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狄青演義第十八回:狄皇親索馬比武,龐國丈妒賢生心

狄青演義第十八回:狄皇親索馬比武,龐國丈妒賢生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狄青演義》是由清代李雨堂創作的一本歷史人物演義小說,敘述了傳奇人物楊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將抗擊外侮、斥佞除奸、忠君報國的故事。包公斷狸貓換太子案,以及楊、包、狄與奸相龐洪的鬥爭都寫得有聲有色,扣人心絃,楊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氣方剛,包拯的足智多謀,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十八回 狄皇親索馬比武 龐國丈妒賢生心

卻說是日嘉祐君王,喜色沖沖,傳旨宣御戚上殿。值殿官領旨,出午朝門外,引見官乃包龍圖。狄青聞召,即向包公叩頭道:“小人乃一介小民,穿了這等服式,如何見得皇上?”包公道:“聖上不問則已,倘若問你,即說太后娘娘賜你穿的,便無礙了。”

包公領了小英雄至金鑾殿,三呼拜舞已畢,聖上欽踢平身,細觀狄青氣宇軒昂,好一位英雄好漢,便道:“御戚可將你世系,細細從頭奏來。”狄青聽了,將祖上世譜官職,一一奏明。聖上聞奏,喜色洋洋,又遵着母后懿旨,即封贈爲王。狄青一聞上言,伏倒丹墀不起,奏道:“雖蒙陛下天恩浩大,感荷無疆,但無功而受此重爵,恐於理有礙,免不得滿朝文武,批論不公。”天子道:“卿既爲御戚,理宜推恩賜封,況又有太后之懿旨,誰可批論?御弟休得過辭。”狄青道:“臣啓陛下,念小臣並無寸功於國,格外恩封,衆文武大臣,縱不敢議,即小臣亦無顏立於朝廷之上,故斷然不敢遵旨受封。”

當日潞花王巴不得狄青受職,豈知他偏偏不受,心中甚爲不悅,便道:“表兄,這是母后娘娘懿旨,斷不可違的。”狄青道:“千歲啊,微臣蒙太后娘娘與萬歲隆恩,原不敢違逆。但無功於國,而虛受此恩,問心殊覺有愧。臣有一言,啓奏陛下。”天子道:“你且奏來!”狄青道:“伏乞萬歲降旨,令英雄武將,與小臣比武。臣若強於一品者,願受一品職,勝於二品者,受二品職,過於三品者,受三品職。如此,上不負太后陛下之恩,下不幹滿朝文武之議,臣列於班寮之中,庶不致抱慚尸位,如此量材受職,方見大公至正之理。”嘉祐君王聽了,微笑道:“御弟之言有理,朕準依,即傳旨文武諸卿,明日清晨伺候,朕親臨御教場,看衆臣比武。”各員領旨。又道:“御弟二人自回王府,明天早往御教場中。”潞花王、狄青稱言領旨。時已辰刻,候駕退回宮,羣臣各散。

狄青演義第十八回:狄皇親索馬比武,龐國丈妒賢生心

潞花王表弟兄迴歸王府,進至內宮,挽手同參太后娘娘。狄太后呼道:“侄兒,不是姑母埋怨你,原不該夜深人靜,出外行兇,殺這奸臣。若非內監回來報知,又是牢籠之鳥了。”狄青道:“這並非是小侄妄生事端,只因想起孫秀奸賊,頃刻難忘,時刻想殺這奸臣。不料到了天漢橋,酒醉得糊塗了,呆呆不醒,反被二奸賊所獲。多蒙包大人稽查救脫,奏明聖上。”狄太后道:“即得包大人開脫,但不知聖上封贈你什麼官爵?”潞花王道:“聖上遵着母后懿旨,封他王位,豈知表兄偏說,無功不願受此重職,反討教場比武,然後封官。故今聖上已經降旨,明日清晨親臨御教場比武。”

