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歷史的嘲諷:最嚴防女禍政策致女禍亡國

歷史的嘲諷:最嚴防女禍政策致女禍亡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後宮干政從未斷絕過。在婦人陰影下成長的漢武帝爲了避免後宮干政賜死了皇子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以絕後患。北魏政權繼承了這種殘忍的“子貴母死”的制度,仍然難逃女禍亡國的結局。

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入主中原之前,鮮卑族首領繼承人的冊立和即位往往有賴於母親一族勢力的強大。登上皇位的並不僅僅是皇儲本人,而是有強大的母族做支撐。這種“母強子立”的體制一直持續到北魏的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繼位。

歷史的嘲諷:最嚴防女禍政策致女禍亡國

道武帝即位後不斷擴張領土,並於386年建立北魏,三年後又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並稱帝。頗有遠見的道武帝意識到,先前的部落體制已經不再適用,北魏需要建立超越一切的專制君權。而在原來的“母強子立”的體制下,母權對皇權的影響是巨大的。

有鑑於歷史上的“女禍”教訓,道武帝將漢武帝“子貴母死”的信條當成規矩。制度剛一設立,道武帝就賜死了太子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而且道武帝讓太子“要把這種方法繼承下去”。

歷史的嘲諷:最嚴防女禍政策致女禍亡國 第2張

這之後,“子貴母死”制度在北魏沿襲七代,歷經百年。隨着執行的不斷嚴苛化,保母又應運而生,承擔起撫育嗣君成長的任務。不過,這一制度安排,後來又演變出保母干政,如竇氏和常氏以保母身份獲封皇太后因此干政。

由於“子貴母死”制度過於殘忍,以致到宣武帝時期,後宮裏上自後妃、下至宮人,皆不願生下皇太子,皇權的繼承都成了大問題。《魏書·皇后列傳》曰:“而椒掖之中,以國舊制,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僅宣武靈皇后胡充華寧願一死也要爲宣武帝生一嫡子以繼承王位:“天子怎可獨獨沒有兒子,爲什麼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養育嫡長子呢?”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三月十四日,胡氏如願生下皇子元詡,即後來的孝明帝。幸運的是,胡氏非但未被處死,反而晉封爲貴嬪。

歷史的嘲諷:最嚴防女禍政策致女禍亡國 第3張

諷刺的是,逃過一劫的胡氏在臨朝聽政,執掌皇權後,大肆任命諂媚之徒,她放任這批人貪污不法,結果搞得“文武解體,所在亂逆,土崩魚爛”,天下離心。同時,她佞佛不亞於梁武帝,爲了廣建寺院、佛窟,花費了大量錢財,結果導致北魏國庫空虛,民衆不堪負擔。最終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六鎮起義,契胡族酋長爾朱榮乘機起兵攻入洛陽,誅殺胡太后及幼帝,並坑殺王公百官,北魏王朝滅亡。

可見,“子貴母死”也無法杜絕女主幹政的事發生。畢竟,後宮干政源於皇權的排他性。後宮干政,和宦官干政一樣,都不過是專制皇權的一個影子。只要專制皇權制度不變,干政,總會以其他形式出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