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軍事新聞 >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智能武器

未來戰場上將出現大批智能型武器,它們集光電傳感、高速處理、人工智能於一體,具有與人類似的記憶、分析、綜合能力,能適應戰場環境和目標變化情況,並迅速做出反應。電腦會轉譯各種傳感器送來的數據,以識別和鎖定敵方目標,然後自動搜尋和消滅地面或者空中的敵人。

實戰檢驗:目前正在研究的智能武器包括智能導彈、智能炮彈、智能飛機以及智能地雷。他們都具有自動搜索、識別、跟蹤並進行優化處理,並根據目標特徵選擇最佳戰鬥方式的特點。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二:高能武器

激光的能量高度集中,它比太陽亮200億倍,足以摧毀任何堅固的目標。高能武器以每秒30萬千米的光速在空中傳播,瞄準射擊時不需計算提前量,可以打擊數千公里以外的敵方目標。除此之外,它還能攔截飛行物體和彈頭,點燃燃料或者引起爆炸。

目前,高能激光武器正引起世界各國軍隊的強烈關注,很多國家正在大規模開發和生產高能激光器。激光武器(LaserWeapon)是一種利用沿一定方向發射的激光束攻擊目標的定向能武器,具有快速、靈活、精確和抗電磁干擾等優異性能,在光電對抗、防空和戰略防禦中可發揮獨特作用。它分爲戰術激光武器和戰略激光武器兩種。它將是一種常規威懾力量。由於激光武器的速度是光速,因此在使用時一般不需要提前量,但因激光易受天氣的影響,所以時至今日激光武器也沒有得到普及。

激光武器是射線武器中的一種,屬於射線武器的還有射束武器和使用相干與非相干光源的武器。激光武器的殺傷因素是由各種激光器產生的高能定向電磁輻射。而不同OFweek激光網密度的激光輻射流(簡單地說是不同類型的激光武器)的作戰使用結果也不相同:或暫時迷盲敵方的光電設備或人的視覺器官,或對導彈、飛機、裝甲戰車等目標造成機械損傷(毀壞)。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2張

激光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現代戰場充斥着各種激光威脅。不僅激光測距機、激光目標指示器等早已大量裝備部隊,而且一些軍事強國早在上世紀8O年代就裝備了以攻擊光電傳感器爲目的的各類低能激光武器。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激光武器由單波長髮展到多波長,由少數幾個固定波長髮展到寬波段可調諧,特別是高能激光武器即將投入實戰,它的出現使得導彈、飛機、衛星等空中目標面臨直接被摧毀的危險。

  第三:失能武器

近年來各種局部戰爭的形勢錯綜複雜,有時候只需要將擁擠的人羣驅散即可,不需要對人們造成傷害。於是,非致命性的失能武器應運而生。這種3毫米的放射束剛好是人體皮膚可以吸收的最多微波量,人被擊中後會在5秒鐘之內產生強烈痛感。因此,如果被擊中者還能跑動的話,一定會以“超音速”的速度逃走。

  騷亂控制

騷亂或人羣控制武器,亦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防暴武器。用於騷亂控制的武器包括榴彈、發射子彈,12號射彈,37mm、38mm、40mm射彈,防暴槍(各種霰彈槍和發射器),大型氣霧劑噴射器,水炮等。除動能彈、聲光彈外,化學榴彈和射彈中使用的催淚製劑主要爲CN、CS和OC,或者是CN/OC、CS/OC混合劑。另外,還有配合施放催淚彈的防毒面罩等。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3張

警官執行各種常規任務配備的非致命武器。這類武器主要包括各種電擊武器和各種催淚噴射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如電擊器和OC噴射器兼有攻防功能,而且以防身功能爲主。近年來,高級泰瑟槍十分走俏;另外,一些動能射彈如豆包彈開始受到人們歡迎。

以上我們對非致命武器從兩個角度進行了簡單分類。但是應該指出的是,這種分類不是絕對的。有些防暴武器同樣適合常規配備,例如,PepperBall辣椒粉射彈既可用於騷亂控制又可用於制服個人目標:這種射彈把安全級的動能衝擊與粉狀OC刺激劑相結合,打到人身上後就破裂開釋放出刺激劑。有些強光電筒和電擊警棍兼具催淚噴霧功能等。