太后娘娘聽了,登時不悅,呼道:“侄兒,你爲人真不知進退了。不費吹毛之力,即加恩封你爲王,正是平步登天,如何還要恃勇逞強,教場比武,這也大欠主張了。”狄青道:“姑母大人,不是侄兒不知進退,吾自幼自命爲頂天立地奇男子,必要光明正大的行爲,不受別人背後議論,方覺無愧。況且情面上爲官,有甚希罕!若武藝高強升用,乃是至正之理。此是侄兒一生立志如此,難以勉強屈節。”狄太后道:“侄兒,你言雖有理,但滿朝武將不少,內中豈無本領強於你的。常言道,強中還有強中手,切勿過於自負,倘比不過他人,即要當場出醜了。別人恥笑還可,若被一羣奸黨笑論,連我爲姑母的也沒光彩了。”狄青道:“姑母娘娘不須過慮,雖然滿朝強似我者有之,而弱於我者亦不少,侄兒自有主見,姑母切莫掛念。”

狄青雖然如此說,但太后娘娘心中不樂,喚聲:“王兒,慮只慮龐洪、孫秀,與他結下冤仇,黨羽之中,豈無武藝高強的,定然被奸臣託囑,暗中算計。況且刀槍乃無情之物,萬一失手,便傷身體,如何是好?”潞花王搖頭道:“兒也想到這點,無奈表兄不聽勸言,倘有差池,豈不是遂了衆權奸之願麼?”狄太后想了一回,呼道:“我兒,爲孃的有個道理在此。若要保全侄兒無害,且暫借太祖的金刀盔甲,與他穿戴,還有何人敢在他身上動一動麼?”潞花王道:“母后之言,甚屬有理。”狄太后即時領了宮娥太監,來至中殿太祖龍亭位前,焚香俯伏,稟知太祖公公,要求借用盔甲,以保全嫡侄之故。告祝罷,有司管龍亭太監,就將八寶金盔金甲,一齊請出。兩名內監,一人捧甲,一人捧盔,太后娘娘接過,謝恩而回。還有一柄金鑽刀,是日乃東平王值管,潞花王親身往取,請回府中,以備明朝之用不表。

且說兩奸雄,是日退朝,孫秀與胡坤隨着龐洪回至相府。龐太師心中大悅,呼二位道:“不想那小畜生是個呆子,現成的一個王爵不要做,反要比武藝,我不知他甚麼想頭?”孫兵部道:“岳父啊,如今冤家愈結愈深了。總要將這小畜生收拾了纔好。”龐太師說:“這也何消說得。”胡坤道:“不知老太師可有什麼擺佈之法?”龐太師道:“一些也不難,待我傳請幾位厚交武將,王天化、任福、徐鑾、高艾到來,教他比武之時,將狄青決了性命,何用費力?”孫、胡二人聽了大喜,說道:“果然高見不差。”

狄青演義第十八回:狄皇親索馬比武,龐國丈妒賢生心 第2張

當下龐太師即差家人,分頭相請,只說請至相府芳園,賞桂玩菊。又吩咐備列酒筵。不一刻先後而來,吃茶已畢,邀至待月亭,七人就位暢敘。少時八音齊奏,雅韻鏗鏘,酒過數巡,徐鑾問道:“老太師,不想狄青就是狄太后嫡侄。孫兄,你三位欲收拾此人,如今反把狄青弄得這個勢頭了。”高艾道:“若是狄青受此重職,朝廷上好比山林出了大蟲一般,靠着太后娘娘勢力,必然橫衝直撞,我們豈不倒了威風!”孫秀聽了點頭道:“二位想的不差。”胡坤道:“原爲此事,故請諸位仁兄到此酌量。但憑小卒如此猖狂,這還了得!”殿前太尉任福笑道:“列位老年兄,這狄青乃太后娘娘的內侄,與聖上御表相稱,看來難以作對,這個冤家,只可解不可結的了。”

龐太師聽了,雙目圓睜,怒道:“任兄之言,未免欠通,你難道不聞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狄青乃吾翁婿所深嫉,胡兄的大仇人,如何容得他過?”王天化問道:“不知老師意欲如何?”龐洪道:“老夫特因此事,請各位賢兄到來商議,明日比武之時,將這小奴才一刀一槍,決他性命。”王天化道:“老師,若要決他性命,不是難事,只恐太后娘娘加罪,聖上詰責,這便如何是好?”龐洪道:“此事不妨。從來比武爭雄,律無抵償之例。如若太后有甚話說,自有老夫與你分辯,萬歲詰責,有老夫可以力保,包得無事。”王天化道:“如若老太師保得無事,即在吾王天化身上,立取狄青腦袋便了。”龐洪道:“這是老夫包保得,定無妨的。”孫秀、胡坤齊呼:“王將軍,你既以英雄自稱,一言已出,駟馬難追,不可更改,纔算你英雄膽力。”王天化道:“孫、胡二兄,說哪裏話來,俺明日若不取狄青首級,願將自己首級獻上。”孫、胡二人大悅道:“休得言重。”計議已定,復又暢敘,交酬勸酢,時交三鼓,四人方纔告別歸衙,孫、胡也各回府不表。

