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古代先皇死後,新皇是如何繼位的?有哪些流程?

在古代先皇死後,新皇是如何繼位的?有哪些流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先皇死後,新皇是如何繼位的?有哪些流程?“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從法理上來說,自從老皇帝去世的那一刻開始,他的繼承人就已經自動銜接,成爲了新的皇帝,有些朝代還有靈前即位的說法,所以即位這件事,是在守孝之前的。

不過,登基這件事,卻是在守孝之後。

因爲真正的登基稱帝,指的其實是一套很繁瑣的流程。按照古代的相關禮儀制度,必須等到新皇帝給老皇帝服喪期滿之後,才能正式舉辦登基儀式。登基和即位,這兩個詞,聽上去似乎沒什麼區別,但其實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

要想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以雍正皇帝的登基過程,作爲一個例子,看看古代老皇帝去世之後,新皇帝即位期間,到底都是怎樣的一個流程。

公元1277年12月,一個深夜當中,已經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康熙皇帝病危之前,正呆在暢春園內養病。這個暢春園後來被擴建了一下,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圓明園。在康熙皇帝病危的這一日,所有在京城的皇子,都被叫到了暢春園。

對於清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來說,這一天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天。因爲在此之前,幾乎所有朝代,包括清朝在康熙時代以前的幾位皇帝在位時,都是太子即位制度。也就是說,皇帝生前會立一個太子,等到皇帝去世之後,太子直接在皇帝去世的那一刻,自動成爲新皇帝。

但是康熙時代有點不太一樣。因爲之前康熙所立的那位太子,曾經被兩度廢立。尤其是在康熙晚年的時候,爲了爭奪儲君的位置,康熙的兒子們更是打得焦頭爛額。所以,康熙後來乾脆不再立太子,而制定了一種祕密立儲制度。

在古代先皇死後,新皇是如何繼位的?有哪些流程?

而康熙去世這次,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行祕密立儲制度。

在這一天深夜當中,康熙皇帝終於去世。在康熙去世的同時,大臣隆科多迅速拿出康熙的遺詔,宣佈立康熙的四兒子胤禛爲皇帝,這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雍正皇帝。

於是,就在康熙去世的同時,雍正皇帝在靈前即位,成了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不過,在靈前即位,成了清朝的合法皇帝之後,接下來雍正要做的,卻不是舉行盛大的登基儀式,而是要先給康熙皇帝治喪。

在康熙嚥氣之後,雍正皇帝首先把康熙皇帝的靈柩,連夜運回故宮。與此同時,雍正迅速派自己的心腹,接管了京城的防務工作,以免出現其他問題。等到所有的這些事情,都被打理妥當,京城的防務工作也全都被換了人,這時候,已經是康熙去世四天之後了。

直到這時,雍正才正式下令,讓大臣們前來哭靈。在哭靈的同時,大臣們也要對雍正施行三叩九拜的禮儀,正式表明對雍正皇位的認可。

但是,請注意,直到這個時候,雍正其實依然沒有舉行完整的登基儀式。

在這場哭靈儀式之後,又過了好幾天之後,雍正才帶領文武百官,正式前往天壇和太廟祭拜。在這些事情都做完了之後,纔是最後的登基儀式。

而舉行正式登基儀式的這一天,距離康熙皇帝去世,早就已經過去七天了。

按照古代的守孝制度,一般來說,正常百姓或者官員,在父母去世之後,要爲父母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間,如果是官員的話,要直接辭官回家。只有在手頭工作實在放不下,比如在前線打仗的時候,經過皇帝特批,這才能不辭官。

而不辭官的這個說法,在古代則被稱之爲‘奪情’。在很多朝代,奪情是很少見的事情,大多數官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回家守孝三年的規定。尤其是明朝中後期,哪怕你的官職,已經做到了堂堂一國首輔的高位。只要你父母死了,還是必須回家。

但是,皇帝是不一樣的。

皇帝作爲一國之君,要是讓皇帝把手裏的工作放下三年,全心全意去爲老皇帝守孝的話,那國家就亂了。別說三年,就算三個月,皇帝啥也不管,那國家說不定就換皇帝了。所以,對於皇帝來說,是不需要守孝三年的。尤其是對於清朝的皇帝來說,只需要守孝二十七天。

二十七天之後,雍正皇帝便退去了孝服,正式開始打卡上班了。但實際上,就算是在這二十七天裏,雍正也不是完全什麼都不管。有些要緊的朝政,還是會處理的。

而從法理上來說,直到這個二十七天的守孝期結束之後,雍正纔算是走完了自己的登基流程。同時,因爲康熙去世在十二月底。等到雍正守孝結束之後,已經是第二年了。所以,當雍正守孝結束之後,就可以自動改元,把國家年號由康熙改爲雍正了。

再之後,安葬康熙皇帝的事情,這就是禮部的工作了,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皇帝下葬的禮儀,繁瑣的簡直無以復加,所以自然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夠搞定的。所以,直到雍正登基十個月之後,康熙才被正式葬入皇陵。

這就是雍正守孝和即位的全部過程。

在古代先皇死後,新皇是如何繼位的?有哪些流程? 第2張

從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整套流程其實是先靈前即位,然後開始給老皇帝治喪。守孝期間或者之後,才舉行正式的登基儀式。即位只是最高權力的交接,這個是要在守孝之前進行的。而那些儀式和法理性的東西,則可以放在守孝之後來進行。

當然,歷史上的皇帝那麼多,特例自然也不是一個兩個。比如唐朝的時候,李世民登基就是搶了他爹的皇位,逼他爹禪讓。這個時候,自然是不用守孝的,直接舉行登基大典就行。

再比如唐肅宗李亨,他即位的時候,正趕上安史之亂。當時剛剛發生了一場馬嵬驛兵變,然後唐玄宗逃入蜀地,李亨則是前往靈武,和朔方軍匯合,負責領軍平叛。到了朔方之後,李亨便被擁立爲帝,遙尊唐玄宗爲太上皇。在這種情況下,老皇帝還沒去世,自然也用不上守孝了。而且,因爲安史之亂當時鬧得正凶,所謂的登基儀式,也是能免則免了。

除此之外,還有明朝的明光宗朱常洛。他爹萬曆皇帝去世之後,他確實順利登基,但卻僅僅在位一個月就死了。這種情況下,恐怕朱常洛還沒來得及給他爹守孝結束,自己就先沒了,自然也談不上完整的登基儀式。

總之,對於古代皇帝來說,權力纔是最重要的。在老皇帝去世的那一刻起,完成權力交接,徹底掌握皇權,這件事要放在所有事情之前。而其他利益性質的東西,則都要排在守孝和治喪之後。因爲中國古代,向來是以孝字爲先,連皇帝也必須遵守這條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