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注重唯纔是舉,爲何曹氏本家親戚重臣的數量最多?

曹操注重唯纔是舉,爲何曹氏本家親戚重臣的數量最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唯纔是舉”的曹操爲什麼要重用曹姓和夏侯姓的本家親戚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曹操一直宣稱自己用人不論門第與血統,更是在建安十五年(210年)頒佈了“唯纔是舉”的《求賢令》。然而在曹魏、季漢、東吳中,曹魏本家親戚重臣的數量是最多的,權力也是最大的,比如夏侯惇、曹仁、夏侯淵、曹洪、曹休、曹真等等。

正因如此,陳壽編撰的《三國志·魏書》專門爲曹魏的本家親戚們寫了《諸夏侯曹傳》,在曹魏羣臣的傳記中位居第一,季漢和東吳都沒有如此衆多並且權力極大的本家親戚。

曹操注重唯纔是舉,爲何曹氏本家親戚重臣的數量最多?

衆所周知,漢末三國是士族門閥崛起併成爲社會主導階層的時代,但曹操卻不是士族出身。曹操剛起兵的時候沒有爭取到士族集團的支持,真正支持曹操的人只有曹姓和夏侯姓的本家親戚,這也就讓曹操的本家親戚獲得了曹魏“原始股東”的身份。

初平二年(191年),當上東郡太守的曹操得到了潁川士族的有力支持,爲後來的霸業奠定了基礎。但非士族出身的曹操並不完全信任士族,更不會將所有的權力都交給潁川士族,而曹魏那些具有“原始股東”身份的本家親戚就成爲制衡士族的最佳選擇。

於是曹操在依靠潁川士族的同時,將包括軍權在內的部分大權交給曹姓和夏侯姓的本家親戚,以此制衡士族。曹操後來爲曹魏設計了本家親戚、士族門閥、庶族士人三方互相制衡的政治格局,重用本家親戚更是曹操阻止士族門閥取代曹家的最後保險。

曹操注重唯纔是舉,爲何曹氏本家親戚重臣的數量最多? 第2張

可惜的是,曹丕繼位後打擊本家親戚,曹魏的三方制衡格局開始動搖,士族門閥逐漸一家獨大。正始十年(249年),士族門閥的代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徹底打敗了曹魏的本家重臣,曹魏至此正式進入滅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