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夫差抓住了勾踐後是如何對他的?爲何不殺他?

夫差抓住了勾踐後是如何對他的?爲何不殺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出名的兩位君主,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如果按照各種野史小說的說法,夫差當時之所以選擇不殺勾踐,是因爲勾踐表現得特別軟弱,欺騙了夫差。然後越國這邊又送了一位超級美女西施,蠱惑了夫差,所以才導致夫差最後饒了勾踐,給了勾踐復仇的機會。

夫差抓住了勾踐後是如何對他的?爲何不殺他?

但這個說法,其實是錯的。

在正史上,夫差之所以不殺勾踐,主要是因爲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道德體系下,他沒有辦法殺勾踐。俘虜勾踐,讓勾踐給他做奴隸,這本身就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極致了!至於說後世那種所謂的斬草除根的辦法,當時大家是真的沒有這個概念。

想要更好地理解當時夫差對於勾踐的複雜態度,我們得簡單來複盤一下,當時到底都發生了什麼。

吳國和越國之間的這筆爛賬,其實還得從春秋中期開始說起。

很多人讀吳越爭霸這段歷史的時候,可能都會有一個疑問:爲啥之前的春秋初期和中期的歷史上,這兩個國家好像一點戲份都沒有,歷史的主角都是秦、齊、晉、楚之類的國家。然後到了春秋後期的時候,這倆國家突然就冒出來了,然後一下子就成主角了。

這其實並不是我們的錯覺,而是歷史確實如此。

吳國和越國,其實都不是什麼歷史很短的國家。相反,這兩個國家的歷史超長。越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初期的時候。吳國的歷史,則是可以追溯到商朝後期。不過,因爲當時中原文明的核心,在黃河流域。而這兩個國家的地盤,則是位於東南地區的太湖流域。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和中原核心地區的那些諸侯國,來往其實非常少。

簡單來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美麗的太湖周圍,有兩個國家叫吳國和越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過着非常幸福快樂的生活,兩國之間其實也沒怎麼打過架。

直到春秋中期。

春秋中期,因爲中原核心地區的幾個大國,開始紛紛進行爭霸戰。在這個過程當中,齊國首先在齊桓公的時代稱霸。但是齊桓公死後,因爲齊國內部圍繞着繼承人的問題開始內戰,導致齊國瞬間丟掉了霸主國的寶座。而其他幾個大國則是趁勢而起,開始逐漸相互廝殺,都想成爲新的霸主國。

在這個過程當中,晉國和楚國,逐漸脫穎而出,成爲了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而這兩個國家徹底崛起之後,中原地區的其他中小諸侯國,就只能進行選邊站,逐漸就形成了兩大集團。就連秦國和齊國這樣的大國,有時都無法完全保持獨立,被迫要選邊站。

整個春秋中期,中原地區的歷史,其實基本上就是以晉楚兩國爭霸,作爲歷史主線。

不過,因爲晉楚兩國都是大國,雙方誰也無法從根本上直接滅了對方。所以,就這樣,雙方打了很久之後,依然是誰都奈何不了誰。

就在這個時候,吳國出現了。

當時吳國這邊在位的國君,名叫壽夢。這位壽夢當時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聽說當時中原各國的變化比較大,所以就親自帶着人,去中原腹地轉了一圈,還順便回周王室演了一出認祖歸宗的戲碼。雖說按照史書記載,吳國王族確實是周王室的一個分支,但當時雙方已經分家單過快四百年了,早就沒多少血緣關係了。

從後來的歷史來看,吳王壽夢的這趟尋親之旅,對周王室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卻成了整個春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吳王壽夢迴周王室探親的時候,晉國和楚國正打得如火如荼。當時晉國雖然暫時壓制了楚國,但是卻無法徹底滅了楚國。因爲每次晉國想要從根本上打擊楚國,旁邊的秦齊兩大強國,總是會給晉國拖後腿,搞得晉國不勝其煩。

而就在這個時候,回來省親的吳國,突然就出現在了晉國的面前,讓晉國高層瞬間眼前一亮!

想要從根本上滅了楚國,就必須得從楚國旁邊再扶持一個強國,不斷拉扯楚國的精力。而吳國的出現,則是讓晉國找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扶持對象。

夫差抓住了勾踐後是如何對他的?爲何不殺他? 第2張

所以接下來,晉國就開始全力扶持吳國。就這樣,在晉國的扶持下,吳國開始飛速崛起。當時晉國對吳國的扶持,幾乎堪稱是前無古人。晉國不但把各種文化和技術,一股腦全都打包送給了吳國。爲了讓吳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形成足以對砍剛出鍋的戰鬥力,晉國甚至還直接派了一支成建制的軍隊,去幫吳國訓練軍隊。

就這樣,在春秋中期的時候,因爲晉國的援助,吳國開始飛速崛起了。

而吳國崛起之後,東南地區就開始發生劇變了。吳國這邊,這位從晉國招商引資,引來援助的吳王壽夢,就是後來那位吳王夫差的曾祖父。吳王壽夢在位二十多年,經過他的治理之後,吳國逐漸成了東南第一大國。

