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漢族節日 漢族二月二龍擡頭由來簡介

漢族節日 漢族二月二龍擡頭由來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月二,古代稱之爲中和節,俗稱龍擡頭。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龍擡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農曆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裏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春龍節、農頭節。廣泛的流傳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依據氣候規律,農曆二月二之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溫度回升,日照時數增加,雨水也逐漸增多,光、溫、水條件已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農村的農事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漢族節日 漢族二月二龍擡頭由來簡介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爲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爲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擡頭、煎元旦祭餘餅,薰牀炕,曰,薰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

"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擡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古代中國人把生物分成毛蟲(披毛獸類)、羽蟲(鳥類)、介蟲(有甲殼類)、鱗蟲(有鱗之魚類和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

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所以,農曆二月初二龍擡頭,是希望借龍威以懾服蠢蠢欲動的蟲子,目的在於祈求農業豐收與人畜平安。古代中國人把生物分成毛蟲(披毛獸類)、羽蟲(鳥類)、介蟲(有甲殼類)、鱗蟲(有鱗之魚類和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所以,農曆二月初二龍擡頭,是希望借龍威以懾服蠢蠢欲動的蟲子,目的在於祈求農業豐收與人畜平安。(中國天氣網)

諺語“二月二,龍擡頭”,也是來自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就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可是這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裏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採來了“降龍水”,把河水給攪渾了。小龍不服氣,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比試一番。結果,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

漢族節日 漢族二月二龍擡頭由來簡介 第2張

其實,所謂“龍擡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又有“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都露頭。”昨日又正好是週末,大街上的人們更是比往常多。

商店,超市裏也多了一些果子,炒豆子之類的食品。自唐朝起,中國就把二月二作爲一個特殊的節日,說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吃炒豆子之類的點心,稱這是“富貴果子”。這樣的風俗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