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清朝的道臺和知府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二者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清朝的道臺和知府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二者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在明清時期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官職,這個官職是之前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過的,算這個官職就是道臺。實際上道臺是民間的尊稱,它的正式官名叫道員。

清朝的官制基本承襲了明朝的官制,在地方上清朝也設立了省、府、縣三級行政機構,省的最高長官叫巡撫,府的最高長官叫知府,縣的最高長官叫知縣。道員這個官職則是介於省與府中間的官職,知府想晉升就一定要先晉升成道員。

清朝的地方最高長官分爲總督和巡撫,總督是分管數省軍政大權,巡撫是主管一省軍政大權,看似總督管巡撫,實際上兩者並不存在統屬關係,總督側重於監督治軍,巡撫側重於主管政務。

這兩個官職的級別其實也差不多,總督在清朝的官級爲正二品官,巡撫是從二品官。不過通常總督都會加六部尚書或者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銜,這樣總督就是從一品官級,而清朝的巡撫也通常會被加六部侍郎或者左右副都御使銜,這樣巡撫就是正二品官級。

總督和巡撫都是明朝中後期纔出現的官職,而且這兩個官職都屬於臨時性質的官職,因事而設,事畢即撤。到了清朝時期,就把這兩個官職固定成了常設官職,成了封疆大吏。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明初時期每個省的軍事、司法、行政權力是分開的,各省沒有統一的長官,負責主管一省行政大權的叫布政使司,負責主管一省軍事大權的叫都指揮使司,負責主管一省司法大權的是按察使司,在明朝時期被稱之爲三司衙門。

雖然明朝時期一省名義上的長官是布政使,但實際上三司衙門互不統屬,長官也都是平級,也就是說在明朝初期各省的行政、司法、軍事是三權分立的,沒有統一的長官。

明朝中後期皇帝爲了加強對地方各省的監管,就經常會派遣京官到地方巡視,這些被派出去的京官就相當於欽差大臣一般,在地方上權力極大,三司長官都要受到這些外派京官監管,而這些被外派巡視各省的京官就被稱之爲巡撫。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巡撫是類似於欽差性質的臨時官職,巡視任務結束後就要被撤銷。但是到了明世宗嘉靖皇帝時期,嘉靖發現向地方派遣巡撫管理各省很便利,朝廷只需要對接巡撫一個人就行了,不用像之前似的要與三司衙門對接。

於是嘉靖就把巡撫變成了常設官職,由巡撫統一協調省內的行政、司法、軍事三權衍生出的公務,就這樣巡撫就成了明清時期一省最高長官。

總督也是類似於巡撫最初屬於欽差性質的臨時官職,在明朝中後期戰事發生時,通常會從京城派出總督到前線統一協調多個省份進行督戰和備戰,像明朝的三邊總督就是專門爲了應對戰事而設立的。

有戰事時派出總督,戰事結束後總督的職務也就隨之撤銷,總督一職在明朝都屬於是臨時性質的官職,只不過是明朝後期戰事不斷,所以很多總督的職務一直都沒有撤銷,就像明朝後來專門抵禦清朝的薊遼總督。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第2張

清朝承襲明朝官制,把總督和巡撫變成了常設官職,由於總督在明朝側重於治軍的性質,因此清朝也保留了這個屬性,清朝的總督名義上可以協調數個省份的軍事、司法、行政的事務,但實際上清朝的總督側重於監督治軍。

而清朝又在明朝的三司衙門上進行了改革,保留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撤銷了都指揮使司,改由提督管理一省之軍務。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提督這就是清朝時期一省內的高級長官。

清朝民間對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縣都有尊稱,總督尊稱爲制臺,巡撫尊稱爲撫臺,布政使尊稱爲藩臺,按察使尊稱爲臬臺,知府尊稱爲府臺,知縣尊稱爲縣臺,而道員就是被尊稱爲道臺。

瞭解明清時期地方官制後,就可以很好的理解道臺的職能了,在明朝時期布政使有四名副手,分別是左右參政和左右參議,按察使有兩名副手分別是副使和僉事,清朝的道臺一職就是從這些副手官職上演變而來。

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設立了左右參政道、左右參議道、副使道、僉事道,這些道的長官就是道員。

道員又分爲分守道和分巡道,布政使下面的左右參政道和左右參議道屬於分守道,按察使下面的副使道和僉事道屬於分巡道。在清初時期左右參政道和左右參議道基本是常駐省城,他們只負責協調各府稅負、錢糧等事務,副使道和僉事道則分駐地方進行司法巡視。

這時候的道員基本官級是參政道的長官爲從三品官級,是僅次於從二品官級的布政使和正三品的按察使,副使道的長官爲正四品官級,參議道的長官是從四品官級,僉事道的長官是正五品官級。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第3張

到了清朝中期也就是乾隆時期之後,乾隆下旨撤銷了參政道、參議道、副使道、僉事道的稱呼,並且乾隆命道員都要分駐各府,他們的職責統一協調和負責多個府或縣的具體事務,多個府或縣的稅務、糧食、水利、司法等事務都得由他們負責,而道員的品級也固定爲正四品。

