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夏戰爭是發生在北宋時期西夏和北宋之間的一系列戰爭,最終北宋非但沒能消滅西夏,反而被金朝所滅,戰事結束。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北宋神宗是差點滅掉西夏了的,元豐四年,北宋出兵數十萬,計劃先取靈州,再克西夏全境的“靈州之戰”,就是針對西夏的滅國之戰。

但誰知道,這場幾乎要成功的大戰,竟然毀在了北宋將領的內鬥中。

西夏對北宋的威脅始於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党項新首領李繼遷不滿族兄李繼捧對大宋朝廷諂媚獻地的屈辱姿態,特別是在西夏割讓了五州之地納入北宋版圖後,李繼遷正式舉起了反宋的大旗,自此成爲了北宋的心頭大患。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滅西夏的最大倚仗:西夏“立國不穩”。

其實北宋和西夏的關係有些“可愛”。

因爲西夏的前身乃是唐朝末年冊封的“定難軍節度使”,盤踞於西北的党項人對大唐帝國有匡扶救難之恩,因此便賜姓“李”,並且讓他們時代繼承大唐公認的“定難軍節度使”,党項人拓跋思恭也因此變成了李思恭。

也是從唐末開始,党項民族自始至終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很低”的姿態,雖然有的時候不老實,趁着五代王朝的勢弱佔據一些土地,但中原王朝要是“發飆”了,那麼党項人仍然很乖地低頭認錯,比如李繼捧時期,党項實力越來越大,逐漸威脅到了北宋,於是宋太宗以君主名義要求党項首領來開封吃個便飯,順便檢討下錯誤。

明明都打得過,李繼捧卻用最慫的辦法迴應北宋朝廷:

“好的老大,我來啦”。

所以李繼遷看李繼捧不順眼,他覺得北宋就是紙老虎,於是便拉攏起党項還有血性的族人反抗北宋,他害怕自己說服力不夠,就把李思恭的畫像拿出來四處宣揚,生怕大家不知道他是李思恭的後裔。

客觀地講,也是自李繼遷開始,北宋開始正視西夏(此時的西夏還沒正式成立西夏國),而西夏頂着明面上的壓力非要立國,到了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的時候,這個願望終於達成。

但建國歸建國,在西夏這塊地方,並不是只住了党項人,還有大量的漢人,這種胡漢混住的現象,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了百年之久,因此党項人立國,需要考慮如何選擇國家文化,到底是党項文化還是漢文化,必須斟酌清楚,不然國家就亂。

也就是這個明面上的問題,西夏卻根本沒有處理好,因爲西夏內部自己也是有權力紛爭的,比如李元昊,他主導“去漢復蕃”,把髮型改回党項人那種“潮流”的大光頭,可李元昊的兒子李諒祚卻爲了將權力從外戚手上拿回來,又恢復了“去蕃復漢”。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第2張

這就導致了西夏產生了一種分裂的“國格”,北宋人有正式看到滅掉西夏的可能性所在,因爲只要有西夏人認可漢文化,那麼北宋就能有辦法同化他們,這就極大地解決了戰爭後的“統一問題”,說白了,打西夏,只要把他們的統治者滅了就足夠了,剩下的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

元豐四年的西征,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元豐西征的準備工作。

元豐三年(1080年)時,西夏內部又搞出了很有趣的內鬥,李諒祚之子李秉常爲了在外戚手上奪回權力,實行了“去蕃復漢”的政策。

這看起來是不是似曾相識?

是的,李秉常和他爹李諒祚一樣,都成爲了權力上卑微的爭渡者,只能用這種方法,所以西夏再次上演“國格分裂”的病態現象,党項貴族的頭髮剃了又蓄,蓄了又剃,這光頭到底是留還是不留都搞不清楚,於是便發生了內亂、政變。

政變發生後,李秉常被軟禁,而在被軟禁前,李秉常以“河南之地”(黃河以南)送給大宋引大宋入局,宋神宗當時聽到了這個消息,笑都笑醒了,但轉頭聽見李秉常被軟禁,頓時勃然大怒:

“那可是大宋人民的摯友親朋啊”!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第3張

沒有理由都要想辦法打,更別說有藉口了,當時坐鎮甘肅、陝西的俞充、種諤等人也紛紛上書,看着這西夏邊民天天人格分裂似的,要不就乾脆發兵拿下西夏得了。

這個時候的北宋什麼都不多,就是錢多、糧多、馬多,因爲在不久前,王安石變法就給大宋補充回了大量的元氣,雖然王安石此時被人針對打壓了,但國力仍在,於是宋神宗大手一揮,開啓了大宋新任務:

