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劉邦死後,呂雉爲什麼偏偏厚待薄姬?

劉邦死後,呂雉爲什麼偏偏厚待薄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薄姬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邦死後,呂雉當權,她是如何對待劉邦後宮中的女人的呢?對此,《史記》上記載爲:“及高祖崩,呂后夷戚氏,誅趙王,而高祖後宮唯獨無寵疏遠者得無恙。”意思是說,戚夫人和兒子趙王被殺,而沒有被劉邦寵愛的那些被劉邦疏遠的女人,則沒有受到呂雉的迫害。而這裏面沒有遭到迫害的女人中,薄姬算一個。

《史記·.外戚世家》:“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爲代王太后。

劉邦死後,呂雉爲什麼偏偏厚待薄姬?

呂雉報復後宮,甚至是像戚夫人一般的,其他的女人受到了劉邦恩寵的,都被打入了冷宮,失去了自由。雖然是讓薄姬跟隨兒子代王去了他的封地,雖然那裏是地處邊疆,與匈奴比鄰的偏遠的地方,也可以說是荒涼蠻夷之地。此地是劉邦的其他的兒子都不想去的封地之一,而代王劉恆和母親薄姬則心甘情願去的地方。雖然看似是傻乎乎的選擇,其實是薄姬母子的高明的選擇。這樣她們母子就遠離皇子與朝廷的紛爭,天高皇帝遠,不會受到無端的猜忌和傷害,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但是,呂后讓薄姬跟着兒子去封地的這一做法,算是呂雉對她的厚待嗎?歷史漫談君覺得應該算是吧,起碼沒有受到迫害,是厚待中的最低層吧。

薄姬出身低微,是魏國宗室女魏媼與人私通後生下的女兒。後來薄姬被母親送到了魏王豹的府中,成了魏王豹的侍妾。

劉邦死後,呂雉爲什麼偏偏厚待薄姬? 第2張

魏王豹本來在劉邦手下效力,後來反叛劉邦,被劉邦所殺。薄姬被俘虜進了劉邦府中,做了一名織布女,在織布工房織布。她任勞任怨,心態平和,與織布的女人們和諧相處。本以爲日子就會這樣毫無波瀾的過去,但是隨着劉邦的一次視察織布工房,劉邦看中了美豔的薄姬,並把她收入後宮。

之後,一年多的時間,劉邦竟然把薄姬給忘記了。直到一次劉邦喜歡的兩個妃子管夫人和趙子兒,曾經的薄姬的好友,在聊薄姬,說曾經三個人發誓,互不相忘,現在薄姬卻很可憐。劉邦一時可憐薄姬,立即招她侍寢。

沒想到,薄姬一次就懷上了龍種。據傳說此事遭到了呂后的嫉妒,把懷有身孕的薄姬貶到一處荒島上,薄姬在那裏生下了兒子劉恆。

劉邦死後,呂雉爲什麼偏偏厚待薄姬? 第3張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呂后爲何厚待薄姬呢?

原因一、薄姬不受劉邦的寵愛,身份低微,不在呂后報復的範圍之內。薄姬也是一個苦命的女人,以二婚的形式進入劉邦後宮,自身就感覺低人一等。而且進入劉邦後宮後,一年多的時間不受劉邦待見,偶然被寵幸一次懷了龍種後,劉邦除了覺得她是兒子劉恆的母親外,再也不記得薄姬這個女人了。薄姬的心思只好在兒子身上,一步步走來,如履薄冰,就像是一棵小草般,容易被人忽視。呂后在劉邦死後報復的是如同戚夫人一般的女人,劉邦生前非常寵愛的女人。這樣一些女人的存在,讓呂后如同守活寡,奪去了本來屬於呂后和劉邦的夫妻情分。呂后一旦得勢,不收拾她們不足以泄心頭之恨。

原因二、薄姬從沒有做過傷害呂后感情的事情。作爲小草般活着的薄姬就想平平安安地活着,就怕別人不小心踐踏了自己,傷害了自己,讓自己無法活下去。所以爲了自保,薄姬會更加小心翼翼,卑微地活着。只要自己和兒子活着,不受到別人的傷害就好。所以,薄姬沒有心思,也沒有能力去傷害別人。而戚夫人這類女人就不同了,她受寵,慾望多,幾度吹枕頭風,要劉邦廢了呂后的兒子,太子劉盈,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爲太子。呂后好不容易纔保住了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兒子不保的話,自己也就不保了,呂后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戚夫人做的這些,太傷呂后的感情了。呂后因此對戚夫人懷恨在心,也不難理解了。

原因三、薄姬沒有慾望,從來不覬覦皇權。薄姬艱難地活着,不但不受寵,不傷害別人,也沒有慾望。她估計從來沒想過要兒子當皇上,自己當太后。在呂后專權,血雨腥風的年代裏,自己和兒子平安地在兒子的代國一起相守,過完餘生,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對呂后來說,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太后,而薄姬就是匍匐在下的一個“小妾”。而薄姬的孃家別說有勢力了,都沒有近人了,她的父母早就雙亡了。薄姬如果與呂后較量的話,就如同蚍蜉撼大樹,所以,呂后都懶得理薄姬,甚至都不正眼瞧一眼她。薄姬如此沒有慾望,人緣也不錯,又根本不會對皇權造成任何威脅。呂后就做個順水人情讓薄姬跟着兒子去了代國,還顯得自己大氣,贏得美譽,何樂而不爲呢!

無欲則剛,不爭就是最大的爭。是你的,別人誰也搶不走。薄姬和兒子劉恆不但因爲自己的不爭躲過了呂后的殺戮,而且得到了衆大臣的擁護。這就是上天對薄姬和兒子劉恆的最大的眷顧吧。

代王立十七年,高後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強,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爲孝文皇帝,而太后改號曰皇太后。”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