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朝滅亡的種子,早在秦始皇時就已經被李斯種下

秦朝滅亡的種子,早在秦始皇時就已經被李斯種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大秦帝國亡在趙高和胡亥之手,如果沒有趙高攛掇胡亥奪嫡,如果沒有趙高教胡亥殺這個殺那個,如果沒有趙高在胡亥面前掩蓋陳勝、劉邦等人的起義,大秦帝國大概是不會亡的。實事求是地說,大秦帝國亡就亡在大秦帝國出了一個趙高,又出了一個胡亥。

但是,如果大家仔細讀過《史記》的相關篇章,或許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即亡秦的種子,早在秦始皇時,就已經被李斯種下了。一個不分封和一個焚書坑儒,就是毀滅大秦帝國的兩顆種子。

秦朝滅亡的種子,早在秦始皇時就已經被李斯種下

秦始皇平定六國之後,丞相王綰等人建議搞分封,在秦始皇的兒子中,選擇一部分賢能的,分封出去。秦始皇將王綰等人的建議下發給羣臣,讓羣臣商議,大家都覺得很好,唯獨李斯認爲不可,李斯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大概意思無非是,周的分封是失敗的,周代後期,諸侯相誅伐,周天子卻不能禁止。

秦始皇贊同李斯的看法,秦始皇也認爲,好不容易天下一統了,又學周的那一套,搞分封,是在樹敵,是遺患,不可取。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李斯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帝國,就不會有各自爲政的後患。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李斯的看法卻是錯誤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只是消滅了六國的政權,並沒有在事實上收服六國的民心,用扶蘇的話來說,就是“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而這,也是王綰等人所擔心的。

秦朝滅亡的種子,早在秦始皇時就已經被李斯種下 第2張

王綰等人的意見,並不是完全效仿周代,對全天下進行分封,而是要將燕、齊、荊等新納入大秦帝國版圖的邊遠之地進行分封,分封給秦始皇的兒子們,這樣做以後,如果當地出現叛亂,秦始皇的兒子們爲了自己的地位着想,也會奮力撲滅叛亂。倘使陳勝、吳廣、劉邦等人舉事時,當地有秦始皇的兒子們做王,他們會像會稽守、沛令那樣也想着造反嗎?那時候,即便胡亥是昏庸之主,陳勝、劉邦等人也可能被秦始皇的兒子們成功絞殺,不會形成燎原之火。

李斯給秦國種下的第二顆滅亡的種子,便是焚書坑儒。

其實,焚書坑儒焚的,並不只是儒家的書,而是百家的書,殺的也不只是儒家的學生,而是百家的學生。

爲什麼要焚書坑儒?李斯說得很明白,帝國一統,但那些讀書人仍舊讀百家書、言百家言,卻不讀秦始皇的詔令、不背誦秦始皇的語錄,他們並沒有在行動和思想上統一到秦始皇這裏。因此,要焚燬百家的書籍,要監視讀書人,讀書人如果說出百家的言論,就殺掉。“以愚黔首”嘛。

秦朝滅亡的種子,早在秦始皇時就已經被李斯種下 第3張

秦始皇和李斯一定覺得,這招非常高明。但事實上,老祖宗早就說過,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不如疏,秦始皇和李斯想封住讀書人的口,讀書人最後只能反了秦始皇,項羽、劉邦都是讀書人,蕭何、張良、陳平、韓信、酈食其等人也都是讀書人,他們這些讀書人,大多是不得志的讀書人,他們在秦國治下不得志,牢騷無處發泄,最後就反了,這就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嗎。

所以說,秦的滅亡,早在秦始皇時,已經註定,爲秦帝國種下滅亡種子的,就是李斯。

參考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史記·李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