  第四:信息戰武器

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動着整個世界進入信息時代,使信息戰成爲作戰的主要樣式。信息戰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敵方的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系統。電腦黑客可以通過發送計算機病毒,干擾作戰指揮、武器控制系統或直接摧毀計算機硬件等手段,導致敵方網絡系統徹底癱瘓。

高技術局部戰爭是整體力量的對抗。要打贏這樣一場戰爭,不僅要奪取制空權、制海權,而且還要爭取到信息優勢,將各軍兵種的各類武器裝備的軟件硬件有機融合起來,發揮整體優勢。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4張

  在戰爭中的作用

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就是起“融合”作用的武器系統,它能將所有信息數據庫和數據彙集起來,達到信息共享、共用、共調,從而確保各軍兵種與指揮部之間交換信息和數據,大大提高指揮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第五:核武器

核武器又稱原子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能量產生巨大爆炸作用的大規模殺傷武器。核彈是現在世界上破壞力和殺傷力最強的武器,也是軍事打擊的終端武器。目前,很多國家一枚彈道導彈可以攜帶一枚或者多枚核彈頭。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5張

核武器是指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反物質彈等在內的與核反應有關的巨大殺傷性武器。除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進行過一次核試驗。巴基斯坦也在1998年05月29日首次核試驗成功。以色列和日本雖未公開進行核爆試驗,但以色列是公認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日本被認爲是準核國家。朝鮮進行過三次核試驗,並且正在向着核武器更小型化方向發展,以便未來能夠實現實戰能力。

  第六:納米武器

納米技術是在0.1~100納米的尺度空間內研究電子、原子、分子的內在運行規律和特生的嶄新技術。納米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微機電系統的初步成功,爲軍事科技工作者研製納米武器奠定了物質基礎。他們盡情發揮想像力,研製出千奇百怪的戰場“精靈”。

納米武器的誕生和在未來的大量運用,必將使傳統的作戰樣式發生根本變革,戰爭將由此發生巨大的轉折,步入新的軌道。納米戰爭透明度大大增加。在納米戰場上,對於弱勢一方而言,從太空到空中、到地面,在層層嚴密高效的納米級偵察監視網下,幾乎已無密可保。而強勢一方卻把對方的行動置於自己的眼皮底下,徹底“透明”。這將使得戰爭的過程和結局變得更加透明,誰也無法在高科技戰爭面前開玩笑。一方面大大加強了戰爭的威懾性,但另一方面也將刺激各國圍繞納米技術優勢展開更加激烈的爭奪。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6張

  第七:基因武器

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並在實施“基因武器”計劃。基因武器是指在分子或基因水平上對敵方人員或動植物直接造成危害,或利用生物技術遺傳工程、重組DNA或其他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調控、構建和改造微生物及其毒素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生物武器。

粒子基因武器的威力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有精確的敵我分辨能力,只攻擊敵方特定人種。

2.難以防治,有抗藥性,有傳染性。祕密施放,難以察覺;若已察覺,也很難破譯其遺傳密碼並進行有效治療。只在所攻擊的同類人種中有傳染性。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7張

3.殺傷力大,成本低廉,運用遺傳工程技術可以大量生產。

4.對敵方有強烈的心理威懾作用。

  第八:高超音速航天器

高超音速飛機從美國的機場起飛,在不到兩小時內就能到達世界上的任何角落。爲了能夠達到高超音速,這種飛機只能使用超音速衝壓噴射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只能在地球稠密大氣層中使用。它要靠吸收空氣中的氧氣轉化成燃料燃燒產生動力,推動飛機達到高超音速。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網站1月13日刊發消息稱,美國五角大樓官員提到,1月9日,中國在其境內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導彈“武器”試驗,這種導彈將被用於突防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

一位不願意透漏姓名的美國官員稱,這種試驗飛行器已經被五角大樓暫時命名爲WU-14,該飛行器是一種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美媒稱,這款高超聲速飛行器標誌着中國新型戰略核武器和常規導彈發展計劃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稱,這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可能被安裝在一種由洲際導彈改造的運載火箭中,從地面發射後,與火箭助推器分離,然後再入大氣層進行無動力高速飛行,據稱,其速度高達馬赫數10(也就是音速的10倍)。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8張

