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爲什麼能成功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爲什麼能成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發動的與建文帝奪取政權的戰爭,朱允炆繼位後開始削藩,朱棣因不滿朱允炆和削藩政策,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燕王軍攻入金陵,靖難之役結束。

明太祖的去世及建文即位後的削藩戰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培養幾十年的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選擇將朱標之子朱允炆定爲繼承人。這一決定讓包括秦王,晉王,燕王在內的多位親王感到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後秦晉二王也在洪武年間相繼去世,唯一活到了建文年間的燕王朱棣,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逐步走上了起兵造反的道路。 明成祖

明成祖諱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號永樂。 明太祖皇四子,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爲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難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戰爭,最終勝利,殺害方孝儒...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爲什麼能成功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爲建文帝。

甫一即位,建文帝就迫不及待的着手進行削藩。

同年八月,周王朱橚因爲有罪被廢爲庶人,十一月 ,建文帝任命張昺爲北平布政使,謝貴爲北平都指揮使,分掌北平軍政大權,目的就是監視燕王。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湘王朱柏自焚而死,齊王朱榑和代王朱桂被廢爲庶人,讓本來就有異謀的燕王朱棣愈加惶恐。

朱棣深知謝貴,張昺二人遲早對自己動手,於是佯裝生病,在暗地裏蓄積實力。

謝貴,張昺二人聽聞朱棣稱病不出,心知事情定然有變,於是安排士兵在北平九門防守,並準備配合朝廷官員抓捕燕王府官吏軍校。

張昺手下的一名管理倉庫的小吏李友直竟然將朝廷密謀之事全都偷偷告訴了朱棣,這是因爲朱棣平日裏暗中收買官員,廣施恩惠。

查看完整族譜明成祖的族譜

朱棣知道後將計就計將自己王府的軍校都綁了起來,派人前去告訴謝貴,張昺二人,我已經將自己王府的違法軍校都抓起來了,兩位大人直接過來提人就行。

謝貴,張昺二人被騙入了王府,兩人踏入端禮門的那一刻,大門內外突然伏兵四起,抓住二人,之後朱棣派張玉,朱能帶兵攻佔北平,北平城淪陷。

北平關山險峻,地處鎖鑰,北靠山險連朔漠,南俯中原控江淮,又有居庸關,古北口,鬆亭關等關口,東西相連千餘里。

古人稱此地爲“用武之地" (燕都北倚邊塞,南通齊趙,誠用武之地《讀史方輿紀要》),可見北平乃天下重鎮,不可有失。

佔領北平後,朱棣援引《皇明祖訓》——

“朝無正臣,內有奸惡,諸王訓兵以待”爲理由起兵,號稱“清君側,靖內難。”

後世稱之爲“靖難”。

···

創造奇蹟的男人,屢摧強敵的朱棣

隨後朱棣依靠這萬餘人起家,一路收降納叛,短短一個月之內就攻取北平周邊州縣。

建文帝聽聞朱棣聲勢大漲,對此高度重視,派出老將耿炳文帶領三十萬部隊討伐朱棣,力圖以泰山壓頂之勢一口氣滅掉燕軍,不給其任何喘息之機。 建文帝

明惠宗諱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年號“建文”,諡號“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廟號“惠宗”,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在位期間進行一系列寬政、削藩的改革,史稱“建文改制”。由於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攻入南京應天府,朱允炆隨後下落不明。

耿炳文知道自己兵馬雖多,但需要時間來整合,所以到真定後就沒有再前進,而是分派人駐守河間,莫州,整合軍隊同時等着後續部隊到來。

朱棣深知此刻自己唯有以快打慢,不給耿炳文整合軍隊,等待後援的機會,才能打破軍力上的劣勢。

於是朱棣主動出擊,先破河間,莫州,再直取真定大營。此時耿炳文軍隊分別駐紮於滹沱河南北,朱棣趁耿炳文調軍渡河,軍隊剛剛移動,陣腳未穩之時,領軍直衝,南軍大敗。

耿炳文再不敢出城野戰,只好困守真定,而其衆尚有十萬人,朱棣亦拿真定城無可奈何,班師北平。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爲什麼能成功 第2張

建文帝聽聞耿炳文大敗,憂心忡忡,這時,他的心腹,太常寺卿黃子澄勸說建文帝不要憂心,可再徵調天下精兵五十萬征討燕逆。

於是建文帝問道:“誰能爲將?”

黃子澄說道:“曹國公李景隆可堪大任。”

允炆聞耿炳文敗,始有憂色,語黃子澄曰:“今奈何?”

黃子澄曰:“勝敗兵家常事,無足慮。”

允炆曰:“計將安出?”

黃子澄曰:“今天下全盛,士馬精強,兵甲饒富,糧餉充足,取之不竭,用之有餘,區區一隅之地,豈足以當天下之力?調兵五十萬,四面攻之,則衆寡不敵,必敗之矣。”

曰:“孰堪將者?”

