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時代,後啟愛德華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峯端。它的時限常被定義為1837年~1901年,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這個時期的大英帝國走向了世界之巔,它的領土達到了3600萬平方公里。大英帝國的經濟佔全球的70%,貿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上幾倍。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亦有學者認為,應將通過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32)的1832年視為一個新的文化時期的開端。

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女王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維多利亞時代結束。維多利亞女王(亞利山德拉·維多利亞,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於1837年繼承王位(當時她18歲),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僅次於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第2張

1837年,18歲的女王維多利亞登基,新女王在繼位之前的日記中寫道:既然上帝把我置於這個國家的王位上,我將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我尚年輕,可能在許多方面缺乏經驗,但我肯定,幾乎無人像我這樣懷着為國為民的良好意願和真切希望。女王充分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她在其一生中模範地履行了立憲君主的職責,因此深受國民的愛戴;她還是那個時代道德風尚的典範,她是賢妻,又是良母,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也是優秀的一家主婦。她自己生活嚴謹,工作刻苦,對別人又充滿責任感。在許多國人眼中,她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她漫長的63年在位時期則是國家繁榮昌盛的頂峯。維多利亞在位時期,被稱作“維多利亞時代”,在英國所有國王中,她享有盛譽,這不是因為她做出了什麼轟動的事業,而是因為她什麼都不做,而僅僅恪守立憲君主的本分,做她那個時代的表率。

時代特點

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時期,也是英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當時英國的經濟佔到了全球的70%。

維多利亞時代科學發明浪潮洶湧澎湃,維多利亞人信仰科學進步,對於工業革命充滿了樂觀和信心。汽船的出現使得運輸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貫穿東西南北。

維多利亞時代的文藝運動流派包括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藝術,以及後印象派等。藝術界呈現出羣星奪目的盛景。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維多利亞時代還湧現出了許多偉大的作家、詩人和他們的傳世之作,如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以及著名現實主義小説家查爾斯·狄更斯(《霧都孤兒》)等。

社會風氣

維多利亞時期以崇尚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而著稱,也是一個科學、文化和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的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術的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這一時期還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種族平等的進步觀念,美國的廢奴運動正是這一進步思想的體現。那個時代的中上層階級對於飲食非常講究,他們從遙遠的國度進口各種異國情調的香料、調料,用於精心烹製的食品中。維多利亞時代有了歷史上最早的烹調學校,名廚編寫的烹調書籍風行英國,在這個時代人們最早將具體烹調方法如調料用量等詳細寫入書中。一些廚房小廚具也流行起來,如開罐器等,維多利亞時代還形成了許多進餐禮儀。這個時期,英國盛行下午茶,貴族們早餐豐富,午飯簡單,晚飯很晚。據説,維多利亞女王的女侍從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會覺得很餓,於是便讓僕人拿些小茶點來吃,許多人紛紛效仿,下午茶漸漸成為一種例行儀式。事實上,圍繞着這種下午茶習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館開始設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眾開放的茶館,茶話舞會更成為一種社會形式,維多利亞時代的淑女小姐們在那裏與男友們會面。這個令人神往的時代,並沒有隨着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而結束。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所謂“維多利亞時代”的真正結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1936年,第一屆世博會時期建成的水晶宮倒塌,宣告維多利亞時代的結束。

經濟盛衰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英國達到強盛的世界之巔,當時,它的工業生產能力比除其之外全世界的總和還要大,它的對外貿易額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英國的富庶已經使新老世界為之矚目,1851年一個法國人蔘加了在水晶宮舉辦的博覽會後説:像英國這樣一個貴族國家卻成功養活了它的人民;而法國,一個民主的國家,卻只會為貴族進行生產。所以,維多利亞中期的英國為他們的無可匹敵的地位洋洋得意,它這時是世界的貿易中心,歷史記載“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羣;祕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印度羣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現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温暖區域擴展。”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第4張

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然而從70年代開始,英國工業獨霸全球的地位卻開始喪失了,其他國家迎頭趕上,而以美國和德國最為突出。以國民生產總值為例,在1880年~1890年的10年間,英國年增長率是30%,德國是29%,美國是41%。1890年~1900年這10年英國是34%,德國也是34%,美國是38%。但1900年~1913年,英國平均年增長率只有24%,德國卻增長30%,美國增長了39%。1880年,全世界製造品出口總額中有40%以上是英國的,到了1913年英國、德國和美國三個國家在製造品出口總額中的比例變成了29.9%、26.4%和12.6%,英國的下滑趨勢是十分明顯的。當然這只是相對下滑,從絕對數字上看,英國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維多利亞時代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它的富庶,直至今天一直都是這樣的,英國一直都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然而這種富庶更像是一種罪惡,在維多利亞時代,財富的分配始終不均,貧富對比十分明顯。一方面,有貴族宮殿式的莊園生活;另一方面,則是農人破敗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廠主舒適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則是失業工人絕望的生存掙扎。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一個國家存在着天堂與地獄的鴻溝。這一時期英國著名的保守黨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國説成是一個“兩個民族”的國家,“當茅屋不舒服時,宮殿是不會安全的。”與之相對應的,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議會選舉制度等,都與時代格格不入。應該説“光榮革命”後英國建立起的這些政治制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不過時過境遷,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化,這套制度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成為強盛之中的一道不和諧的陰影。我們僅以議會選舉為例,1715年選民人口占人口總數的47%,到1813年,則只佔25%了。1793年一個由輝格黨組成的團體“人民之友會”曾發表過一份報告,説英格蘭總共400多個議席中,佔一半以上的256個議席是由11075個選民選出來的。選民人數少對於貴族最為有利,它能使貴族寡頭利用賄選來操縱選舉。這樣在18世紀,賄選風氣盛行,幾乎每一個議員都是靠花錢買進來的。議員花錢進議會,又必然指望政府再花錢收買他們。於是腐敗之風盛行於政界,這就是“腐敗的舊制度”。

維多利亞時代簡介 時代的特點和風氣是什麼樣的 第5張

總之,在進入工業化之後,英國被許多成就陶醉了,沉迷於世界霸主地位的無限自豪中,他們將這一切歸結於英國的制度優越,而根本沒有想到,它的制度仍存在許多結構性弊病。它猶豫於對制度進行及時的變革,由此出現制度發展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積累了種種的問題,這對於它的強國地位是十分不利的,這是造成日後被美國迎頭趕上的一個潛在隱患。實際上,直到19世紀下半葉,當英國越過強盛的巔峯時,許多人才開始對國家制度進行反思,進而開始了對政治制度進行大調整的改革時代。雖然這些調整與改革緩和了社會矛盾,清除了延續已久的積弊,但此時要坐回全球老大的位置就很難了,那時英國從全球霸主的位置上退下,但直到今天,英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在世界具有極強的影響力,並且掌控世界的輿論。一個國家或民族應隨時審視自身的缺點與不足,不斷根據時代的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優勢中存在的隱患會影響全局,英國的教訓值得思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