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紅樓夢中瀟湘館爲何會種滿竹子?那些竹子是什麼種類?

紅樓夢中瀟湘館爲何會種滿竹子?那些竹子是什麼種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中瀟湘館爲何會種滿竹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歲寒三友是松竹梅,竹又與梅蘭菊並稱花中四君子。

竹中空外直,經冬不凋。竹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竹又不屈不撓,氣節凜凜,所以竹在歷代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裏,有着無可替代的獨特文化內涵和心靈寄託,以至於古人寫竹畫竹癡竹迷竹,不可一日居無竹:

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世說新語·任誕》)

大文豪蘇軾,同樣對竹子情有獨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所以,紅樓第一女主林黛玉,被安排在翠竹環繞的瀟湘館,一定是最好的安排,相信沒有哪個讀者會不同意。

在最初的第十七回裏,那時候瀟湘館還沒有名字,就已經美到讓人交口稱讚:

忽擡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裏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衆人都道:“好個所在!”

這裏,衆人交口大讚的有粉牆黛瓦,更有那千百竿青青翠竹。

爲了將竹子和黛玉自然聯繫到一起,在第二十三回裏,作者又特意通過黛玉之口,點明她亦愛竹成癖:我心裏想着瀟湘館好,愛那幾竿竹子隱着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

紅樓夢中瀟湘館爲何會種滿竹子?那些竹子是什麼種類?

文人雅士自古愛竹,曹雪芹也不例外,所以作爲小說作者的他,安排書中女主角林黛玉,也是個愛竹的多情才女,自然就不難理解了。

後來林黛玉在詩社參加活動時,又得號瀟湘妃子,則是取自娥皇女英哭夫,淚灑翠竹後,自沉湘水事,也都和竹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題帕詩那一回裏,林黛玉又寫詩直抒胸臆道: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至此,竹子與黛玉已融爲一體,是二也是一,那一大片瀟湘館的青青翠竹,也是黛玉一腔幽怨之情的最好吐露和最佳寄託。

同樣,還淚的黛玉,和淚灑斑竹的舜之二妃,因爲這人間的無數生離死別,不禁多情淚灑相思地,也讓我們輕易便斷定,這瀟湘館的千竿翠竹,也是湘妃竹。

今生還淚而來的黛玉,日日伴着青青翠竹,最後寶玉遠行不歸,生死未卜,於是,黛玉亦日日淚灑湘妃竹,終至淚盡而逝。

這樣的情節設定,確實能讓後世無數讀者哭斷肝腸,只不過,瀟湘館的竹子,並不是湘妃竹。

該書第三十七回,作者早已通過探春之口,明確告訴我們了:

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想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她做“瀟湘妃子”就完了。

又有人認爲瀟湘館的竹子是鳳尾竹,理由是該書第二十六回寫寶玉去瀟湘館看望黛玉,但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其實不對的,因爲鳳尾竹是南方常綠叢生簇生灌木,葉細而密,喜歡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不耐寒,根本不適合在北方種植,且與書中所寫的千竿翠竹之形態,亦相去甚遠。

實際上這裏的鳳尾森森,不過是說竹梢下垂如鳳尾,是形容竹子的茂盛美麗,下句的龍吟細細,自然也不是真的在寫龍,而是形容聲音的深沉或細碎。

在小說裏,則是描寫瀟湘館的水流涓涓之聲,也有人認爲是寫微風過處,竹葉的蕭蕭之聲。

如果我們聯繫小說第十七回,明確交待過瀟湘館裏有大株梨花、有芭蕉,還有泉水,你就會發現,說是潺潺的水流之聲,其實更恰當:

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既不是湘妃竹,也不是鳳尾竹,那麼瀟湘館裏的竹子到底是什麼品種?

小說裏並沒有直接點出,感覺也沒有必要,如果我們就把它理解爲普通的竹子,如淡竹,也未嘗不可。

就如這淡竹,亦竹竿堅韌、竹葉婀娜,非常適合庭園種植觀賞,且耐寒耐旱,春來新發竹筍還光潔如玉。

書中第58回,寫到寶玉愛吃的火腿鮮筍湯,這個新鮮的春筍,應當就是來自黛玉的瀟湘館。

第56回寫探春理家,一個婆子主動申請承包瀟湘館的竹林:那一片竹子單交給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裏吃的筍,一年還可交些錢糧。

紅樓夢中瀟湘館爲何會種滿竹子?那些竹子是什麼種類? 第2張

由此可見,這片竹林的面積不小,收益也大,當然不會種植不耐寒的鳳尾竹,以及春筍有澀味的湘妃竹。

所以種淡竹這類審美、食用價值兼具的普通品種,實在是再適合不過。

賈府興旺日,大觀園歲月靜好時,寶黛兩情濃烈時,這竹子也是鬱鬱蔥蔥美如畫,正午時分,伴着涓涓流水,還竹影參差,悠悠映入紗窗來,這時,瀟湘館內,便滿室翠潤,幾簟生涼。

可是後來賈府敗落,黛玉夭亡,這瀟湘館的竹子,亦是日日悽風苦雨,伴着那雨滴竹梢,蕉葉遍地無人管,讓人愈覺酸心迷目,分外淒涼。

那一日,寶玉再至瀟湘館,黛玉早已是物在人亡,寶玉眼前所見,便只有:落葉蕭蕭,寒煙漠漠。(脂批)

猶記春末夏初那一日,那鳳尾森森,那龍吟細細,黛玉無限柔情的那一句“每日價情思睡昏昏”,他永生難忘,可是,若要再去聽聞,除非是在夢裏,在淚裏,在無盡的思念裏。

正是:一別虞妃去未還,愁雲空鎖九嶷山。世間多少相思淚,灑遍修篁染不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