黃子澄曰:“曹國公可以當之,前不遣長興侯而用曹國公,必無此失。”

李景隆乃李文忠長子,號稱“知兵”,在洪武年間就曾“屢出練兵”,得到朱元璋的任用。

而且李景隆按輩分來算還是建文帝表兄,皇親國戚,所以建文帝採納了黃子澄的建議,任命李景隆爲五十萬大軍的主帥。

查看完整族譜建文帝的族譜

李景隆受命之後率兵五十萬駐紮在河間,對燕軍的大本營北平磨刀霍霍,又派江陰侯吳高率遼東兵馬包圍永平,以掃除北平側翼。

朱棣知道李景隆是個草包,帶兵手段不值一提,於是打算先難後易,先擊敗吳高解決後顧之憂,再回救北平。

事實證明,李景隆果然難以攻克北平。

而此時朱棣已經擊退吳高,轉而攻破大寧,守將陳亨,徐理,陳文叛變攻打劉真,大寧被破,劉真單騎走廣寧。

李景隆攻不下北平,又聽到遼東軍失敗的消息,就打算先撤軍。

朱棣回軍追趕到鄭村壩時恰好與李景隆派出的前哨萬人擦肩而過,到前哨回軍相助李景隆時,李景隆已經兵敗,難以翻盤了。

然而李景隆收攏敗退的大軍又得衆數十萬,又有了再戰之力。

在白溝河李景隆和朱棣再次展開大戰,朱棣帶精兵衝陣奮勇殺敵,然而兵力上的劣勢導致燕軍逐漸陷入南軍包圍之中,眼看燕軍即將覆滅!一陣旋風突起,直接吹斷了南軍大旗!更是吹得南軍大陣陷入了混亂!

此時朱棣順風縱火,風助火勢,火助軍威,燕軍遂反敗爲勝。

李景隆此刻內心是崩潰的,“不是我軍不給力,奈何燕軍有高達”啊!然而鐵鉉和盛庸堅守濟南,導致朱棣雖然大破南軍,卻無法擴大戰果,局面又陷入了僵持。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爲什麼能成功 第3張

  靖難之役局勢圖

朱棣再次無奈班師,而南軍的下一次圍困又迅速到來了,這次盛庸代替李景隆爲主將,進圍北平。盛庸指揮東昌之役,成功擊敗了朱棣,斬殺燕軍大將張玉。

雖然在夾河之戰中朱棣擊敗了盛庸,但是始終無法開拓疆土,破城之後無法防守,軍力上絕對的差距導致朱棣征戰多年,仍然只有北平,永平,保定三府。

孤注一擲!直取南京!絕境翻盤!

就在朱棣面對如此窘境無力改變之際,南京被貶黜的宦官前來投靠朱棣,告訴了朱棣南京城空虛的消息!

朱棣的心腹謀士姚廣孝也在旁邊勸說:

“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明史.姚廣孝傳》)

朱棣於是下定決心,拋下一切包袱,由館陶渡黃河走徐州,數次與南軍交戰,從小河到靈璧,再到淮南,千里轉戰。

爲了實現以兵威震懾南京的目的,朱棣選擇取道揚州耀兵威於江上,使得南京周圍的駐軍受到了極大震撼。

查看完整時間地圖明成祖直取南京

燕軍都打到了長江邊了,難不成天下真的要易主了嗎?

人心動搖之際,不少守將紛紛宣佈叛變投降,如江防都督僉事陳瑄,鎮江守將童俊等。

南京朝廷方面更是人心惶惶,建文帝下《罪己詔》自責並急詔江南各地勤王,方孝孺建議許以割地暫緩燕軍攻勢,於是建文帝派遣姑姑慶城郡主前去談判,企圖拖延時間。

慶城郡主是朱元璋兄長的女兒,朱棣的堂姐,事到臨頭妄圖用親情來感化,可見朱允炆已經黔驢技窮了。

然而“自古無情帝王家”,朱棣豈會爲兒女情長壞了大事,讓郡主回去通報,時至今日,唯有一戰。建文無計可施,只好派諸王守城,爲援軍到來爭取時間。

諸王被建文帝多次迫害,又怎麼會爲他盡心盡力守門防禦呢?

防守金川門的谷王朱橞直接陣前起義,使朱棣毫不費力輕取南京,朱允炆見大勢已去,乃嘆曰:

“何面目復相見耶?”遂闔宮自焚。(《奉天靖難記》)

尾聲:建文帝究竟是否出逃,朱棣是否辛苦尋覓?

建文帝最後究竟下落如何,按照《明太宗實錄》,《奉天靖難記》在內的明朝官方說法,都是以“自焚而死”作爲建文帝的結局,並且還以天子之禮將其下葬。

“不期建文爲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明太宗實錄》)

而關於建文帝化作和尚出逃,朱棣大費周章搜尋建文之事,最早的說法出現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間。

建文出逃之事最早的直接記錄是祝允明所著的《野記》,黃佐的《革除事蹟》也有所載,而關於最早的朱棣尋覓建文說法出自嘉靖年間王鏊所著的《震澤紀聞》——

“然或傳實自火逃出,或傳蜀府兵來赴難,竊載以去。然莫察其實,故遣胡淡巡行天下以訪張仙爲名,實爲建文也。”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爲什麼能成功 第4張

  建文帝

但是我們可以在李賢爲胡濙所寫的《禮部尚書致仕贈太保諡忠安胡公神道碑》中看到,實際上朱棣派胡濙出巡是爲了尋訪民情,探察民意——

“丁亥,上察近侍中惟公忠實可託,遂命公巡遊天下,以訪異人爲名,實察人心向背。”

而從正德、嘉靖年間朱棣派人尋覓建文之說開始起源,到萬曆時已經發揚光大,不少史家都將其作爲事實收錄到自己的私人著史中,如何喬遠的《名山藏》,鄧元錫的《皇明書》,李贄的《續藏書》中都接受了這一說法並作爲事實收錄。

這些前朝史書也影響到了清修《明史》,並將其收錄進了官方正史之中,讓無數人都篤信不疑。

綜上可以得出,明太宗朱棣的官方口徑一直宣稱的是:建文已經自焚而死,胡濙也沒有負責尋覓建文。關於建文出逃最早的記錄是祝允明的《野記》,這是小說性質野史,可信度頗低,所以朱棣尋訪建文一事是虛構的成分更大一些。

查看關係圖譜

本文轉載自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