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鳳誥(1761年-1830年),字丞牧,號金門,清朝時期官員,乾隆稱劉鳳誥爲“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稱他爲“江西才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789年,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上,乾隆皇帝正在選拔人才,這時候,他看見了一個容貌醜陋的人。

乾隆乍然一驚,反應過來之後,對此人很不喜,因爲第一印象很不好,而且在當時,本來就有規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

可是這個人卻出現在了大殿之上,乾隆也不想落下一個以貌取人的名聲,於是決定試一試此人,最好可以讓他當不了官。

乾隆思索了一下,出題挖苦此人的容貌道:“獨眼不登龍虎榜”,但是不承想這人竟然對出了下聯,還讓乾隆暗暗佩服,賜此人爲探花。

這個人就是劉鳳誥,他的下聯到底有多精彩呢?他又爲何是獨眼呢?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一、年少聰慧,卻遭遇飛來橫禍

1761年,劉鳳誥出生在江西赤山鎮觀泉村,劉鳳誥此時並沒有容貌上的缺陷,可是他的母親身體差,在生下劉鳳誥後,不到4年就撒手人寰。

劉鳳誥的母親去世前,交代劉鳳誥:“要好好讀書”,父親和祖父都是教書先生,但經常不在家中,劉鳳誥時常沒人管教。

劉鳳誥小時候的膽子也比較大,在他很小的時候,村裏來了一個戲班子演戲,演戲人的扮相比較誇張。

一出場的扮相就是凶神惡煞的,爲了互動,還要找觀衆配合,假意說要斬殺一個小孩子,周圍的一個大人,就哄劉鳳誥上戲臺去,說:“小孩,去找包子吃”。

劉鳳誥一點也不怕,就這樣跑上去了,還找了一圈,沒找到吃的,就這樣大搖大擺地下臺了,周圍的人見這小孩如此膽大,覺得劉鳳誥長大後,一定有一番作爲。

因爲家境貧寒,長輩需要爲生計奔波,可是劉鳳誥一直無人教導,也不是辦法,於是將劉鳳誥送去了家庭比較富裕的舅舅家。

有了正確的引導後,劉鳳誥也逐漸成熟起來,但是常年的寄人籬下,和母親的遺願,讓他比較早熟,懂事,學習也非常認真。

劉鳳誥廣泛閱讀,小小年紀就十分有文采,常常能夠出口成章,並且劉鳳誥能言善對,因此他的聰慧也漸漸被大家知曉。

在一年春耕之時,劉鳳誥正從田埂上經過,就有一個頗通文墨的老人,認出了這位著名的神童,當下就想試探一二。

於是老人就叫下了劉鳳誥:“你能對一下我出的對子嗎?”劉鳳誥就停下了,點了點頭。

老人出題道:“禾稈綁秧父抱子。”劉鳳誥苦苦思索,正巧一個少女提着一籃子嫩筍經過。

劉鳳誥突然有了靈感,對出下聯:“竹籃盛筍母懷兒”,老人聽後,覺得下聯對得十分精妙,大聲稱讚,周圍的人也無不歎服。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第2張

劉鳳誥的名聲也傳得更遠了,到劉鳳誥12歲時,劉家覺得劉鳳誥一直住在舅舅家也不太好,於是將劉鳳誥接回了劉家。

劉家也發現了劉鳳誥的聰明才智,開始用心培養,但是作爲小孩子,又從小聲名遠播,因此劉鳳誥也會有頑皮的一面。

一次劉鳳誥與同鄉的人比試射箭,劉鳳誥本就優秀,做什麼都名列前茅,他自信,自己的箭術一定是最好的。

於是箭還未落下,劉鳳誥就迫不及待地知曉結果,於是仰着頭追着箭跑,卻沒想到,箭忽然改變了方向,直直地向下落。

恰好落在劉鳳誥的眼睛上,臉也被劃傷,劉家立馬尋醫,爲劉鳳誥醫治,當時的醫療技術落後,醫生只能遺憾地說:“疤痕去不了,這隻眼睛救不回來了”。

突然之間的鉅變,劉鳳誥成爲毀了容貌的獨眼俠,劉家人對待劉鳳誥也不如之前那麼友好了。

劉鳳誥變得迷茫起來,他今後應該怎麼辦呢,就要這樣認命嗎?劉鳳誥不願意。

他想起了母親的遺言,他不能沉淪下去,於是劉鳳誥重新振作,繼續讀書,他想要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二、一心趕考喜提探花

