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吳有性:字又可,漢族,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吳有性:字又可,漢族,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有性(1582—1644),字又可,漢族,江蘇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1642年,大明崇禎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吳又可親歷了每次疫情,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治驗所得,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在闖軍侵襲、瘟疫橫行的背景下,明朝舉國陷入混亂恐慌之中,百姓民不聊生。吳氏生活時代正值明末戰亂,饑荒流行,致使疫病流行。1644年清軍入關,清廷爲鞏固統治,攝政王多爾袞頒佈“剃髮令”。吳又可因拒絕剃髮而被處死,妻子攜子投河殉情。

吳有性:字又可,漢族,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在明末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溫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國。由於醫家當時用一般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往往無效,甚至導致病情遷延,進一步向危重階段發展,致使枉死者不可勝數。

鑑於以上情況,吳有性潛心鑽研,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認識,強調這種病屬溫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溼,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於天地間存在有一種異氣感人而至,與傷寒病絕然不同。不論從病因、病機到診斷、治療均有區別,使其與傷寒病分開另論,爲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貢獻。著有《溫疫論》。

吳有性:字又可,漢族,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第2張

吳有性在該書中所列瘟疫病種有發頤、大頭瘟、蝦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瘧疾、痢疾等急性傳染病,他明確指出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時不正之氣所爲。其症狀與傷寒相似而實際迥異,古書從未分別,吳氏一一加以分辨論述闡明,並論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劑方有達原飲、三消飲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療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達原理論,臨牀治療收到很好的效果。還有他的“癘氣”之說,首先肯定它是一種物質,“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從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時而有其氣”的舊觀點。他還指出癘氣是多種多樣的,有特適性的,更有偏中性的。在當時醫療條件下,吳有性能有如此科學見解,實屬難能可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