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成語“風燭殘年”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風燭殘年”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風燭殘年”?有什麼典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風燭殘年

【拼音】: fēng zhú cán nián

【解釋】: 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餘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成語“風燭殘年”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故事】:

劉因,是元朝初年的人。他非常聰敏,寫了一手好文章,並且肯下工夫讀書,著作有“靜修集”和“四書集義精要”等著名的書。他幼年時父親就死了,一向對母親很孝順;長大以後,曾在朝廷做右贊善大夫。後來因爲母親生病,才辭去官職,返回家鄉侍奉母親。不久,朝廷又叫他去做官,他卻不願意再去了。有人問他爲什麼要放棄這個做官的機會呢?他回答說:“我的母親已經九十歲了,就好象是㈱風中殘燭﹞,朝不保夕,我怎麼可以遠行,去貪圖那些榮華富貴呢?”

這句“風中殘燭”本來是比喻風中燒殘的蠟燭,很容易熄滅的意思;一般人就用來形容老年人的衰竭,不久人世。例如,隔壁的老奶奶最近經常生病,猶如“風中殘燭”。這句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切衰竭的事物,例如在商場上,可以這麼說:“最近商場的景氣不好,這家公司經常入不敷出,猶如“風中殘燭”,不知還能維持多久?”另外,“風中殘燭”也可以叫做“風前之燭”或者是“風燭殘年”。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