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45年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蘇德戰場上節節取勝的蘇軍以200萬兵力進入德國東普魯士境內,4月蘇軍烏克蘭方面軍對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發動立體進攻,經過激戰佔領了柯尼斯堡,這便是著名的柯尼斯堡戰役,柯尼斯堡戰役之所以在世界軍事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不是因爲這次戰役規模龐大,傷亡慘重!而是對蘇軍柯尼斯堡的佔領所產生的劃時代的巨大政治軍事意義。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描繪柯尼斯堡戰役的油畫

在描述這次戰役之前有必要對該城市做一個簡要的介紹:柯尼斯堡由條頓騎士團北方十字軍於1255年建立,先後被條頓騎士團國、普魯士公國和東普魯士定爲首都或首府。所以柯尼斯堡曾是德國普魯士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德國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詞,作爲德國軍官團的大本營,這座城市在戰爭還沒有結束時便成了斯大林的眼中釘,肉中刺!因而1945年4月蘇軍在東普魯士戰役中攻佔該市便成了核心任務。

蘇軍戰前會議部署

戰前希特勒希望德軍能長期守住這個交通樞紐,阻止蘇聯軍隊向德國縱深推進。柯尼斯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要塞城市,有着經營多年的防禦系統。 市內有地下工廠、兵工廠和倉庫。要塞的防禦體系,由外層防禦圍郭和三道陣地組成。城市外圍佈設有塹壕和大量防坦克障礙物、舊堡壘及其他防禦工事。在市郊,由適於防禦的磚石建築物、設置於交叉路口的街壘以及永備發射點構成火力網。英國首相丘吉爾將柯尼斯堡稱爲一座“現代化的重型防禦碉堡”。

蘇軍偵察機航拍的柯尼斯堡(可以看見著名的七橋)

爲了守衛柯尼斯堡,德軍拼湊了4個步兵師、若干國民衝鋒隊獨立團等約130000人、不足4000門火炮和迫擊炮、108輛坦克和強擊火炮,飛機120架。蘇軍參加進攻的白俄羅斯集團軍兵力有145000,5420門火炮,坦克和自行火炮507輛,作戰飛機1600架。 在開始強攻柯尼斯堡前,蘇聯炮兵對德軍永備發射工事進行了大規模炮擊。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第2張

守衛的德國國民衝鋒隊

1945年4月6日,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開始猛烈炮轟德軍陣地,超過350萬發炮彈落在德軍陣地上,整個城市的地面都幾乎要被撕裂,而後出動1000架攻擊機轟炸機對德軍陣地再次進行轟炸。德軍進行了頑強抵抗。但蘇軍進展迅速,當日蘇軍便擊潰了城市外圍德軍,完全包圍了城市。當天城市外圍防區慘烈的戰鬥竟使蘇聯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的指揮官也進入了蘇軍陣亡人員名單。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第3張

攻入市區的蘇軍

4月7日晝間,該市遭到密集空中轟炸,蘇軍航空兵在一天的戰鬥中共出動4758架次,向德軍投擲了1658噸炸彈。蘇軍攻佔了該市港口、鐵路樞紐和許多軍工目標,城內德軍守衛部隊基本處在崩潰邊緣,城市居民開始大規模逃亡。晚上8時,德軍大勢已去,有些居民沒能逃走開始在窗前掛起白旗。夜間殘餘德軍又發動了幾次反攻,但全部被蘇軍擊潰,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第4張

蘇軍向市內炮擊

德軍統帥認爲再做抵抗除了徒增傷亡外沒有任何意義,因此電報元首指揮部請求投降,而希特勒的回答依然是那句:“戰至最後一人。”4月9日晨,在蘇軍5000門大炮和大約1600架飛機的狂轟濫炸後,蘇軍突擊部隊對殘存的德軍進行密集突擊之後,蘇軍近衛第11集團軍對市中心的德軍發起衝擊,於4月9日21時迫使要塞守軍投降。

柯尼斯堡戰役: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末日 第5張

德軍投降

僅僅三天,蘇軍便擊潰了德軍經營多年嚴密佈防的城市,打破了希特勒長期據守的希望,柯尼斯堡戰役,共消滅德軍官兵約42000人;俘獲約92000萬人;繳獲迫擊炮1652門、飛機108架。本次戰役具有重大軍事政治意義,蘇聯紅軍攻佔了東普魯士首府,摧毀了德國軍國主義的東方前哨。戰爭結束後,該市成爲蘇聯飛地,更名爲加里寧格勒。曾經讓世界列強恐懼的普魯士軍國主義從此徹底成爲歷史,柯尼斯堡上空蘇軍那呼嘯的喀秋莎成了德意志軍國主義葬禮的煙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