而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友諒的軍隊三倍於朱元璋,爲何在鄱陽湖慘敗,落荒而逃

農名起義

元朝到了中後期由於吏治腐敗,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有數據顯示全國稅額比元初高出20倍左右,又有大批的蒙古貴族搶佔大量的土地,而中原又是連年的災荒,使得百姓破產流亡,無計維生。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迫於生計,許多農民自發組成隊伍起義,反抗元朝貴族的剝削。終於在十四世紀中葉爆發了一次農民階級的反封建鬥爭,戰爭規模之大,歷時之長是空前的。

陳友諒的軍隊三倍於朱元璋,爲何在鄱陽湖慘敗,落荒而逃 第2張

朱元璋畫像

其中朱元璋和陳友諒的起義隊伍就是趁元軍鎮壓北方紅巾軍之時而發展起來的。朱元璋和陳友諒可以說是元末農民起義最有實力的兩支軍隊,從勢力上看,陳友諒控制着長江中游,朱元璋的勢力則在蘇南皖南贛中,都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重要的兩支勢力,而要控制中國南部,兩人必定會有一個重要的會戰。此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鄱陽湖大戰,此戰陳友諒大敗,又因爲正逢潮落,船隻被擱淺,死傷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能倉皇逃走。

朱元璋的能夠打敗陳友諒其實是有很多因素在裏面,既有朱元璋的足智多謀,又有陳友諒的剛愎自用。

首先朱元璋有強有力的臂膀,善於採納謀士的建議,而陳友諒有一個趙普勝還猜忌懷疑他把他給殺了,而且戰前準備充分,鄱陽湖大戰前,朱元璋的軍隊便把陳友諒的退路給堵死,關起門來打,陳友諒兵多將廣,每個士兵都得吃飯,有沒有後方的糧食補給,餓也能把他餓得半死,而朱元璋的後方有南昌。

陳友諒的軍隊三倍於朱元璋,爲何在鄱陽湖慘敗,落荒而逃 第3張

元末起義形勢圖

再者,陳友諒剛愎自用,造大船壯聲勢,顯實力,卻不知成爲了敵人的魚肉。專橫跋扈(劫主脅下),關鍵時刻不冷靜,殺信使,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失道寡助啊。使軍心上下不一,而朱元璋正好相反,抓住了陳友諒氣度小,性格暴躁的缺點,寫了兩封信激他,這邊又安撫俘虜,一是離間將士一心,二是使兩個人在道義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後,朱元璋能贏還有一些運氣的成分:這要歸功於陳友諒的戰略失誤,在朱元璋攻打安豐的時候,陳友諒沒有攻打朱元璋的老巢、兵力空虛的應天(今江蘇南京),卻圍攻了南昌三個月,如果陳友諒趁着朱元璋攻打安豐的時候直搗應天,朱元璋恐怕後悔莫及,這也就是劉基爲什麼當時權朱元璋不要攻打安豐的原因,戰勝陳友諒後朱元璋自己也心有餘悸(我不當有安豐之行。使友諒乘我出,建康空虛,順流而下,我進無所成,退無所歸,大事去矣)。

由於張士誠的安分保守。假如當時張士誠派兵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夾擊朱元璋,朱元璋再有少年頭六臂也無濟於事,恐怕歷史會被重新改寫。可是劉基卻偏偏猜中了張士誠不會和陳友諒夾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

陳友諒的軍隊三倍於朱元璋,爲何在鄱陽湖慘敗,落荒而逃 第4張

陳友諒墓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都遇到過險情,朱元璋相安無事,順利度過,可陳友諒沒有那麼好的孕期,直接被劉健射死了,這也直接導致了陳友諒軍隊的潰敗。如果陳友諒沒有被射死,雖然已經元氣大傷,但是軍隊數量上也勝過朱元璋的軍隊,勝負也許還是未知數呢(今雖不利,而我師猶多,戮力一戰,勝負未可知)。陳友諒雖然人數衆多,可是軍中上下不一,而朱元璋上下一心。軍心渙散,易於擊破,上下一心,數量雖寡,亦可以少勝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