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雖有漫長的海岸線,也不乏優良的海港,但在歷史上卻一直是大陸型的國家。近代以前,北中國(長江以北)沒有一座海港城市,其南北交通也主要依賴於運河。而朝廷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淤塞港口,並令沿海居民內遷。這跟我國曆史上,北方人長期居統治地位也有着很大的關聯,“南船北馬”是我國過去南北交通方式的巨大差異。北方人不善於航海,並對海洋帶有先天性的恐懼心理。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滿清入關之後,更是如此,滿清是以騎射而取得的天下,其武力的自信就來源於騎射。如果任由漢人在其不擅長的領域發展的話,將會喪失自己的武力自信,繼而危及自身的統治。故而,我國曆史上的長期奉行禁海政策也就不足爲奇了。

我國最能跟海洋民族扯上關係的是閩粵人,據《明神宗實錄》記載:“閩省土窄人稠,五穀稀少,故邊海之民,皆以船爲家,以海爲田,以販番(海外貿易)爲命。” 而誕生於閩海地區的明鄭政權也是我國曆史上最具有海洋型的政權,面對抗清事業的屢屢失利,明鄭政權也曾幾次欲向海外拓展空間。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第2張

據《臺灣通史》載:初,羅馬神父李科羅在廈傳教,(鄭)成功禮之,延爲幕客。當是時,華人之在呂宋(今菲律賓北部)者數十萬人,久遭西人苛待,諸將議取呂宋爲外府。成功使李科羅至馬尼拉,說呂宋總督入貢,而陰檄華僑起事,將以舟師援之。事泄,西人戒嚴,集兵馬尼拉,毀城裂寨,以防竊踞,而華人已起矣。鏖戰數日夜,終不敵,死者數萬人。或駕小舟至臺灣,多溺死,成功撫之。而呂宋仍俶擾,又慮鄭師往討,乃命使者隨李科羅乞和。諸將欲問罪,未出師,而成功病革矣。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第3張

永曆二十年(1666年)八月,呂宋總督遣使者來聘,且貢方物,令賓客司禮之。使者求設教(傳教),永華(陳永華,即陳近南)不可。(鄭)經命以中國之禮入覲,且申通商之約,毋遏貢,毋虐我華人。使者唯唯。二十六年(1672年)春正月,統領顏望忠、楊祥請伐呂宋,侍衛馮錫範以爲不可,慮失遠人之心,遂止。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第4張

三十七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發銅山,會於八罩嶼,以窺澎湖。(劉)國軒守之,再戰而敗,林升、邱輝、江勝、陳起明、吳潛、王隆等皆戰死,燒沒軍艦大小二百餘艘。國軒知勢敗,乘走舸,入東寧(臺灣),告急。(鄭)克塽大會文武,議戰守之策。建威中鎮黃良驥請取呂宋,提督中鎮洪邦柱贊之,願爲先鋒。(馮)錫範將許之,國軒力陳不可,乃議降。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第5張

從上述史料記載,表明從鄭成功到鄭經再到鄭克塽,都曾有襲取呂宋島以爲基業的打算。然而,爲何明鄭政權卻始終沒有付諸行動呢?

其一,明鄭勢力強盛時期,志在北上抗清,而無暇向外拓展勢力。鄭成功收復臺灣,亦是在其北伐南京遭受重挫之後。爲解決軍隊後勤給養,才聽從何斌之建議,收復被荷蘭侵佔的臺灣。而鄭成功於收復臺灣的次年便急病而亡,明鄭政權便陷入一段時期的內亂。以及滿清的“遷海令”(令濱海民悉徙內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於是麾兵折界,期三日盡夷其地,空其人民”。)等政策的影響,而使得明鄭政權補給異常困難,勢力便漸漸轉衰。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第6張

其二,明鄭政權敗退臺灣之後,已欠缺遠征呂宋島的能力。1663年,滿清勾結荷蘭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次年三月,鄭經被迫放棄閩南沿海,而退守臺灣、澎湖。而臺灣,直到明鄭政權投降之際,漢人的人口才近二十萬。明鄭政權能有效控制的區域,也僅侷限在今臺灣的臺南、高雄一隅。而臺灣的大部分區域仍爲土著的勢力範圍,並與明鄭政權屢屢發生衝突,明鄭政權的實力已可想而知。而據有呂宋島的西班牙仍屬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日不落帝國,且經營菲律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根基深厚,並不易攻取。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爲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第7張

其三,明鄭政權的航海技術及武器裝備等整體上落後於西方。至明清之交,無論是在航海技術還是在武器裝備等方面上都已落後於西方。明鄭政權的航海與貿易的範圍,僅能侷限在今東南亞及日、韓地區(鄭和下西洋,也需憑藉季風與洋流,而並不具備環球直航的能力)。而西方國家卻早已開啓大航海時代,並作全球貿易。再則,明鄭政權的武器裝備(火器等)也不如西方,能收復臺灣,也是仰仗軍隊數量上的優勢及臺灣本地人的協助。而襲取呂宋島,並無此方面的優勢可言。

其四,明鄭政權喪失穩固的後方,易致使軍心變亂。明鄭政權圖謀襲取呂宋島,多是在極度危難之際。而此時,若大軍強取呂宋島,後方易遭滿清偷襲,而呂宋島又不能猝拔。進退兩難之際,軍心最易變亂,這也是明鄭政權的顧慮所在。若是南明能守住江南半壁,而使鄭氏水軍有穩固的後方、持續的兵力與物資的補充。再徐圖而進,襲取呂宋島爲基地,繼而與西班牙、荷蘭爭奪南洋,才或有勝算可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