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代漕運制度是如何變遷的?漕運制度介紹

明代漕運制度是如何變遷的?漕運制度介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眾所周知大明建立之初,由於殘元勢力始終盤踞在廣大的漠北地區,所以北境常年佈置了大量的士兵用於防範,這些人要吃飯,就必須從南方運糧過來,那麼明代漕運制度是如何變遷的呢?

第一、從海運到支運法

到了永樂皇帝朱棣時期,在各種因素的考量下,他決意遷都北京,為此需要對北京城內的宮殿進行大規模的翻修或擴建。

建造宮殿需要大量民工和大量的優質木材,北方多達數十萬的老百姓被強徵去做民工,無法耕種,由此北方產糧更低,糧食缺口更大。需要南方運送更多的糧草還有優質木材前去北方。

明代漕運制度是如何變遷的?漕運制度介紹

如此一來,光靠海運似乎已經不太夠了。

由此,朱棣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已經廢棄許久的京杭大運河。他於永樂九年任命工部尚書宋禮去重新疏浚了,因為黃河氾濫,湧入太多泥沙而堵塞的會通河段,讓京杭大運河得以重新進行運作,和海運一起承擔運糧任務。

然而,朱棣很快發現由誰來負責運輸糧食又成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直到永樂十二年,朱棣才給出自己的答案,他下令讓北京、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的衞所,挑選出一部分士兵負責漕運工作,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定製的漕軍制,有專門成立的部門來進行管理。

一年後,朱棣頒佈支運法,要求老百姓前去指定就近糧倉納租,而後便由軍人負責支運。

具體支運路線是有明顯的要求的,比如江西、湖廣、浙江等地的税糧需要運送到淮安一帶的倉庫,而後有浙江、直隸的官軍負責轉運到徐州一帶的倉庫;再由京衞軍負責將轉運到德州一帶的倉庫;再由山東和河南的官軍負責轉運到通州一帶的倉庫。如此就基本完成了南糧北運的過程,這樣的一個流程每年差不多可以進行四次,總共可以運送多達五百萬石糧食,基本滿足了北方的需求,從此海運被逐漸冷淡,直到最終被徹底廢棄為止。

在支運法的規定下,如果有農民參與運糧,則免除當年所應該繳納的税糧,如果選擇繳納税糧,則不用承擔運糧任務。老百姓和官軍共同承擔南糧北運這一重大任務,任務佔比大約為4:6,也就是老百姓大體承擔了四成運糧任務,官軍承擔了六成運糧任務。

第二、從支運法到兑運法

時間來到了宣德六年,第一任漕運總兵官陳瑄發現了支運法的一大弊端,他上奏朝廷表示:“朝廷每年為了完成運糧任務,前前後後需要動員多達十二萬的軍人,連年勞苦。而江南地區的老百姓為了順利將糧食運往臨清、淮安、徐州等地的倉庫,一個往返就需要一年時間,嚴重耽誤了正常農作活動。此外湖廣、江西、浙江以及蘇州、松江、安慶等的士兵,每年都需要駕着空船到淮安運糧,也造成了不少的人力財力浪費,這樣的運糧方式,對於軍民雙方都是比較不方便的!”

“如果讓江南一帶的老百姓直接將糧食運給附近的衞所,再由官軍全程運送到北京,這樣一來老百姓再也不用承擔轉運任務,不會因此而耽誤農時,他們只需要根據里程付費就行了,如此一來軍民雙方都會感到方便。”

宣宗皇帝朱瞻基覺得陳瑄的建議很好,便下令執行,這就是漕糧兑運法。起初漕糧的支運法和兑運法並行使用。但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兑運法被證實確實比支運法更加優越,由此前者便將後者給替代了。

第三、從兑運法到長運法

明代漕運制度是如何變遷的?漕運制度介紹 第2張

到了成化年間,漕糧總督滕昭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兑運法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運輸手續複雜,各層管理混亂,而且還經常出現官員虐待漕卒的事件,於是乎,他通過調查和多方徵求意見,審時度勢地制定了長運法,並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長運法連老百姓將糧食運輸到衞所的奔波都免了,漕軍直接到江南有糧的省份拿糧,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空餘時間去農作,但代價就是需要他們多增加一筆過江費用。自此,幾乎所有的糧食運輸都有官軍全程承擔,明代的漕運制度也自此成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