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

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息國古史,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文明長卷。殷商時期,息國作爲中原大地上的一個重要邦國,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文化遺產。本文將以“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爲核心,探尋息國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息縣的起源。

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

一、息國的歷史沿革

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 第2張

息國,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市境內,是殷商時期的一個邦國。根據《史記·殷本紀》的記載,商朝中期,中原大地上出現了諸多邦國,而息國便是其中之一。

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 第3張

據史料記載,息國的先祖爲春秋時期的宋公子,他因封地於息國而被稱爲息侯。後因齊、楚爭霸,息國被楚國所滅,成爲楚國的附庸國。進入戰國時期,楚國勢力逐漸衰落,而息國則逐漸脫離楚國的控制,成爲獨立的小邦國。

在殷商時期,息國經歷了興盛與衰落。當時,息國的疆域涵蓋了今河南省信陽市以及湖北省的廣水市、隨州市等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息國與中原諸國相互交融,共同發展。然而,隨着周朝的興起,息國逐漸走向衰敗。最終,在周朝初年,息國被併入周朝版圖,成爲了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二、息縣的起源

息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的地區,淮河上游的南岸。根據《水經注》的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在此地設置新縣,因地處息國之地,故名“息縣”。

秦朝時期,息縣屬於南陽郡管轄。漢朝時期,息縣隸屬於淮陽郡。南北朝時期,因戰亂頻繁,息縣數次被廢。直到隋朝時期,才重新設置息縣。自此以後,息縣一直作爲地方行政單位存在,並不斷髮展壯大。

在歷史上,息縣還曾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朝時期,息縣隸屬於南陽府管轄,成爲了南陽府下轄的八個縣之一。在清朝時期,息縣隸屬於南汝光道管轄。民國時期,息縣隸屬於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

建國後,息縣先後歸屬信陽專區、周口專區管轄。1965年以後,息縣重新劃歸信陽地區管轄至今。

三、殷商文化在息縣的遺存

在歷史上,息縣是中原地區的重要邦國之一,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殷商文化遺存。據考古發掘表明,息縣境內的商周遺址數量衆多,其中以土城遺址爲代表。

土城遺址位於息縣城關鎮西南隅的淮河之濱,是一座商周時期的古城遺址。該遺址呈正方形,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故名“土城”。經考古發掘發現,土城遺址內分佈着宮殿、祭祀遺址、民居等建築遺蹟。其中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等珍貴文物數千件,爲研究殷商文化的歷史和特點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此外,在息縣境內還發現了衆多殷商時期的墓葬和祭祀遺址。這些遺址見證了當時的社會制度、宗教信仰、文化特點等方面的情況。同時,也爲研究中原地區古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總之,殷商古國:息國的歷史和息縣的起源爲研究中原地區古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和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