上天是會眷顧每一個努力的人的,在劉鳳誥13歲的時候,他遇見了自己的第一位老師。

這位老師就是蔣元益,蔣元益是1774年來到江西的,他在這裏擔任學政,在官場沉浮多年的蔣元益功績平平,並不是乾隆面前的紅人。

而且還被乾隆說:“無甚出息”,但是蔣元益也一直沒有什麼過錯,所以他做官應該還不錯。

在來到江西后,蔣元益就知道了劉鳳誥,對於乾隆的貶低,蔣元益心中還是有些鬱悶的,於是在看到這個聰慧的劉鳳誥後,就將他收爲弟子。

之後劉鳳誥就跟隨蔣元益學習,蔣元益還時常補貼劉鳳誥,對待劉鳳誥就如同自己的親孫子一般。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第3張

劉鳳誥也投桃報李,十分認真,勤奮練字,刻苦鑽研文章,在15歲的時候,就考中了秀才,3年之後,又考中了舉人。

成爲舉人之後,劉鳳誥也有心進入官場歷練一番,可是因爲相貌的問題,地方的官員一直嫌棄劉鳳誥。

劉鳳誥遲遲沒能進入官場,但是劉鳳誥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地專研學問,他知道,自己的容貌無法改變,是一個硬傷。

那麼唯一能夠彌補的,就是用更加強大的知識,去填補這個硬傷,弱化自己的缺陷,他將目光放在了殿試上,他知道,這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機會。

在1781年,劉鳳誥遇到了自己的第二個貴人,這個貴人叫李湖,他十分欣賞劉鳳誥的詩。

讀到他的詩,李湖彷彿與此人神交已久,在還未見人之時,就將劉鳳誥定爲了自己的女婿。

從此劉鳳誥有了依靠,開始向殿試發起衝擊,他考了3次,前兩次都沒有上榜,第3次考的時候,已經是1789年了,劉鳳誥28歲。

三十而立,因此劉鳳誥十分忐忑,可是考試的時候,劉鳳誥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因爲劉鳳誥只有一隻眼睛,因此視力較弱,讀題也比別人慢一些,而且劉鳳誥的眼睛一直沒有痊癒,時常會有隱痛。

在考試即將結束的時候,劉鳳誥還沒有答完題目,當時的監考先生本欲強行收卷,劉鳳誥心中也十分着急,一直奮筆疾書。

劉鳳誥這裏的異樣被監考官常青發現,於是準備過來解決問題,他過來看過劉鳳誥的文章後,心中讚歎不已,又見其書法十分有風骨,因此對劉鳳誥十分有好感。

於是破格准許劉鳳誥答完試卷,還找人點上蠟燭,希望爲朝廷招收這個人才。

劉鳳誥也沒有辜負常青的期待,他的文章和字體被批卷先生欣賞,將他的試卷呈上了乾隆的案牘。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第4張

乾隆看過之後,對劉鳳誥印象十分深刻,覺得他的文章寫得很不錯。

可是劉鳳誥面見乾隆的時候,卻讓乾隆吃了一驚,劉鳳誥竟然是個樣貌醜陋的獨眼人,乾隆有點不喜。

但是乾隆又不想讓人認爲,自己是一個以貌取人的短見之人,於是決心爲難一下劉鳳誥,這樣自己就可以讓劉鳳誥落第,自己也不必爲難。

於是說道:“平素聽聞你才高八斗,那朕便考考你,若是有真才實學,那麼朕就重用你,反之,你就不要怪朕,不識你這個人才了。”

劉鳳誥卻聽出了話外之意,他明白,此次面試,不成功便成仁,劉鳳誥回答道:“草民遵旨”。

因爲乾隆不喜他的外貌,於是挖苦道:“獨眼難登龍虎榜”,此句明確表明了,乾隆覺得劉鳳誥不配當官。

劉鳳誥也聽出來了,但是他不能退縮,於是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劉鳳誥意在告訴乾隆,即便自己身體有缺陷,但是仍有一腔報國之志,體現了自己身殘志堅的意志,表達了強烈的自信心。

不得不說,劉鳳誥是大膽的,但是這種大膽,卻讓乾隆對劉鳳誥產生了好感。

於是乾隆興趣盎然地再出了一個題目:“東啓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漢。”表達了自己是一個知人善用的伯樂。

而劉鳳誥稍微思索了一下,馬上就對出了下聯:“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這樣的下聯,讓乾隆十分高興,認爲劉鳳誥的確是個有才之人,於是說道:“劉鳳誥果然才識過人,既然說出探花郎,那麼你就做這個探花郎吧”

所以,即使劉鳳誥相貌本身有缺陷,但是他還是憑藉自己的才能,成功進入了官場,當上了探花郎,還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一個好的印象。

