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瑜不僅有謀略,才華出衆,還與孫策有“總角之好”關係莫逆,對孫權忠心不二。因此,孫權對周瑜也十分信任,說言聽計從實不爲過。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比如在是否答應曹操送人質要求這件事上,孫權就是聽取了周瑜的意見。

建安七年,曹操要求孫權派弟弟或兒子到朝廷去當官。當官,只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實際上是去當人質。

孫權召集官員商議,張昭、秦鬆等人都猶豫不決。孫權於是帶周瑜去找自己的母親吳夫人商量,作最後決定。

周瑜認爲,從前,楚國始受封於周朝時,所統治的區域方圓不到一百里。後繼的國君賢明能幹,開拓疆土,遂佔有荊州與揚州,王業相傳延續,達九百多年。如今,孫權承襲父、兄的基業,擁有六郡的地盤與人力,兵精糧足,將士聽命,境內富庶,人心安定,不必送人質給曹操而受曹操的要挾。送人質給曹操,孫權最多不過是得一個侯印和十幾個僕從,幾輛車,幾匹馬,這哪裏能與自己在東吳稱孤道寡相比!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第2張

因此,周瑜主張,不送人質給曹操,慢慢觀察事態變化。如果曹操真能以君臣大義治理天下,孫權再侍奉他不遲。如果曹操圖謀不軌,犯上作亂,他救自己都顧不上,又怎麼可能顧得上孫權拒絕送人質的事呢?

周瑜這一番見識和主張,深合吳夫人與孫權母子的心意,孫權於是採納周瑜的意見,沒有送人質給曹操。

此外,在要不要與曹操打赤壁之戰的問題上,在是否出兵攻打益州和漢中的問題上,孫權最終都採納了周瑜的意見,可見孫權對周瑜確實言聽計從,十分信任。

不過有一件事,孫權卻沒有聽從、採納周瑜的建議。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第3張

此事發生在建安十五年。當時,劉備以原劉表的許多部下都投靠自己,自己的轄區太小容不下他們爲由,親自到京口請求孫權把荊州全部交由他管理。

周瑜收到消息,立刻上書給孫權,說:“劉備是一代梟雄,且有關羽、張飛這些熊虎一樣的猛將輔佐,必定不肯久居人下,爲我所用。爲大計考慮,我認爲應把劉備遷往吳郡安置,併爲他興建豪宅,供他美女和玩物,使他沉迷其中,玩物喪志。同是,應把關羽和張飛這兩個人分開,派他們各駐一地,交給像我這樣的將領統率,如此,天下大事就可安定了。現在如果輕易割讓土地給劉備作爲資本,讓他們三人都聚在疆界,恐怕他們就會像蛟龍得到雲雨的贊助,終究不會再留在水池中了。”

簡單來說,周瑜的這份上書,就是建議孫權趁機軟禁劉備,分化劉備的勢力。

這個建議確實很恨,甚至有些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惡毒。劉備後來聽到周瑜對孫權所提的這個建議,也心驚膽戰,感嘆說:“天下的智謀之士,看法都差不多,當時諸葛亮勸我不要去,也是擔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正在危急中,不得不去,這實在是走險路,幾乎逃不出周瑜之手!”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第4張

古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據此,有人提出一個假設,如果孫權當時採納了周瑜的建議,軟禁劉備,分化劉備勢力,那麼,後來的魏、吳、蜀三國鼎立的局面或許就不復存在了。

但實際情況是,一向對周瑜言聽計從的孫權卻一反常態,沒有采納周瑜這個建議。

那麼,孫權當時爲何沒有采納周瑜的這個建議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第5張

1、劉備的雄心壯志不是美女玩物所能消弭的。

作爲一代梟雄,劉備具有雄心壯志自不待言。爲了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劉備也費盡了心思。他先後投奔公孫瓚、陶謙、劉表等人,目的就是爲了找到實現雄心壯志的平臺。

投奔劉表後,劉表對劉備懷有戒心,長年只讓劉備駐兵新野安居享樂。有一次,劉表見劉備暗自落淚,感到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劉備說:“我平常身不離馬鞍,大腿內側沒有什麼肉。如今不再騎馬,大腿內側長出了肉。日月如同流水,人已經快老了,但功業沒有建立,所以悲傷。”

在劉表那裏,劉備心心念念不忘自己的雄心壯志,如果孫權採納周瑜的建議,劉備恐怕也不可能因爲美女玩物就忘記了自己的雄心壯志。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第6張

2、劉關張的情義不是那麼好分化的。

劉備與關羽、張飛的情義,或者說關羽和張飛對劉備的忠臣,雖然沒有演義說得那麼誇張,但也確實是“寢則同牀,恩若兄弟”。

官渡之戰前夕,劉備被曹操打敗,關羽被俘虜。曹操十分賞識關羽,對他賞賜不斷,禮遇有加,試圖籠絡關羽之心。但關羽卻始終不爲所動,在得知劉備在袁紹處後,立刻離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重新回到劉備身邊。而張飛更是直腸男,是性情中人,對劉備的忠誠,也不亞於關羽。

孫權一向對周瑜十分信任,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卻不贊同 第7張

3、共同的敵人還在。

就當時而言,曹操是孫權和劉備的共同敵人。在赤壁之戰中,曹操雖然戰敗,但曹操的實力並未受到根本性削弱。而要對抗曹操,孫權單靠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他必須要聯合劉備。

總之,由於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向對周瑜言聽計從的孫權纔會一反常態,沒有采納周瑜軟禁劉備、分化劉備勢力的建議。由此可見,孫權的見識和大局觀並不亞於周瑜,甚至還略高於周瑜,他能成爲東吳的開國帝王,絕非偶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