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揭祕:爲什麼劉禹錫說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

揭祕:爲什麼劉禹錫說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楊貴妃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我國曆史上,一直有“四大美人”的說法,她們被稱之爲“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正所謂紅顏薄命,四位美女最終的結局都不很好,而且都成了歷史謎團。在四人中,尤屬楊玉環的死法最具爭議,可謂是古今中外各執一詞。這位美豔無比的大唐皇妃究竟是怎麼死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爲您揭祕。

揭祕:爲什麼劉禹錫說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

唐玄宗天寶14年(公元755年),擁兵幾十萬的安祿山與史思明以“清君側”爲名,於范陽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次年六月,叛軍兵鋒直指長安,唐玄宗只能攜愛妃楊玉環倉皇西逃至川蜀。在途經馬嵬坡時,將士們人心渙散發生了譁變,致使唐玄宗不得不忍痛將楊玉環賜死。

揭祕:爲什麼劉禹錫說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 第2張

關於楊玉環的死,歷史上衆說紛紜,在諸多官方史書中記載,楊玉環是被唐玄宗賜三尺白綾自縊而死。還有不少民間的野史雜文中,描述了楊貴妃並沒有死,而是找來了一個長相相似的女子,爲其做了“替死鬼”。楊貴妃也因此趁夜色渡船逃到東瀛,從此再也沒回中原,直至故去。在近期熱播的電視劇《貓妖傳》中,也同樣演繹了楊貴妃的死亡橋段,劇中的楊貴妃聽聞唐玄宗的決定後,瞬間萬念俱灰,遂服毒酒而亡。

關於楊貴妃的死因之謎,並不是只有現代人在猜測,唐朝的劉禹錫也是一位探祕愛好者。據說他曾親自到馬嵬坡進行考證,並將自己的“調查結果”寫進了詩中。劉禹錫在自己的作品《馬嵬行》中這樣寫道:“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意思是說,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而她死亡的時候,由於常年服食杏丹,故此容顏未變,依舊栩栩如生。可是小編認爲,劉禹錫所說的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說法,似乎有些站不住腳。爲什麼這樣說呢?其原因就在於劉禹錫在詩中用詞的真實性有待考究。在我們看來,楊貴妃作爲一代絕色佳人,即使紅顏薄命而香消玉殞,其死狀也不能太過狼狽,反而還要在文字中對佳人的逝去儘量美化。

服食金屑的死法非常浪漫,也是詩人追求詩歌唯美的一種渲染手段。小編舉一個例子:一個人被石頭砸死——腦髓迸裂,一個人被“金瓜擊頂”,在詩人筆下就變成了“萬朵桃花開”。

如此血腥的場面,即使同樣的死法,換個文人墨客們描寫那氣氛就不一樣。如此一來,劉禹錫在詩中“貴人飲金屑”的說法,就顯得有些唯美而不切實際了。其實讀者們可能不知道,“吞金自盡”並不唯美,反而是360種死法中最殘忍的一種。一般來說,吞金自盡的人所吞的金子都是棱角分明的,尖利的棱角一旦入腹,很容易劃開人體臟器血管,導致自盡者受盡折磨後痛苦而亡。

不僅如此,如果自盡者選擇吞更大塊金子的時候,即使被吞的金子無棱無角表面光滑,大塊金子也會直接堵在呼吸道中,導致自盡者呼吸困難而亡。換句話說,吞大塊金子的死法與被人活活掐死毫無差別。此時有讀者肯定會問,如果自盡者吞了一塊無棱無角的大塊金子,並且沒有卡在喉嚨而是直接進入腹中,自盡者是否會平安無事呢?小編很肯定的告訴您,此種情況給自盡者帶來的痛苦可能是以上兩種情況的數倍。

一旦大塊金子被吞入腹中,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終結,因爲如果金子的體積偏小,人體可能會通過自身的消化系統將其排泄出來。可是大塊金子卻不同,由於黃金的密度特別大,因此在等體積的情況下,其重量是其他金屬的數倍,光是靠人體自身的排泄系統,根本無法將其排除體外,只能造成腸胃穿孔或者腸梗塞,繼而將自盡者活活憋死、或着活活痛死。由此看來,吞金自盡對於自盡者來說,是一個非常緩慢而又痛苦的過程。回頭再看馬嵬坡事變,面對憤怒的軍士,當時的唐玄宗已經無路可走,只求速速平息譁變,因而在其賜死楊貴妃時,不可能採用如此漫長而費力的死法。

揭祕:爲什麼劉禹錫說楊貴妃是服食金屑而死的? 第3張

況且楊貴妃伴隨唐玄宗多年,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非常真摯,賜死楊貴妃也只是迫於無奈的下策,唐玄宗更不可能眼睜睜看到愛妃飽受折磨的樣子,在自己的面前痛苦的死去,因而劉禹錫所持“吞金說”根本不成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