再說次日,皇上親臨教場看比武,非同尋常。徹教場中打掃乾淨,彩山殿上,鋪排整齊。龍亭座位,鋪着虎皮氈褥,殿旁圍繞玉石欄杆,說不盡奇燈異彩,蘭菊芬芳,金爐濃靄。東西兩旁,又設立位次,好待公侯將相,按序排班。

五更初漏,文臣武職,紛紛入朝見駕,衆王侯大臣俯伏金階,三呼萬歲畢,奏請皇上往御教場看比武,未知何時起駕,候旨定奪。聖上旨下,於辰刻起駕,令一品文武大臣隨駕,二品三品俱往教場伺候。當時一交辰刻,皇上用早膳畢,排齊金鑾起駕,侍衛數百名,太監數十對,一路竹歌嘹亮,香菸滿街,到了教場外,早有二三品文武官數十員,俯代兩旁,恭迎聖駕。天子下了八寶沉香彩輦,太監們侍衛等,隨至彩山寶殿,升登龍位,文武臣再行參見已畢,分班站立。潞花王奏道:“狄青已帶來教場中候旨。”天子降旨,召狄青進見。狄青聞召,即頂盔貫甲,俯伏階下,天子一見狄青用趙太祖盔甲,頓覺慌忙,立起來迎接。

狄青演義第十八回:狄皇親索馬比武,龐國丈妒賢生心 第3張

原來趙太祖駕崩之後,遺下一頂八寶金盔,一副八寶黃金甲,一柄九環金鑽定唐刀。遺旨將此盔鎧藏在南清宮,另用八寶龍亭,敬謹供奉。四名內監,逐日司管。這柄金鑽刀,發與五位王爺府上,輪流值管。若請得此刀,可先斬後奏,請得盔甲出,滿朝王親御戚、王公、大臣,也要俯伏恭迎。即當今天子見了此盔甲,亦如見了趙太祖一般。今狄太后欲使侄兒不受他人之害,特請了金刀盔甲與狄青用。故天子開言,忙問潞花王道:“御弟,這副盔甲是哪個主意與他用的?”潞花王奏道:“是母后借與他用的。”嘉祐王道:“如若表弟能用此盔甲,即宋室江山,也可讓與他了。御弟即速回宮,請問母后,如何臣下可用王家之物,尊卑無序,君臣難以辨別了。”

當下龐洪等暗喜,潞花王聽了,一想主上之言,原是不錯,即時辭駕回宮,稟明母后。狄太后聞言想道:“這原是我失於檢點,免不得滿朝文武私論,但今已借與侄兒,決不能再收還的。你只得對聖上言明,只不計較是先王之物,只作狄青自用之物便了,我但有一言,倘狄青有甚差池,總要當今留心。”潞花王應諾拜辭,上馬加鞭,回至彩山殿上,將母后的話,一一奏明。嘉祐皇上一聞此言,不覺微微含笑道:“母后真自多心,原來藉此盔鎧金刀與狄青用,無非是恐防別人欺侮。但他是一王親御戚,衆臣自然看朕情面,誰敢欺他。”

當下狄青三呼萬歲,天子降旨平身,又傳旨意道:“三品武員先與狄青較武。”三品武員稱言領旨,天子又言:“御表弟須要小心。”狄青領旨,下了彩山殿,手執百斤九環大刀,豪氣昂昂。有龐家翁婿、胡坤、馮拯與丁謂、陳彭年、陳堯叟等一班奸黨,巴不得將狄青一刀兩段。只有包拯、呼延顯、韓倚、富弼、文彥博、趙清獻等一班忠臣,都望狄青取勝,以掃奸臣之興。只見三品武員中,閃出一位總兵官,姓徐名鑾,年未滿三十,生來一張紫膛臉,海下短短微髭,身高七尺,頂盔貫甲,來至彩山殿俯伏見駕。

不知比武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