滅西夏。

滅西夏不是喊喊口號而已,宋神宗預計出兵三十萬攻打西夏,這三十萬部隊分爲五路,而策略是“先都城,後重城”,目的是“滅夏首,吞夏國”。

具體來說,就是先攻破西夏的都城靈州,然後再拿下西夏其他的重要城池,只要除掉了西夏的統治階級,西夏就已經等於是被收入大宋的囊中了。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第4張

而這五路大軍分別是:

由籤書經略司事王中正率領的東路軍,從陝西麟州出發,帶兵六萬,後勤的民夫是一比一的,也是六萬。

由鄜延經略安撫副使種諤率領的北伐軍,從陝西的綏德出發,帶兵近十萬。

由環慶路經略使高遵裕率領的北伐軍,北伐軍有蕃、漢步兵以及騎兵共八萬餘人從甘肅環縣出發,並且還配備了近十萬的民夫作爲後勤,這支軍隊也是攻打西夏都城靈州的主力軍。

由涇原副都部署劉昌祚率領的北伐軍五萬人向靈州都城直接發起進攻,而劉昌祚受高遵裕節制,是不二的主力軍。

由宦官李憲帶領的熙河路、秦鳳路軍西路軍向東前進,而李憲還帶着宋神宗詔用吐蕃兵的聖旨,讓吐蕃也出三萬兵馬協助宋軍。

這五路大軍可謂是“環環相扣”,他們行動起來對西夏就是滅國的災難,而西夏內部知道大宋如此之動作,內心早就慌了,甚至已經出現了投降派,別人不知道,西夏統治者自己知道西夏內部是一個什麼情況,所以也倉促地派出軍隊抵禦大宋。

靈州之戰:開頭封神,結尾丟人。

在宋神宗的計劃裏,高遵裕是攻克靈州的“功臣”,因爲高遵裕是他的母親高太后的家人,所以最大的功勞,宋神宗就準備送給高遵裕。

而在拿下靈州後,西夏的興州、夏州、懷州等重要城市都是輕而易舉,更別說還有人心的歸順,在宋神宗看來,此次大勝那是板上釘釘。

事實上,很多情況一開始也正如宋神宗想的那樣。

元豐四年七月,靈州之戰正式打響,而來勢洶洶的北宋軍隊士氣高昂,高遵裕、劉昌祚、種諤、王中正捷報連連,西夏的軍隊人數本就是劣勢,還疲於奔波,不斷被北宋軍擊潰,就連來打醬油的李憲都一路暢通無阻。

到了八月二十八日,種諤在無定河創造第一個“大捷”,斬殺西夏兵近萬,而被西夏派出來抵禦大宋的軍隊僅是十萬人,這一戰就折損了十分之一,西夏的敗相已經展露無疑,西夏的滅亡時間是何時,就看大宋何時進軍到靈州是什麼時候了。

十月初的時候,北宋軍打到了石州,西夏人都荒唐到棄城逃跑了,而一部分黨項人都已經“投城”了,比如西夏的索九思就投降了大宋,並且跟着宋軍一起進攻銀州,再比如嵬名訛,他投降了宋軍後也跟着宋軍一同繼續深入西夏。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第5張

而西夏此時只能進行“騷擾”政策,就是不斷地打擊大宋的糧道,試圖截斷大宋的後勤輸送,事實上這一招還真的有用,但問題是大宋軍隊也不是吃乾飯的,西夏軍打擊糧道,他們就去吃西夏的糧,比如劉昌祚,他就知道西夏在鳴沙川有一個藏糧百萬的“御倉”,打下了御倉後,北宋的補給依然不受太大影響。

也是這個時候,劉昌祚率先打到靈州城下,更誇張的是,靈州誠懇竟然還沒來得及關上,劉昌祚差點就帶人殺了進去。

西夏的滅亡就在眼前,也當劉昌祚準備擁抱這個“滅國之功”時,幺蛾子出現了。

關係戶高遵裕不開心了,他唯恐宋神宗給他準備的功勞被劉昌祚奪走了,於是高遵裕下令,讓劉昌祚在靈州城前待命,不可以主動攻城,一切要等到他來到。

要是正常人來看,就會納悶,這是什麼鬼命令?

