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關於出處的歷史內容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什麼出處?這個水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什麼出處?這個水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在古代,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也理所當然地要成為道德標杆,他......
2023-11-07
成語“竭盡全力”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

成語“竭盡全力”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

成語“竭盡全力”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拼音】:jiéjìnquánlì【解釋】: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成語故事】:這句成語原作竭盡心力,見於《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
2023-11-06
勢不可當:理解其含義與典故出處

勢不可當:理解其含義與典故出處

在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中,有許多成語和典故流傳至今,其中“勢不可當”便是其中之一。那麼,“勢不可當”究竟是什麼意思?它的典故出處又是什麼呢?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一、勢不可當的含義“勢不可當”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
2024-02-09
成語“專橫跋扈”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呢?

成語“專橫跋扈”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呢?

【成語】:專橫跋扈【拼音】:zhuānhèngbáhù【解釋】: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任意妄為,蠻不講理。【成語故事】:東漢大將軍樑商的兒子樑冀,肩膀上聳,眼角倒豎,說起話來口齒不清。他從小放蕩不羈,喜好喝酒、打獵、鬥雞。靠......
2023-04-04
成語“舉一反三”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舉一反三”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舉一反三”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拼音】:jǔyīfǎnsān【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成語故事】: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
2023-03-25
成語“卿卿我我”是什麼意思?是什麼出處?

成語“卿卿我我”是什麼意思?是什麼出處?

成語是漢語中的一種獨特表達方式,它以簡潔的文字傳達了豐富的意義。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成語是“卿卿我我”,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又蘊含著怎樣的內涵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底。一、成語“卿卿我我”的出處“卿卿我我”這......
2023-12-12
成語“嗟來之食”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嗟來之食”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嗟來之食”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今天本站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拼音】:jiēláizhīshí【解釋】: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成語故事】:周朝時,齊國遭饑荒。有個叫黔敖的財主在路旁擺下些食物,等著饑民過......
2023-11-06
晏殊的十大經典名句是什麼出處?有什麼含義?

晏殊的十大經典名句是什麼出處?有什麼含義?

晏殊,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風豪放而不失雅緻,情感深沉而不失細膩。他的詞作中,有許多經典的名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晏殊的十大經典名句。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句詞出自晏殊的《......
2023-11-09
成語“削足適履”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削足適履”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削足適履【拼音】:xuēzúshìlǚ【解釋】: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成語故事】:春秋時,有一次楚靈王親自率領戰車千乘,雄兵10萬,......
2023-03-21
成語“酒池肉林”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酒池肉林”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酒池肉林”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拼音】:jiǔchíròulín【解釋】:古代傳說,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後也形容酒肉極多。......
2023-03-19
成語“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厲兵秣馬典故出處介紹

成語“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厲兵秣馬典故出處介紹

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成語世界中,有一句成語“厲兵秣馬”,它的意思是把軍隊訓練得精良,把戰馬喂得肥壯。這句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欒書對晉文公說的一句話。“厲兵秣馬”這個成語的典故發生......
2023-12-21
探究名言出處:“與其教我消極,不如教我消極”是否出自曹操之口

探究名言出處:“與其教我消極,不如教我消極”是否出自曹操之口

在歷史傳承和網路流行語中,許多名言被廣泛傳播,但它們的出處往往模糊不清。“與其教我消極,不如教我消極”這句話在網路上流傳甚廣,有人聲稱這是三國時期魏國丞相曹操的名言。然而,經過考證,這句名言並非出自曹操之口,而是後......
2024-05-03
成語“曲盡其妙”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曲盡其妙”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曲盡其妙【拼音】:qūjìnqímiào【解釋】:曲:委婉,細緻;盡:全部表達。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緻地充分表達出來。形容表達能力很強。【成語故事】: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出身於三國東吳的世族大家庭,祖父當過丞相,父親當過......
2023-04-04
成語“牛衣對泣”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

成語“牛衣對泣”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

成語“牛衣對泣”歷史出處是哪裡?有怎樣的典故?【拼音】:niúyīduìqì【解釋】:睡在牛衣裡,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成語故事】:西漢時的王章字仲照;家裡非常貧窮,年輕時在長安大學中求學,和妻子住在一起,......
2023-11-06
陸九淵最有名的詩句是什麼?是什麼出處?

陸九淵最有名的詩句是什麼?是什麼出處?

陸九淵,字子靜,號象山,明朝著名哲學家,被譽為“心學”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後世,而他的人生哲理則通過他的詩句得以完美詮釋。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詩便是:“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正文:這句詩是陸九淵對心學的最核......
2023-09-15
“問鼎中原”出自哪裡?探索問鼎中原的出處

“問鼎中原”出自哪裡?探索問鼎中原的出處

問鼎中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成語,意為“奪取中原地區的統治權”。這個成語源於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相傳,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的君主都想奪取中原地區的統治權。於是,他們聯合起來攻打楚國,但最終失敗了。後來,吳國的君......
2023-10-10
口似懸河:一窺其深意與典故出處

口似懸河:一窺其深意與典故出處

我們常常聽到“口似懸河”這個成語,它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說話流利、滔滔不絕的場景。那麼,“口似懸河”究竟是什麼意思?它的典故出處又是什麼呢?本文將為您揭示這一成語背後的故事。一、口似懸河的意思“口似懸河”是一......
2024-02-25
成語“鳳毛麟角”出自哪裡?探索“鳳毛菱角”的出處

成語“鳳毛麟角”出自哪裡?探索“鳳毛菱角”的出處

成語“鳳毛麟角”的出處: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燕國與晉國的公子重耳爭奪王位。當時,公子燕國的大夫子產向齊景公推薦了一位名叫管仲的人才。管仲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他的......
2023-11-15
成語“蓬生麻中”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蓬生麻中”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蓬生麻中”歷史出處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拼音】:péngshēngmázhōng【解釋】: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裡,也能成為好人。【成語故事】:“蓬生麻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人生......
2023-03-22
禮崩樂壞是什麼出處?是誰說的?

禮崩樂壞是什麼出處?是誰說的?

“禮崩樂壞”是一個歷史術語,最早由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提出。在《荀子·儒效》一文中,他寫道:“夫禮之不修,而樂之不備,則民無所措手足,而天下莫之能治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禮儀不加以修養,音樂也不完備,那麼人民就會失去......
2023-11-13

 840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