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85年進行了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也是影響了戰國走向的一場決定性的事情,那就是五國伐齊。事情的起因是齊國在十年前派出大將匡章,差點將齊國全部消滅,最後留下三座城池,十年之後燕國拜名將樂毅爲統帥,率領除了秦國大楚之外其他五國先去攻打齊國,最後只剩下莒,即墨這兩座城池。那麼在當時五國聯軍爲何不把齊國連根拔起?而這場戰役到底又給後世帶來了哪些影響?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首先,戰爭爆發的起因也很簡單,在濟南以西齊國和魏國先是展開了一場衝突。由於齊國當時風頭正勁。並且其他四個國家早就對其頗有忌憚,於是一拍即合選擇組成聯軍一起攻打齊國,作爲和齊國有深仇大恨的燕國,自然是當仁不讓衝向第一,樂毅這位將領在五個國家之間頗有名望,五國集結了約50萬大軍前來進攻山東。雖然齊國當時實力於戰國之中屬於頂尖,但是好漢架不住羣狼。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第2張

被聯軍接連攻破了齊國大約70多座的城市。,種珍寶文物典籍被搜刮一空,齊國的王室不得不前去楚國進行避難。門戶大開的情況下樂毅居然還留下了兩座對齊國來說非常重要的城市,一個是經濟文化的中心,即墨。另一個則是生產糧食的沃土,莒。其實,樂毅和燕留下這兩座城池是特別有深意的。首先在當時聯軍之中出力最多,或者說傷亡人數最多的就是燕國。

假設他們真的將齊國全部擊敗,得到的戰利品也是按照比例五個國家一起分割,那麼韓國和燕國其實是得到了這些不義之財之後,他們的實力還是在戰國之中屬於倒數的。因爲,別的國家也能有一定比例的增,大家共同的敵人齊國被徹底擊敗之後,很可能會將韓國燕國作爲新的目標,到時他們兩個小國家可就非常困難了。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第3張

所以留下兩座可持續性發展的城市,給齊國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並且派出士兵嚴格管控齊國今後的一舉一動,這樣的話既能轉移仇恨目標,同時又不會做得太過火,保存了自己有生力量,從這種種方面來看,留下一個半死不活得大齊比徹底消滅要好得多了,這也是樂毅這位名將他包含的深意,而更長遠來說,燕國當時已經損失慘重了。

雖然他們得到很多的金銀珠寶,但是戰國時期人口銳減的話,對於一個國家是無可估量的損失,這是用錢也買不來的,因爲不可能憑空變出人。加上戰爭對於平民以及疆土影響是需要用時間來平復,所以燕國他自身的實力太弱了,吃不了那麼多城池。空有地盤卻無人駐守,那不等於毫無設防嗎?所以才留下了兩座城市留給齊國,想讓它苟延殘喘的繼續吸引火力。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第4張

而這五國伐齊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便宜了大秦,很簡單。趙國,魏國,韓國這三個國家是抗擊秦國的橋頭堡。一旦大秦選擇南下進攻這三個國,齊國肯定會派出士兵前去支援,四對一大秦也佔不到任何好處,只能灰溜溜的退回函谷關,可是齊國被打成這個慘樣子。大秦此後接連南下進攻作爲強齊變成了弱齊,他也沒有力量前去支援這三個國家,只能聽之任之了。

這場戰役最終的利益獲得者,並不是那五國聯軍,而是秦國佔了極大的便宜,可能很多人不解爲何燕國會做出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其實很簡單,翻開戰國的歷史燕國這個國家是毫無存在感的,它經常在背後捅刀子,比如齊國前線抗擊秦國的時候,燕國卻繞到後面前去進攻齊國的都城,這真是幫了倒忙,而最後沒有了齊國的幫襯,燕國也是首當其衝的被大秦所擊敗,客觀而說齊國和這些五個國家真的有,什麼深仇大恨嗎?

樂毅伐齊時,爲什麼留了齊國最後兩座城池? 第5張

那當然不是,戰國中後期非常流行合縱連橫。只要是哪個國家實力太過強悍,就會是其他政權攻擊目標,比如齊國被擊敗之後接下來就輪到楚國倒黴了。同樣之前大秦也遭受到了其他六個國家的攻擊,只不過秦國有底蘊,他們能堅守住自己的底線,不會被聯軍所擊敗,成功抵擋住了合縱,但是齊國卻沒能抵擋連橫。較爲複雜的局勢環境下,前一刻還可能是盟友,下一秒就是敵人,戰爭發生的時機真的是瞬息萬變難以琢磨,所以,誰有準備誰就能延續得最久,五國伐齊之後給了大秦朝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南方門戶大開各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凝聚不到一起,所以他們一個個都會被擊敗,此後也就泯然衆人,消失在歷史的往事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