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家將北宋初年著名的軍事家族,故事主要描繪的是楊業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事蹟。這是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宋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民間的影響非常大,在民間能和楊家將齊名的大概只有南宋的岳家軍,從“金沙灘雙龍會”到“十二寡婦徵西”,演義中的楊家將滿門忠烈,並且楊家將的故事中,女性角色也佔據了半壁江山,是真正的男女老幼都喜歡的歷史演義。可大家都知道,演義是虛構的,正史中楊家將沒有故事中那麼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是被北宋主流將門世家排斥的羣體。

歷史上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大家熟知的楊家將的故事從楊無敵楊業開始,楊業是宋朝征討北漢時收穫的降將,還是一位堅決抵抗到底的降將:

北漢將劉繼業,素驍勇,及繼元降,繼業猶據城苦戰,帝欲生致之,令繼元招之,繼業乃北面再拜,大慟,釋甲來見。《續資治通鑑

對這樣一位不屈的將軍,宋太宗或許有欣賞,但常年和楊業大戰的北宋開國將門世家們就未必有那麼好的涵養,這些將門世家在軍中沾親帶故的故舊很多,攻打太原時死的也很多,所以和楊業的關係肯定好不起來。加上宋軍入太原後有屠城和強制遷移百姓的舉動,幹這些事的肯定是軍隊,前半生以太原爲家的楊業估計對他們也有稍許憤恨。

宋朝至宋太宗時歷經兩代,軍中的權力格局也早就分配完畢,突然收納了楊業代表的楊家這麼個有本事的將門進來,原有的將門世家也估計是要排斥的,從楊家將後來的經歷也能判斷得出來。

楊業的死大概是這樣的,宋太宗雍熙三年,宋軍北伐,攻下了燕雲十六州中的四州(雲州、應州、寰州、朔州),打下地盤後需要面對遼軍的反撲,宋軍沒有把握繼續守住這些地方,於是宋太宗準備把這四個州的百姓全部內遷,奉命保護這些百姓內遷的部隊就是潘美所部,楊業當時是潘美的副將,監軍是王侁。

爲安全的完成皇帝交代的人物,楊業提出了誘敵的戰術,宗旨是能順利的保護百姓撤退,不和遼軍多糾纏,但監軍王侁卻用言語逼迫楊業去和遼軍正面交戰。楊業因爲是降將,爲證明對宋朝的忠誠,不得不違心的接受了王侁的錯誤意見,在臨出發前,楊業要求他的直接上司潘美在後路接應,潘美同意。

但在楊業和遼軍交戰時,潘美和王侁在沒有派出探馬瞭解實際戰況的情況下,錯誤的判斷前方形勢,放棄了接應楊業,全軍撤走,最後導致楊業被遼軍追擊至預定地點後沒能得到援軍的幫助,力戰不敵被俘,後絕食身亡。

楊業被俘身死的主要責任都說是監軍王侁的,王侁一是反對楊業提出的正確戰術,逼迫楊業去和遼軍正面作戰,二是在應該接應楊業時率先撤退。至於潘美,史書上僅僅是說他是“不能制”,被迫跟着撤退。

歷史上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但從實際權責上來看,潘美是主帥,王侁只是個監軍,而且潘美是開國元勳,未必就害怕王侁這個監軍,如果潘美看重楊業,以主帥身份號令部隊留下繼續接應楊業,王侁是阻攔不了的。所以,楊業冤死,潘美並非毫無責任,甚至還是比較重要的責任。

假如曹斌、慕容延釗這樣的元勳家族中人是潘美的副將,遇上和楊業一樣的情況,即使因爲文武殊途被監軍王侁鄙視,但潘美敢放棄承諾收兵退走嗎?絕對不敢,那樣的話,潘美都不用回汴京了。

至於楊業?潘美可不怕這樣沒跟腳的降將,死就死了,不能損傷他分毫,楊家連一絲報復潘家的可能都沒有,地位相差太大。何況,楊業死,這些北宋的開國將門世家未必就不高興,要知道,在楊業鎮守代州屢敗遼軍時,就已經因爲立功太多被集體抵制過:

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宋史·楊業傳》

潘美只不過是順勢而爲,有王侁領頭,他不用揹負主要責任,又順利的除掉了楊業這麼個位於開國將門世家之外的異類。因此,演義中寫他陷害楊家將還是有跟腳可找的,並非空穴來風。

楊業之後楊家的領頭羊是楊延昭,也就是演義中的楊六郎,楊延昭在宋朝邊關抗遼20餘年,但生前最後的官職僅僅是個保州防禦使(後平調至高陽關任職副都部署),這個官職不會超過五品。

因爲宋朝是以文制武的政策,楊延昭的官職不會超過任防禦使時所在軍州的知州,軍州知州大概是從四品。因此演義中威風八面的楊六郎奮鬥一生的官職放到現在頂天也就是個副師級,算軍銜連個將官都不是。

是楊延昭沒能耐嗎?連宋軍屢戰不勝的遼軍都稱讚其爲天上的將星下凡,可見楊延昭是很厲害的,但軍事上厲害不等於對政治上有幫助,楊家不是如曹彬、潘美、石守信等開國元勳傳下來的武將世家,在朝廷中沒有七繞八彎的幫手,也不是西夏崛起後於宋夏戰爭中佔據重要地位的種、折等將門世家,中央朝廷需要捧着他們。楊家降宋後沒多久楊業就掛掉了,楊延昭又從來沒有在中央任職過,和汴京的權貴建立關係都沒有機會,始終是被邊緣化的家族。

楊延昭之後是楊文廣,這是楊家將最後的知名人士,楊文廣在仁宗朝有跟着狄青去剿滅儂智高的功勞,在神宗朝又有擊敗西夏入侵的大功,楊文廣本人出任過邊境知州,算是能獨當一面,不過在這個時期,宋朝已經是完全的文官主導一切,就連開國將門世家都被壓制的死死的,何況邊緣化的楊家?狄青都能被整死,楊文廣就更只能夾着尾巴做人,而且,楊家老祖宗折氏的出身也給楊家帶來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

歷史上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3張

楊家的姻親裏面最牛逼的是楊業之妻折氏(演義中的佘老太君)的家族,折氏的孃家折家是長期鎮守宋、遼、西夏邊境的府州地方小軍閥,在這些地方,折家是世襲的軍政長官,宋朝對這裏的管理類似於羈縻州,折家相當於朝廷之外的一支軍事力量,宋朝依靠折家防禦邊疆,但又要重點防範,這樣的家族是不可能讓他在中央有影響力的,因此,折家姻親的這個身份不能給楊家帶來任何臂助。

從楊業算起一直到楊文廣,楊家降宋後三代都沒有機會在中央的禁軍中任職就可以看出楊家將的地位真的不高,最重要的證據就是楊家這三代名人死後沒有一個人有朝廷追封的諡號,也就是說他們沒資格。

綜合以上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等楊家三代在宋朝官場的經歷可以看出,在演義中威風八面,內有皇親兒媳柴郡主以及佘老太君手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龍頭柺杖爲威懾,外有八賢王做爲臂助,遼國都害怕的楊家將,其實在真實歷史中的宋朝大家庭裏實實在在是個地位比較尷尬的將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