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送隱者一絕》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送隱者一絕》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送隱者一絕

杜牧 〔唐代〕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譯文

《送隱者一絕》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由於沒有人引薦,你只好遁跡雲林,遠離爭名逐利的市朝,結果門庭冷落,徑路上雜草叢生。

世間最公道的事就是任何人到了老年都要生長白髮,包括公伯王侯,誰也沒有例外。

賞析

首兩句從隱者的居所和處境着筆,稱揚隱者的德行。“無媒”語出《韓詩外傳》:“士不中道相見,女無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原意女子因無人爲媒難以出嫁,這裏指士子因無人推薦、引見而無法用於世。正因爲無汲引者問津,隱者門可羅雀,屋前小路長滿了荒草,一片蕭索冷落。“草蕭蕭”暗用漢代張仲蔚事。據《高士傳》載,張仲蔚“善屬文,好詩賦,閉門養性,不治榮名”。透過蕭蕭荒草,一個安於索居的隱者形象呼之欲出。“雲林”,高入雲中的山林,這裏指隱者隱之處。市朝,指交易買賣場所和官府治事所在。自古以來,隱者樂於潔身自好,有意避開這些爭權奪利的塵囂地,“退不丘壑,進不市朝,怡然自守,榮辱不及”(《周書·薛端傳》)。清心寡慾,恬淡自適,詩人對隱者的潔行高志,流溢出欽羨、稱頌之情。

《送隱者一絕》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第2張

末兩句從白髮落墨,生髮健拔高昂的議論。“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白髮與憂愁有着不解之緣。隱者“無媒”,因而懷才不遇。社會的壓抑使他產生憂愁,難以驅逐的憂愁又使他早生華髮。他嘆息英雄無用武之地,痛恨扼殺人才的社會勢力,呼籲世間公道。詩人充分理解隱者的心境,他與隱者靈犀相通,命運與共,對人世、對社會有着相同的見解。他以爲,世間只有白髮最公道,即使是達官貴人的頭上也照長不誤,決不饒過。不受財富擺佈,不向權貴拜倒,不阿諛,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這就是人間的公道。詩中“唯”字,包含言外之意:除了白髮,人世間再沒有公道可言。社會不公正,在詩人筆下得到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鍼砭。這是理性的批判,是對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有力鞭苔。

全詩隨情感的流動、意緒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節奏和語勢:前兩句如靜靜溪流平和舒緩,後兩句如滔滔江潮激盪噴涌。批斥的鋒芒直指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議論警動,憎愛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機趣幽默。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