據悉,美國的HTV-2高超音速飛行器在2010年和2011年的兩次實驗,先後因爲飛控和激波擾動的問題,在滑行階段達到馬赫數20之後就失控墜毀了。外界普遍認爲,俄羅斯在2005至2009年之間也進行過高超音速武器試驗,具體不詳。

  第九:太空武器

相對於地面來說,太空處於絕對高度。自從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後就有人預言,誰控制外層空間就控制了戰爭主動權。因爲太空武器能夠看清、擊敗包括地面上的、空中的或者近太空中的任何敵人。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9張

太空武器,是指用於外太空作戰的武器;特指專門打擊敵方在外層空間運行的飛行器、衛星或彈道導彈的武器。隨着高新技術的不斷髮展,沉寂億萬年的太空將逐漸硝煙瀰漫。各科技發達國家爲爭奪制天權,大力研製的各型太空武器紛紛亮相。目前太空武器大致分爲兩類:動能武器和定向能武器。

  第十:環境武器

所謂環境武器,是指通過利用或改變自然環境狀態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以達到戰勝或危害敵人作戰行動的武器。這類武器往往以自然災難的外貌出現,比如地震、流星、海嘯和雪崩等方式。因此有不少科技發達國家正在研究製造大規模人造災難的方法,用於打敗敵對國家。

  地震武器

地震是一種毀滅性極強的自然現象。自然界自然發生的地震每年就有成千上萬次,其破壞程度各不相同。但有時候,靠人爲因素也能引發地震。

1968年,美國在阿留申羣島進行了一次百萬噸級的地下核試驗。該地域正處於太平洋地震帶中,核試驗之後該地域曾不斷地發生了數以萬計的地震。根據三位美國地震專家對內華達州核武器試驗場所作的關於核爆炸和地震關係方面的調查, 發現該地域在每次試驗後,地震活動大爲增加,不僅地震次數多,地震範圍也逐漸擴大。於是,現代武器設計師大受啓發,提出了一種人造地震武器的設想。人造地震武器是利用核爆炸來製造人工地震,起到殺傷作用。

人造地震多半選在地殼脆弱部位,在那裏有巨大斷層、龜裂地帶、火山地帶。在這些地區爆炸核武器後,就能人爲地製造地震,從而對敵方環境造成破壞。

曝光:全球現役的十大尖端武器 第10張

  海嘯武器

海嘯一般是由海底地震引發的。1956年4月1日,阿留申海溝發生強烈地震,引起海嘯,它以幾百千米的時速向前行進,一直波及到3600千米以外的美國檀香山市,海浪高過海岸15米,造成上百人死亡數以百計的建築物被破壞,直接經濟損失近億美元。當初美國在阿留申羣島進行地下核試驗時,在造成強烈地震的同時,引起了規模非常大的海嘯。人類自己造成的海嘯有時能夠匯合成反常的潮汐,最終給人類帶來災難。

人們設想中的海嘯武器,是先利用人工誘發海底地震,造成可以控制的海嘯,摧毀海上航行的艦船,破壞敵方海港設施、海上建築物,摧毀海邊城市。

  生態武器

如果生態平衡被破壞,人類生存將面臨危機。因此有的軍事專家便設法利用化學物質,使地面上的草木死亡,生物滅絕,使能夠生長莊稼的田園變成不毛的荒地,從而改變敵方的生態環境。

美軍在越南戰場上曾使用過生態武器。在1962年~1970年的9年中,美軍通過飛機、火炮、火箭,在越南播灑了近5000萬千克化學殺蟲劑、除草劑,使越南近兩萬平方千米的地域受到了污染,35%的森林被毀壞,大批草木死亡,昆蟲滅絕,並造成28萬人死亡。 可見,生態武器在未來戰場上很有可能成爲一種殺傷破壞性武器。

  臭氧武器

臭氧層能夠有效地減弱太陽光中有害射線的輻射,而臭氧武器就是專門用來破壞高空臭氧層的武器。它是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在敵方上空臭氧層中,投放能吸收臭氧的化學物品,使高空臭氧層局部遭到破壞。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暢通無阻地透過這些區域上空的空氣層,對地面人員、生物起到大規模殺傷作用。此外,還有一種思路,就是使敵方上空臭氧層中臭氧含量增加,引起人體中毒,起到殺傷作用。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