而吳王壽夢去世之後,接下來,吳國曆史則是相對複雜。吳王壽夢一共有四個兒子,因爲一些複雜的原因,導致壽夢臨終之前,讓四個兒子輪流做國君。而接下來,四個兒子也照做了,老大做完了老二做,老二做完了老三做。但是到了老三之後,老四不想做了,所以老三就直接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這樣一來,老大的兒子就不幹了。如果按照順位繼承製的話,本來應該是他繼承他爹的位置,根本就輪不到他二叔三叔,更輪不到他三叔家的孩子。所以後來,老大家的孩子一直心裏很不滿。最終,這個老大家的孩子,在著名復仇者伍子胥的幫助下,請了一個叫‘專諸’的廚子,接着請客吃飯的機會,刺殺了他三叔家的那個孩子,然後自己做了國君。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

而這個老大家的孩子,就是吳王闔閭,也就夫差他爸。

至於越國這邊,在這些年裏國內一直都是順位繼承。之前晉國開始大規模援助吳國的時候,是勾踐他爺爺夫譚在位。而夫譚去世之後,接下來他的兒子,也就是勾踐他爹,越王允常,順利即位。允常在位三十多年,這期間吳國徹底崛起。而吳國崛起之後,楚國也是後知後覺,意識到自己該在吳國的後方,同樣也扶持起一個國家來牽制吳國。

所以,在這之後,楚國就開始大規模援助越國,讓越國幫楚國牽制吳國了。

吳越兩國的歷史,以及內部的情況,大致就是如此。所以很多歷史學家都說,吳越兩國的爭霸戰爭,其實是晉楚兩國爭霸戰爭的延續。

吳越兩國的所有爛賬,其實都是從晉國援助吳國開始的。在晉國的援助下,之前那位吳王壽夢在位的時候,讓吳國迅速強大了起來。而吳國強大起來之後,除了幫晉國牽制楚國之外,自然也要在東南地區搞搞擴張,提升一下自己的實力。而在吳國的擴張道路上,首先吞併的,就是原屬於越國的太湖平原。

接下來,壽夢去世,他的大兒子諸樊即位。此後,諸樊一邊壓制越國,一邊進攻楚國其他的附屬國。最終,諸樊死於和楚國附屬國巢國的戰爭當中。

老大諸樊去世之後,老二即位。老二即位之後,就開始對越國開戰。此時越國那邊還是勾踐他爺爺在位,後來在戰爭當中,吳國擊敗了越國,但是老二本人,卻被吳國俘虜的越國人給刺殺身亡了。

老二死後,老三即位。此後,吳國和越國矛盾越來越深,而越國這邊也換上了勾踐他爹即位。勾踐他爹在位三十多年,這期間吳國就發生了一大堆的內鬥事件,最後換成了夫差他爹闔閭做國君。不過,在這個過程當中,吳國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大的折損。

反倒是楚國,因爲內部政局不穩,再加上吳國常年襲擾,導致楚國國力大損。後來,到了公元前506年,晉國見到楚國衰落到了一定程度,就拉上了自己的一大堆小弟,一起圍毆楚國。不過,這場圍毆,只是重創了楚國。

但是接下來,就在晉國剛剛退兵之後不久,吳國就再次前來進攻。因爲當時楚國已經半殘了,所以吳國大軍很快就攻破了楚國王都,差點把楚國給滅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越國那邊,卻忽然偷襲了吳國的腹地。

在這之後,秦國又派出大軍,前來增援楚國,所以最終,吳國不得不放棄已經控制的大半楚國疆域,撤回了吳國。而吳軍撤退之後,越國自然也站不住吳國的地盤,只能撤退了。

到了這個時候,雙方已經你來我往打了好幾個回合,仇恨其實已經越來越深了。如果當時越國沒有偷襲吳國腹地,說不定吳國就能直接吞併楚國了。所以在這之後,闔閭開始繼續積攢國力,企圖先收拾掉越國,然後再徹底解決楚國。

夫差抓住了勾踐後是如何對他的?爲何不殺他? 第3張

而越國這邊,自然也對吳國多加小心,時刻防備着。接下來的幾年裏,雙方雖然沒有大規模動武,但是矛盾卻在不斷加深。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之後,到了公元前497年,越國這邊的老國王允常,也就是勾踐他爹,病重去世了。而吳國這邊,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之後,吳國這邊就覺得,可以趁着越國內政不穩的機會,直接殺越國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接下來,吳王闔閭就帶着吳國的軍隊,直接殺入越國境內。但是沒想到的是,越國這邊早有防備。允常雖然去世了,但是越國的新國君勾踐,也不是好惹了,直接帶着軍隊迎了上來。

在這場戰爭當中,勾踐倒是不走尋常路。先是弄了一堆死囚,讓他們跑到兩軍陣前,直接自己抹了脖子。越國的這種反常行爲,自然讓吳國大軍感到非常意外,所以陣型就有點亂了。與此同時,發現吳國軍隊出現混亂的勾踐,趁機帶着大軍,直接殺了過去,一舉擊敗了吳國。

