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關於此詩的歷史內容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現存90多篇,現存《王子安集》16卷、《漢書指瑕》10......
2021-09-26
温庭筠《春日偶作》:此詩純用白描手法,轉折如意

温庭筠《春日偶作》:此詩純用白描手法,轉折如意

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
2021-09-28
崔顥《長幹行·家臨九江水》:此詩含蓄生動,饒有生活趣味

崔顥《長幹行·家臨九江水》:此詩含蓄生動,饒有生活趣味

崔顥(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唐朝著名詩人。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早期詩作多寫閨情和婦女生活,詩風較輕浮,反映上層統治階級生活的側面,後期以邊......
2021-11-22
薩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其四》:此詩採取了平鋪直敍的手法

薩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其四》:此詩採取了平鋪直敍的手法

薩都剌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遊山玩水、歸隱賦閒、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富有生活實感,描寫細膩,貼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如《大同驛》《黃河月夜》《鬻女謠》《織女圖》等。還有些......
2021-12-01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此詩清新幽靜,委婉含蓄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此詩清新幽靜,委婉含蓄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其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2021-12-22
鮑照《擬古》:此詩在內容上受曹植《白馬篇》的影響

鮑照《擬古》:此詩在內容上受曹植《白馬篇》的影響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省郯城縣,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在文學創作方面,鮑照在......
2021-12-07
温庭筠《瑤瑟怨》:此詩中雖無“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温庭筠《瑤瑟怨》:此詩中雖無“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
2022-01-04
施肩吾《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此詩寫來逼真而有意趣

施肩吾《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此詩寫來逼真而有意趣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東齋,號棲真子。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舉進士,後被欽點為狀元,也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然淡於名利,不待授官,即東歸。臨行,張籍等著名文士為之賦詩餞行,傳為韻事,既歸,心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
2021-11-25
歐陽修《初出真州泛大江作》:此詩寫得平易流暢,紆徐不迫

歐陽修《初出真州泛大江作》:此詩寫得平易流暢,紆徐不迫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
2021-11-04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此詩採用了擬人手法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此詩採用了擬人手法

杜審言(約645年—約708年),字必簡,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晉徵南將軍杜預的遠裔,“詩聖”杜甫的祖父。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2021-12-24
何遜《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詩》:此詩寫景流麗,言情婉轉

何遜《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詩》:此詩寫景流麗,言情婉轉

何遜,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於煉字。......
2021-12-09
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此詩是學杜甫有得之作

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此詩是學杜甫有得之作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三司鹽鐵副使陳洎之孫,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蘇軾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潁......
2021-11-16
黃庭堅《宿舊彭澤懷陶令》:此詩首次以諸葛亮比陶淵明

黃庭堅《宿舊彭澤懷陶令》:此詩首次以諸葛亮比陶淵明

黃庭堅(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乳名繩權,號清風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圍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稱黃山谷、黃太史、黃文節、豫章先生。黃庭堅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
2021-10-01
顧炎武《精衞·萬事有不平》:此詩採用對話的形式行文運筆

顧炎武《精衞·萬事有不平》:此詩採用對話的形式行文運筆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
2021-12-13
楊慎《出郊》:此詩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獨具匠心

楊慎《出郊》:此詩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獨具匠心

楊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文學家、學者、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
2021-12-03
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此詩讀來卻無重複累贅之感

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此詩讀來卻無重複累贅之感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官員、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
2021-11-11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此詩體現了陶淵明對作者的影響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此詩體現了陶淵明對作者的影響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
2021-10-02
曹操《苦寒行》:此詩直言其悲涼之事,直抒其慷慨之情

曹操《苦寒行》:此詩直言其悲涼之事,直抒其慷慨之情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詩文,知兵法,開建安文風。有......
2021-10-13
王世貞《登太白樓》:此詩氣條調古,頗得李白詩歌之韻

王世貞《登太白樓》:此詩氣條調古,頗得李白詩歌之韻

王世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於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於萬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yǎn)州山人,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省太倉市)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樑有......
2021-12-17
蕭衍《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此詩雖寫幽會,卻不落痕跡

蕭衍《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此詩雖寫幽會,卻不落痕跡

樑高祖武皇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裏(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