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清代皇家的年夜飯竟然是這樣子的!

清代皇家的年夜飯竟然是這樣子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清宮電視劇中有皇帝與皇后或妃子同餐的場景。其實,清宮講究嚴格的等級關係,皇帝和各皇妃都是在各自宮中吃飯,很少同桌。只有在除夕這天才是帝后妃嬪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使威嚴的帝王之家也顯露出難得的家庭溫情。

然而,在這難得的家庭團圓飯中,皇宮裏“高大上”的年夜飯究竟吃什麼、怎樣吃?

清代皇家的年夜飯竟然是這樣子的!

網絡配圖

在瀋陽故宮博物院今年春節期間推出的“宮苑擷珍——院藏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展”上,一件清乾隆款剔紅飛龍宴盒吸引了不少觀衆的目光。

這款宴盒器身綠地剔紅,蓋上部雕“聖”字,兩邊 “輔” “弼”二字,間有捲雲紋,下有飛龍海水江崖,製作精細,雕刻刀法流暢,尤其是飛龍海水更顯皇家氣象。

專家介紹,此宴盒爲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漆器中的國家一級文物。飛龍宴盒裏面還有一些小盒子,是清宮年夜飯時,用來爲皇上送飯用的,因爲御膳房做好飯,爲了保溫或便於裝載,需要放到飛龍宴盒裏,由太監送到皇上所在的地方。

瀋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佟悅說,很多清宮電視劇中有皇帝與皇后或妃子同餐的場景。其實,清宮講究嚴格的等級關係,皇帝和各皇妃都是在各自宮中吃飯,很少同桌。只有在除夕這天才是帝后妃嬪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使威嚴的帝王之家也顯露出難得的家庭溫情。除夕團圓年夜飯要於16時舉行。

“民間除夕夜吃餃子是在子夜時分,但在皇宮,子時,皇帝要在正寢宮中朝祭、夕祭神位前點香行禮,祭祖禮佛,到3時結束一切祭拜儀式後才吃餃子。”佟悅說,除夕夜,宮中講究吃素餡餃子,因爲很多皇帝信佛,故而皇帝吃的餃子與敬佛的餃子要同一鍋煮出來,以求一年平安、素淨。

清代皇家的年夜飯竟然是這樣子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清宮膳食檔案中記載着乾隆四十九年舉辦的除夕筵宴所用的物料數額:豬肉65斤,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關東鵝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大菜之外還有滿族油炸麪食 “敖爾布哈”、鴨肉餡包子、米麪點心等小吃。

佟悅說,當時過年除了吃飯外,最具娛樂性和觀賞性的節目,非冰嬉莫屬。每年的正月,一年一度的冰嬉大典都會如期舉行。屆時,白天會有八旗士兵的冰嬉表演。它不僅是觀賞性的節目,更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冰嬉亦稱“冰戲”,是古代人們冰上活動的泛稱。據《隋書》記載,當時北方的室韋族人在積雪的地方狩獵時“騎木而行”。《新唐書》載:“拔野古,產良馬,俗嗜獵射,乘木逐鹿冰上。”這裏說的乘木就是指滑冰雪。到了宋代,冰嬉則成了宮廷中的一種遊戲。清廷尤其重視其軍事訓練作用,設置“冰鞋處”專門管轄,後被清乾隆皇帝定爲“國俗”,於冬至節後,在清廷各大皇家冰場進行集中表演。宮廷冰嬉爲強調軍事作用,以冰上射箭、團體儀仗表演爲主,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冰嬉圖》描繪的就是清朝時宮廷冰嬉的盛大場面。

作爲清代“御園”,因園內水域面積較大,圓明園曾是宮廷表演冰嬉的主要場所。“冰嬉起初是爲適應冰上作戰的需要而進行的軍事訓練項目,後來演變成一種娛樂表演形式,供皇帝觀賞,同時也是保持八旗部隊戰鬥力的一種手段。”圓明園相關研究人員介紹,冰嬉原本是多人蔘與的儀仗性活動,後來宮廷內的宮女、太監也都參與,成爲廣泛參與的一項冬季日常娛樂活動。每年冬至後,皇帝就到北海、中海、南海等地觀看冰嬉表演,進入正月以後,一般都在圓明園居住,冰嬉活動也就挪到了圓明園的冰面上。

清代皇家的年夜飯竟然是這樣子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乾隆皇帝對冰嬉非常喜愛。據史料記載,每年冰嬉運動過後,乾隆皇帝還常常像孩子般在雪地上戲耍、打雪仗、堆雪人、塑雪馬,繼而飲酒賦詩抒懷。而參加冰嬉的隊員都是身強體壯,經過精挑細選和嚴格訓練出來的冰嬉高手。滑冰技藝高超的人,還能得到皇帝的嘉獎。

當時冰嬉的花樣高難動作,已達數十種之多。比如,單人滑技藝表演“一馬十三式”,要求一次完成13個高難動作,一不許前後有重複,二不許同他人表演的動作重複,三不許使用集體表演的動作,全靠自己創新,這難度並不比今天的世界比賽遜色。在集體滑方面,更是場面宏大,蔚爲奇觀。例如叫做“擺山子”的集體滑,由100名滑冰能手分爲兩隊,每位滑冰健兒頭戴朱纓,項佩貂尾,身穿五色戰裙,腳系威武鈴,只這一身裝束便顯出了民族特色。兩隊健兒,在領隊的帶領下,一齊左轉、右轉,一齊向後躍翻,一同伸腿張臂,整齊劃一,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五色戰裙,上下掀騰,風馳電轉,朱纓貂尾,左右搖盪,鋼條(即足下的冰刀)所至,刺刺作響,各個足下的威武鈴,萬聲鏘和,尤爲奇觀也”。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