所以清朝道員這個官職最初是隸屬於布政使和按察使之下的官職,到後來變成了專人負責專職事務的官職,因爲它可以負責多個府或縣的專職具體事務。比如在產鹽省份清朝就設立了鹽法道,專門負責省內的鹽務,還有負責水利的水利道,專門負責省內的水利事情。

這個官職很靈活,每個省設的道員數量都不一樣,清朝可以因事而專門設立一個道來分管這件事,可以說道員這個官職在清朝算是非常萬金油的官職,哪裏需要哪裏就設立。

到了清朝後期道員的設立制度越發完善成熟,專業的人負責專業的事務,專人專責專事,非常有效的加強了省裏對府縣管理協調,強化了省內區域之間的聯繫,也使得在省內跨區域辦事時,區域之間府縣不熟悉不協調的問題得以解決,提高了省內區域之間的辦事效率,因此道臺簡直堪稱清朝的萬金油官職。

雖然在乾隆時期固定了道臺的官級爲正四品官,但實際上清朝初期和清朝後期道臺的官級一直並不固定,有的道臺甚至都是正一品官。

比如康熙時期的謀臣周培公,由於周培公參與平定三藩之亂有功,他孤身進入平涼城勸降了反叛的平涼提督王輔臣,兵不血刃收復平涼讓康熙十分高興,因此康熙特意賞賜周培公黃馬褂一件和正一品官的待遇。

在三藩之亂後周培公被外放爲山東登萊兵備道,這個兵備道屬於憲兵性質,主要職責是負責糾察地方駐軍的軍紀問題,從屬關係上是屬於山東按察使之下的屬官。但是周培公卻是正一品的兵備道,他的頂頭上司山東按察使也不過是正三品官,甚至比山東巡撫官級還高,所以周培公就屬於是高配道臺。

周培公這個高配道臺也使得他在山東官場備受同僚和上司的排擠,這也使得他激憤之下辭去了官職歸隱田園。後來周培公在康熙御駕親征蒙古準噶爾首領噶爾丹時,上書康熙獻上了平定噶爾丹的謀劃書,康熙又封他爲盛京將軍,而盛京將軍是正一品武官,周培公的官級待遇才總算和官職相配。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第4張

而到了晚清時期道臺的官級又開始不穩定起來,晚清時期的洋務運動新增設了不少道員的官職,同時晚清時期人才匱乏,清朝爲了挽留人才,刻意提高道員品級,把人才任命爲高品級道員好能將其留住。

所以道臺的官級在這時期又變得不固定起來,上至一品下至四品都有可能出現。在光緒時期,御史李慈銘就曾爲此上書稱:今則外官道員多至二品,其封皆至一品矣......得之太易,則人不知恩,予之太驟,則士無由勸。尊卑不別,等級不明。

李慈銘的意思就是希望清朝能再次明確固定道臺的官級,不要隨意給道臺加封太高的官級,但是晚清時期太缺人才了,清朝爲了留住人就只能採用越級封官的辦法。

就像1882年朝鮮發生了壬午兵變,袁世凱率軍進駐朝鮮平定了兵變,清朝爲了獎勵袁世凱,就任命袁世凱爲駐朝鮮道的道員,享受正三品官待遇。袁世凱當時的這個道員官職,官級就已經超過了乾隆時期制定的道員爲正四品官級的規定了。

所以在晚清時期道臺的官職品級非常混亂,像袁世凱這樣稍微有點功勞有點才能就會被舉薦爲道臺,而清朝的朝廷爲了留住人才也會特殊給這些人越級封官,因此這也造成了晚清時期道臺的官職品級又出現混亂的情況

知府則比道臺穩定多了,知府也好理解,就是一府最高長官,主管一個府的行政、司法大權,相當於現代的市長一樣。

清初時期知府的官級爲正四品官,但是奉天府(現今瀋陽)和順天府(現今北京)這兩個府除外,奉天府和順天府兩個府相當於現代的直轄市,知府的官級也比一般知府高一些,這兩個府的知府官級爲正三品。清朝在乾隆規定道臺官級爲正四品之後,乾隆同時規定一般知府官級爲從四品,奉天府和順天府兩個府的知府官級不變,所以從官級上來說一般的知府要比道臺低一些。

而且在嘉慶時期,道臺還被賦予了密摺專奏的權力,這就意味着道臺就可以和皇帝直接對話了,這樣一來道臺的地位要比知府尊崇多了,官級也要略高一些。

同樣都是四品官屬於平級 道臺和知府誰的地位和權力更高 第5張

但是在權力上知府可要比道臺大,畢竟道臺是省級行政機構派生出來的官職,是專職事務的官員,其權力只限於專職某些事務,而知府就不一樣了,知府是一級行政長官,統管一府的各項事務,在權力上很明顯知府比道臺更大。

不過從地位上來說卻是道臺更高,知府的晉升之路通常都是先晉升爲道臺,然後再晉升爲按察使,接着晉升爲布政使,再接着晉升成巡撫,最後能晉升到總督那就屬於登上了仕途巔峯了。

所以雖然道臺和知府官級差不多,但是從權力上來看知府比道臺權力更高,在清朝時期如果覺得晉升無望,那麼守着知府幹一輩子比晉升成道臺獲得的權力要更大一些。從官場地位來說,那肯定是道臺比知府更高了,畢竟道臺可以和皇帝直接對話,這個地位就要比知府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