而且,亂戰之中,闔閭還受了重傷。回去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闔閭去世之後,吳國這邊,才換上了夫差做新國君。而夫差即位之後,也是牢記殺父大仇,開始抓緊時間操練軍隊,準備對越國復仇。

就這樣,又過了兩年之後,當夫差徹底穩定了國內,晉楚兩國也因爲各自的問題,暫時無暇管東南地區這邊的時候,夫差直接帶着吳國大軍,再次深入越國腹地作戰。

不過這一次,因爲勾踐略微有些大意,再加上夫差準備了很久,軍隊戰鬥力很強,所以最終,越國軍隊大敗。吳國軍隊長驅直入,直接打到了越國的統治核心,也就是會稽地區,並且把越國僅剩的一部分軍隊,都包圍在會稽山上。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勾踐不得不做出選擇:如果他帶兵奮力一戰,最後極有可能會導致越國全軍覆沒,國家被徹底吞併。而如果他選擇投降,越國的這些主力精銳,可以保全下來,留下未來複仇的火種。但是他本人,卻要接受夫差的條件。不但要對吳國稱臣,就連他自己,都需要去吳國做奴隸。

在這兩個選擇之間,勾踐最終選擇了忍辱負重,還是選擇投降了。

這就是夫差俘虜勾踐之前,吳越兩國所有的恩恩怨怨。而隨着勾踐投降,夫差的大仇也算是得報了。但問題是,此時的夫差,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新的問題。

作爲勝利者,他到底該如何對待勾踐呢?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我們當然會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殺了勾踐,徹底以絕後患。

但問題是,當時的道德體系,不允許夫差這樣做。

我們其實可以想一個問題:在吳越爭霸開始之前,歷史上也曾經有過改朝換代,也曾經發生過很多滅國的戰爭。但是請問,有哪一場改朝換代或者滅國之戰,最後勝利者直接把前朝的諸侯或者國王給殺了?

答案是,幾乎沒有!

包括之前商朝滅夏,以及夏朝滅商,都是如此。夏朝的末代國君夏桀王,最後是被流放而死;而商朝的末代國君商紂王,則是戰敗之後自焚而死。而且,夏朝和商朝滅亡之後,新來的統治者,還得好好安置前朝的王族,絕對不可能大肆屠戮,最多也就是把他們徹底流放。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列國之間戰爭很多,那些小國被吞併也不是一次兩次。但那些小國被吞併之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戰敗的國君,會被直接殺掉。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了,在道德上就會被所有人鄙視。

單純道德上的鄙視,或許無法讓夫差動容。爲了報殺父之仇,以及之前吳越兩國的那些深仇大恨,夫差其實很想直接殺了勾踐。但問題是,只要他敢殺,其他國家一定會接着這個理由干預此事,甚至有可能導致吳國被其他一大堆諸侯國圍攻的局面出現。

那些諸侯國,當然不是想幫勾踐復仇。但他們一定想接着這個機會,打擊一下強大的吳國。

更要命的是,如果夫差真的把勾踐給殺了,那接下來,整個越國的高層貴族,都一定會起來造反。如果這時候其他諸侯國再來趁勢干預,那吳國只能撤退,甚至是被其他國家圍攻。

夫差抓住了勾踐後是如何對他的?爲何不殺他? 第4張

要是那樣的話,吳國就會重蹈之前進攻楚國的局面。仗雖然打贏了,但最後好處卻一點都沒得到。

所以,夫差非但不能殺了勾踐,反倒是要藉助勾踐的身份,不斷去收攏越國的人心,確保越國的百姓不會造反。只有這樣,他才能對越國形成有效的統治,而且統治成本比較低。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勾踐投降之後,夫差並沒有直接殺了他,而是直接讓勾踐做了自己的奴隸。雖然在這之後,伍子胥曾經多次勸夫差殺掉勾踐,但夫差站在吳國國君的角度考慮,卻始終無法真正這樣做。

不是夫差不想,或者夫差被美色所迷惑。而是因爲夫差知道,一旦殺了勾踐,越國的臣民一定會造反,到時候會嚴重損害吳國的利益。

只是夫差怎麼都沒想到的是,後來勾踐會隱忍得那麼狠,導致他不得不把勾踐放回越國。後來,勾踐又臥薪嚐膽,最終趁着夫差和晉國那邊爭霸的時候,偷襲吳國,導致吳國就此一蹶不振,最後反過來被越國給吞併了。

而吳國被越國吞併之後,勾踐處理夫差時的態度,其實也能從側面說明一些問題:當時勾踐明明已經對夫差恨之入骨,卻仍是不敢殺他,而是隻能流放他,還得給他一百戶人家做奴僕。

說到底,還是因爲當時的社會環境和道德體系,不允許這種殺前朝國君的事情發生。如果放到後世的話,估計當時勾踐被俘虜之後,早就死一百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