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反映出了內心的什麼情感?

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反映出了內心的什麼情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反映出了內心的什麼情感?駱賓王自幼就被稱作神童,自視甚高,沒想到長大之後經年累月難有建樹,令詩人難掩心中痛苦,越發難以自解,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於易水送人

【原文】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

當年荊軻就是在這裏與燕國太子丹告別,他慷慨激昂,勇往直前去刺殺秦王。如今這些人都已不在,唯有這條易水河絲毫未變,河水依然那麼冰冷。

【鑑賞】

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反映出了內心的什麼情感?

駱賓王自幼才學出衆,但仕途坎坷,數次被貶黜,一生命運多舛。對官場失意的悲憤,對武后王朝的不滿,更堅定了其匡復李唐、成就功名的強烈信念。然而現實中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這首《於易水送人》,就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時的苦悶之情。

詩人於易水邊送別友人,隨之想到了荊軻刺秦王的歷史事件。前兩句借用這個典故,意欲抒發詩人胸懷大志卻難有建樹的悲憤心情。

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國末年,爲抵禦強大的秦國吞併六國之勢,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行刺秦王。荊軻臨行前,太子丹帶領衆賓客,如高漸離、宋意等人,穿着喪服於易水畔相送。高漸離擊築(我國古代的一種擊絃樂器),荊軻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畢,“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文中的“此地”即指易水。“壯士發衝冠”,不僅準確地描述了當時羣情激越的悲壯情境,更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敬佩之情。本詩突破了以往以送別爲題材的詩歌的常用手法,以對歷史事件的敘述作爲開篇,直接抒發內心激憤的情感,借古喻今,併爲後文抒發感情埋下伏筆。

尾句是全篇的主旨句,詩人觸景生情,以易水聯結古今,借古人的強烈情感表達內心的憤慨。“已”、“猶”兩個詞作爲連接詞,使詩句富有韻律。整句流暢自然,深切的悲壯情懷令人感同身受。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