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執政能力怎麼樣?完全不懂權謀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執政能力怎麼樣?完全不懂權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歷史的記載,公元前128年,已經29歲的漢武帝劉徹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男嬰,長子劉據。漢武帝對兒子很是喜愛,那麼劉據的執政能力怎麼樣?

29歲,對於現代人來說,也就是大學畢業、剛剛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的年紀,結婚生子似乎還有點遙遠;但是,對於古人來說,29歲卻已經是可以“升級”作爺爺的年齡了。

故而,漢武帝對於這個遲來的男嬰非常看重——在劉據誕生的當天,武帝就讓大漢帝國裏最爲有名的幾位筆桿子,吟詩作傳歌頌這件“帝國大事件”。

不久之後,爲了擡高劉據的身份,漢武帝又將劉據的生母、歌姬出身的衛子夫,冊立爲大漢國母。

所謂“母以子貴、子以母榮”,也不過如此吧?

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爲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

毫無疑問,嫡長子劉據的“開局”那是相當的好——在彼時,他的母親風華正茂、寵冠後宮;他的舅舅衛青也開始展露頭角,正在成長爲帝國柱石。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執政能力怎麼樣?完全不懂權謀

有嫡長子的天然優勢,有母族的強力支持,更有父親的無限期待,公元前122年,年僅七歲的劉據,毫無懸念地被確定爲了大漢帝國的繼位人。

如果事情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當後世之人在評選中國歷史上最爲有權勢的皇太子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劉據,而不是朱標了。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隨着劉據一天天的長大,他和父親漢武帝的關係卻是漸行漸遠、漸無聲了。

事情是這樣的:

由於劉據生性“仁恕溫謹”,和漢武帝天生的狠辣決絕的帝王氣質,簡直是“南轅北轍”。

故而,每當漢武帝凝視着一天天長大的劉據時,總是會不由地想到一個問題:這貨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及長,(據)性仁恕溫謹,上嫌其材能少,不類己。

再加上,後來衛子夫色弛愛衰,漢武帝有了新歡,更有了其他的兒子可以選擇作爲繼承人,難免就對劉據產生了“冷淡”之情。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執政能力怎麼樣?完全不懂權謀 第2張

當然,作爲一代雄主,漢武帝自然也知道,在“窮兵黷武”之後,去選擇一位“文治”之君,休養生息,纔是帝國萬年的長久之道。

故而,有一次,漢武帝特意召來了衛青,讓其代爲安撫太子母子。

皇后、太子寵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上覺之,謂大將軍青曰: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爲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爲,是襲亡秦之跡也。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青史君說:作爲一名鐵血帝王,漢武帝能夠放下身段,去給和自己“不是一路人”的太子作出解釋與安撫,那絕對是相當的夠意思了。

反觀太子劉據的表現,就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把漢武帝對自己的寬慰,當成了帝王的“低頭認錯”;

每當漢武帝讓太子監國之際,劉據就由着性子與父親唱反調,專門平反漢武帝早已認可的“冤獄”。

上用法嚴,多任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

對於劉據的所作所爲,漢武帝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大漢朝堂的實權派、那些被漢武帝所重用的酷吏是怎麼想的,史書中卻有着明確的記載:

深酷用法者皆毀之(劉據),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

很明顯:劉據不計後果的一意孤行,直接給自己召來了一大堆、本可以和平相處的“政敵”。

而且,從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作爲一名儲君,劉據根本就不懂政治,更不懂權謀。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執政能力怎麼樣?完全不懂權謀 第3張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在官場上向來講究先“統一思想”、再具體實施。

試想一下:如果領導想幹一件事,下面卻是一片反對之聲,那還怎麼幹?

而且,漢武帝早就告訴了劉據,自己“使勁折騰”是爲了華夏民族的長治久安,是爲了大漢天下的繁榮昌盛;你“與民無爭”的思想,是下一屆政府的施政綱領。可以保留,但是,現在請不要出來搗亂!

但是,劉據卻沒有領悟到這一點。

他不講大局,一意孤行;他以爲自己這樣做,是對的;但是,卻不知道這種行爲,在官場上卻是大忌——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公然唱反調了,那下面的人到底該怎麼辦呢?

答案很明顯:必須先統一思想,讓其中一個人下課啊!

事情講到這裏,我想大家其實已經可以理解:爲什麼在“巫蠱之禍”中,漢武帝大概率上早就知道劉據是冤枉的,卻一直態度曖昧的根本原因了。

並且,劉據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的表現還有很多:

當漢武帝的子嗣逐漸增多之際,作爲其中一員的劉據,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那些兄弟們也是有繼承權的,也是需要防範和打壓的對象。

史書中就明確記載了,小黃門(太監)蘇文、常融,在漢武帝面前公認詆譭過太子劉據的事情。

當衛子夫建議兒子“殺雞儆猴”時,劉據卻理直氣壯地說道:身正不怕影子斜,皇上那麼聰明,自然是不會冤枉我的(第勿爲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

很顯然:劉據根本不知道,在官場上,你不亮出獠牙,就根本沒有人會害怕你的真理!

劉據此舉的行爲邏輯就是:已經參與到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中的他,卻主動把自己的生存權,交到了別人的手中!

這~~~

所以後來,小人江充纔敢肆無忌憚地去污衊劉據。

而且,圍繞在劉據身邊的多是一些,只會“耍嘴炮”書生,他們根本沒能領導權力鬥爭的殘酷性、與複雜性!

最終,當衛青死後,劉據在朝堂上已經基本沒有什麼威懾可言,他覆滅的結局其實早已註定!

衛青薨後,臣下無復外家爲據,競欲構太子。

結語:

劉據在“無辜之禍”一事上,或許死得很冤,但是,縱觀其一生種種:

他不懂政治,公然和漢武帝唱反調;

他婦人之仁,對待敢於構陷自己的小人,不夠狠辣,沒有及時止損;

他缺少帝王所應具有的政治素養,沒能適當地搭建其自己的政治班底,衛青一死,基本抓瞎;

凡此種種,都在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作爲一名帝國繼承人,劉據的表現實在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