但事實就是,這確實是高遵裕發出來的指令。

劉昌祚很無奈,可大宋重文抑武,他一個武將能反抗嗎,所以他只能聽從高遵裕的命令,在靈州城下曬太陽了。

可表面是沒有什麼損失的等待,事實上,這場“西征”對大宋另外幾路大軍的壓力是很大的,因爲西夏人對糧道的不斷侵擾,王中正和種諤的後勤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隨着他們越深入西夏,這種打擊越大,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立即給靈州施加壓力,就算一時半會滅不掉西夏,也能讓他們帶兵趕回去勤王。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第6張

所以高遵裕的無知命令,讓西征出現了變數。

等高遵裕來到了靈州城下後,靈州城內部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而高遵裕從頭到尾就看劉昌祚不順眼,事事都和劉昌祚反着來,相當於劉昌祚說要用石頭砸開城門,高遵裕就改用棉花,總而言之,高遵裕就是想抹掉劉昌祚這一戰出色的表現。

這樣做的結果就只會是滅亡。

看着宋軍跑到靈州城下“表演”,西夏人笑了。

於是在僵持中,西夏人挖開了黃河,讓氾濫的河水沖垮了宋軍,北宋兩路大軍在靈州城下被凍成了狗,然後西夏騎兵趁機在城內殺出,讓北宋軍潰逃,這一次襲殺才真的是要了北宋大軍的命,劉昌祚和高遵裕兩路大軍被西夏軍一邊倒地屠殺,最終僅僅是逃跑了一萬三千人,其餘的宋軍都成爲了靈州城下的亡魂。

高遵裕和劉昌祚大敗後,其餘幾路大軍的壓力劇增,西夏軍迅速馳援,本來是一路順風順水的王中正也在途中被夏軍挫敗,因爲天氣開始變冷,加上糧道被斷,宋軍被夏軍擊殺的人數或許不多,更多的是冷死的。

而種諤和李憲兩路眼看西征無果,便只能撤退了。

一場明明勝利在即的戰爭,竟然因爲如此低級的錯誤失敗,西夏不僅沒有被滅亡,北宋“愚蠢”的操作還讓西夏軍趁機重創了他們,被王安石變法圈來的財富,相當一部分折損在了靈州之戰中,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北宋無法滅西夏的核心根源: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

元豐四年的靈州之戰,乃是整個北宋歷史上距離“滅夏”最近的一場戰役,甚至可以說,高遵裕如果沒有阻止劉昌祚攻城,在同年,西夏就已經被北宋給滅掉了,最遲不超過一年半,宋神宗在位時期,就能完成西夏的吞併事業。

但即便局勢如元豐四年一般好,北宋都還是輸了,輸的原因也不復雜,既不是軍隊的戰鬥力不行,也不是軍隊沒錢沒糧,就是在於軍隊本身的指揮有着重大失誤,往深了講,是權力鬥爭,攤開了講,就是文人和武人爭功造成的悲劇。

本質還是“左文右武”的國策使然。

王安石變法之後的大宋,是軍事、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階段,但即便如此,大宋還是拿不下西夏,甚至以一種十分低級的錯誤將自己的底蘊葬送了,靈州之戰的失利,直接造成北宋一直到滅亡爲止,無法主動發動大型的滅國之戰。

而西夏看似擊退了北宋軍,可西夏內部的矛盾更加尖銳,譬如西夏投降的那些軍士,還有西夏那些本來就傾向於“投入”北宋懷抱的政治家,他們都受到了西夏統治者清洗,可西夏的人本就不多,經過清洗後,又還能剩下多少?

北宋爲何沒能滅了西夏?其實宋神宗差點成功了 第7張

還有另一方面,那就是西夏本身的資源就是很匱乏,大多數時候都是從大宋“貿易”得來的資源,經過大戰後,西夏的貿易被斬斷,國內生存物資大量減少,臨邊百姓逃到北宋境內的不在少數,所以西夏看似打贏了保衛戰,卻把西夏拖入更深的深淵。

但還是那句話,西夏再怎麼爛,也不是內部存在問題的北宋能解決的,即便讓宋神宗再來一次,在左文右武的時代背景下,宋神宗敢放開兵權讓劉昌祚、種諤直接滅掉靈州嗎?

想必宋神宗不敢,那既然不敢,靈州之戰的悲劇一樣會繼續上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