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百日維新運動時,光緒真的給了“衣帶詔”嗎?

百日維新運動時,光緒真的給了“衣帶詔”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閲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百日維新運動是我國曆史上重要的一個篇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封閉落後的清王朝敲響了警鐘。

1898年9月,中國政治大逆轉,譚嗣同、康廣仁、楊鋭等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康有為、梁啟超等流亡海外,轟轟烈烈的維新運動戛然而止。

百日維新運動時,光緒真的給了“衣帶詔”嗎?

(圖)戊戌六君子

在流亡海外那些年,康有為及其追隨者的精神支撐是一份文件,這個文件被康有為稱為“衣帶詔”。康有為説,這是皇上給他的詔書,命令他逃出北京,從長計議,想法勤王。“衣帶詔”是康有為此後十年政治合法性的惟一憑據,也是海外愛國華僑擁戴康有為的理由。

對於康有為的説辭,清廷並不認同,不止一次大罵康有為胡説八道。但是,康有為照樣我行我素。他的解釋是,朝廷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皇上不但沒有説話的自由,而且也沒有不説話的自由。

“衣帶詔”確實存在

一百年來,康有為等人因“六君子”的犧牲而獲得道義同情,清廷特別是慈禧皇太后成為革命黨、維新派的攻擊對象,百口莫辯。人們往往不太相信光緒帝斥責康有為的那些諭旨。

這顯然是不合乎歷史真實的。兩宮之間或許有過某些不一致,但兩宮在最後十幾年,絕對沒有康有為所宣揚的那樣不可調和、不共戴天。至於光緒帝的“瀛台泣血”,更是一個虛假的悲情故事,否則就無法理解晚清最後十幾年的政治變革。

不過,也必須承認,康有為手裏的“衣帶詔”雖説不是原件,但也絕對不是毫無來歷的謊言,更不是康有為的捏造,這份文件確實淵源有自。清廷儘管一再斥責康有為在海外招搖撞騙,但從未明確認定這份“衣帶詔”是贋品。

“衣帶詔”確有其事,這一點光緒帝是清楚的。只是這個“衣帶詔”究竟是通過什麼渠道到了康有為手裏,由於相關人員都不在了,光緒帝也弄不清楚了。這是百餘年來聚訟紛紜的一個重要原因。

光緒帝確實頒發過一個密詔,只是這個密詔並不是直接頒給康有為的,而是賜給軍機章京楊鋭的。

密詔誕生記

1898年9月14日兩宮的言語衝突,僅在政策層面,並未影響母子感情。光緒帝雖然當面辯解、頂撞,但回到寓所就有所反省。他雖然對皇太后的誤解感到委屈,但他依然認為皇太后是大清的靠山,是王朝政治的最後把握者,他期待有人能從中斡旋,期待皇太后在明瞭真相後的諒解。他設想請滿洲貴族最有權勢的重臣出面協調,向皇太后解釋他之所以如此不顧後果推動新政的苦衷。

可惜的是,這時恭親王奕訢已去世,慶親王奕劻已與皇太后疏遠,端王載漪等王公大臣對新政多有不同看法,指望他們進行解釋,只會越描越黑。

至上的皇帝成了孤家寡人。無奈之下,他只好求助頗通世故人情的楊鋭,希望楊鋭能為他出個主意。

光緒帝之所以看重楊鋭,主要是因為楊鋭在新任軍機章京中最為持重與穩健,而且具有張之洞的背景,是張之洞的重要親信之一。而張之洞是皇太后最信賴、倚重的漢臣。

百日維新運動時,光緒真的給了“衣帶詔”嗎? 第2張

(圖)光緒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楊鋭與皇帝見面的細節,已不可能復原了,時間應在兩宮言語衝突後第二天。當皇帝將自己的意思説出來後,卻遭到楊鋭的斷然拒絕。楊鋭告訴皇帝:“此陛下家事,當與大臣謀之。臣人微言輕,徒取罪戾,無益也。”

楊鋭的拒絕,主要是基於對體制的恐懼。清廷舊例,嚴格禁止官員議論、介入皇族內部糾紛,特別是漢臣更無權干預皇族事務。

或許是為了克服楊鋭這一恐懼心理,光緒帝特別向楊鋭下了一道密詔,以便楊鋭將來不幸因此獲罪時能得到解脱。這應該是光緒帝9月15日密詔的背景與原因,否則他們既然當面談過,何須密詔?

這份密詔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知。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等轉述這份密詔時文字之所以有出入,並非有意竄改,而是都沒有看到過這份密詔原件,只是聽楊鋭轉述使然。原文如次:

近來仰窺皇太后聖意,不願將法盡變,並不欲將此輩老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登用英勇通達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雖經朕累次降旨整飭,而並且有隨時幾諫之事,但聖意堅定,終恐無濟於事。即如十九日硃諭,皇太后已以為過重,故不得不徐圖之,此近來之實在為難情形也。

朕亦豈不知中國積弱不振至於阽危,皆由此輩所誤。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將舊法盡變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他?

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漸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英勇通達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聖意?爾等與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及諸同志等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候朕熟思審處,再行辦理。

朕實不勝緊急翹盼之至。特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