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唐朝詩人李季蘭在詩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天賦異稟,出口成詩!

唐朝詩人李季蘭在詩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天賦異稟,出口成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季蘭是唐朝著名的女詩人,容貌俊秀,弱齡早慧,十一歲成爲了女道士,在道觀清靜平淡的生活中,用寫詩來豐富日常的生活。李季蘭的詩傳世不多,有很多都是遣懷詩,《相思怨》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作品,是一首表達相思之情的佳作。

李季蘭《相思怨》翻譯

李季蘭在道觀與孤燈、黃經長伴是日子中,逐漸出落爲一個風儀玉立的少女,不安分的心被道觀的清規戒律束縛着,芳心無以寄託,心中飽受煎熬的春情似乎只能在花開花落間暗自感嘆。百無聊賴之際,李季蘭抱着琴登上高樓,撫琴以排解內心的激盪,吟誦《相思怨》一首。

唐朝詩人李季蘭在詩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天賦異稟,出口成詩!

李季蘭《相思怨》欣賞

李季蘭《相思怨》翻譯:世上的人都說海水太深,卻不及相思的一半,海水是有邊際的,但是相思渺茫,無邊無際。帶着滿心的相思和琴走上高樓,樓中空虛,月卻是圓滿的,撫一首相思曲,相思情到斷腸時,只好停到手中的哀弦。

這首情意慢慢的《相思怨》據說是寫給知己陸羽的,兩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拋開爲誰而作,這首詩的本身所表達的濃烈的愛情就讓人大爲感動。遺憾的是,李季蘭的道士身份決定了她的情始終都不會有結果,那些與她相戀的男人介意世俗的成見,不可能娶她。即使李季蘭一生不缺愛情,也只能承受着數次的分離。

李季蘭《相思怨》解析

李季蘭《相思怨》頗有古風,又有民歌的用語習慣,通過淺白的表達方式營造了深遠的意境。這個意境中有欲接近天的高樓,圓滿的月光照射到樓中,顯得樓中更爲空蕩,女子輕輕地撫相思曲,音調淒冷哀傷,縈繞在空虛的高樓,訴說着綿延不絕的相思。憂傷到深處,琴絃斷了,女子腸斷於哀調戛然而止之際,黯然神傷。

唐朝詩人李季蘭在詩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天賦異稟,出口成詩! 第2張

李季蘭《相思怨》解析

詩中,女子初嘗愛情的滋味,給予了太多的期望,得到的確實無盡的相思。頭兩句將海水與相思作比較,表述了海水的深遠遠不及相思,從“半”字看出深度的差距。三四兩句更進一步確定了兩個意象比較得出的結論,並從深度延伸到了寬度,較之於有邊際的海水,強調相思的無邊無盡。

五六兩句中,女子爲了排解渺茫的相思,抱琴來到了高樓,卻不知面對的是空蕩的高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圓滿的明月,加重了女子的落寞與憂愁。末尾兩句,相思之情受到了周圍物象的影響,使得女子的思緒出現混亂,在曲子撫到高超之際,思腸跟着琴絃崩斷了,更突出了相思的深刻。

李季蘭作爲唐朝最爲出色的女詩人之一,留下的詩作不在多,而在於精,每一首都耐人尋味。《相思怨》作爲李季蘭的經典之作,是她在道觀無聊的生活中創作的,透露了她當時飽受無窮的相思的折磨,無奈之下在空空的高樓中撫琴,在絃斷時思腸寸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