劉鳳誥號金門,之後,在一次宴會中,劉鳳誥深得乾隆的心,於是乾隆誇讚劉鳳誥,五行首爲金。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第5張

劉鳳誥當即拍了個馬屁,說:“八卦乾爲天”,讓乾隆十分舒心,劉鳳誥也因爲能力不俗,情商比較高,在官場一時間如魚得水。

也是因爲劉鳳誥的才學,乾隆還封劉鳳誥爲“江西大器”。

三、成爲探花之後

劉鳳誥因爲自己科舉的名次,前途坦蕩,成了翰林院的編修,劉鳳誥在翰林院內潛心工作,鞠躬盡瘁,兩年後考察政績,劉鳳誥獲得二等,被提拔爲侍讀學士。

但是劉鳳誥並沒有投身實踐,乾隆也想鍛鍊劉鳳誥一下,於是讓劉鳳誥出任了提督廣西學政。

但是對劉鳳誥並不是貶官,而是提拔了劉鳳誥以侍講學士出任學政,體現了乾隆對劉鳳誥的信任。

在這個位置上一待就是7年,後來嘉慶帝成了新的皇帝,對待劉鳳誥,仍然十分信任。

嘉慶覺得劉鳳誥十分擅長選拔人才,於是任命劉鳳誥爲山東學政和山東鄉試考官,順便去整頓一下文風。

在第二年,嘉慶就提拔了劉鳳誥,讓其擔任內閣學士和禮部侍郎,但是一路青雲的劉鳳誥,還是因爲外貌被人輕視。

雖然外貌有缺陷,但他的性子卻格外的剛直,對待阿諛奉承的宦官,十分不喜,因此宦官對待劉鳳誥也親近不起來。

一次劉鳳誥與一位宦官出城辦事,這個宦官一路上陰陽怪氣,想要打壓一下劉鳳誥的氣焰,於是伺機嘲諷。

在開始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乞丐,想要嘲諷早年劉鳳誥的貧苦,於是故意詢問道:“劉考官,那乞兒的籃子有什麼用”。

但劉鳳誥並沒有起疑,於是回答道:“盛東西”,宦官故意刁難,爲什麼不是盛南北呢?

劉鳳誥明白過來,這是想試探自己,劉鳳誥想着不能讓宦官看了笑話,於是仔細思索了一番。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第6張

劉鳳誥回答道:“東西方位爲金木,都是有形之物,而南北方位爲水火,是無形之物,無法盛入竹籃,因此叫盛東西。”

如此一番回答,有理有據,讓宦官一時之間無法反駁,但是又不想落了下乘,於是一路上便絞盡腦汁的“考教”劉鳳誥。

劉鳳誥見招拆招,懟得宦官啞口無言,正在爭論之時,劉鳳誥不小心碰到了什麼東西,但是他眼神不太好,於是只能停下仔細看。

宦官見是燈籠,又看到劉鳳誥艱難辨認的樣子,不禁想要挖苦一番,於是說道:“獨眼龍,打燈籠,燈籠照着獨眼龍。”還諷刺道:“探花郎可要小心一點”。

獨眼可以說是劉鳳誥的心結,不承想,這個宦官竟然如此取笑自己,心中十分厭惡,想要反擊。

卻沒想到,這宦官得意忘形之下,竟然踢到了農婦的簸箕,還不小心摔了一跤,崴到了腳。

劉鳳誥當即就諷刺到:“公公可要小心一點呀,跛腳雞,跳簸箕,簸箕壓了跛腳雞。”

不僅押上了這位宦官的諷刺,還讓這個宦官成功閉了嘴,這一路上也不再多言,規規矩矩地一起辦完了事。

不過好景不長,一次劉鳳誥醉酒,寫了一首詩,想要發泄心中對宦官的不滿,還在詩中寫道:“山高皇帝遠,人少畜生多。”

這一句話被有心的宦官聽見,報告給了皇帝,皇帝心中十分不喜,朕如此信任劉鳳誥,卻不想劉鳳誥竟將自己與畜生比較,太過乖張,不把自己放在眼裏。

而且在當時,劉鳳誥在浙江督學時,有一個鹽商花重金賄賂,只爲讓自己的兒子通過科舉。

而劉鳳誥參與了其中,同意改卷,還幫助他們去賄賂庫丁,嘉慶聽聞此事,對劉鳳誥十分惱怒。

覺得劉鳳誥罔顧自己的信任,於是想要重重的懲罰劉鳳誥,將劉鳳誥發配去了偏遠的黑龍江。

在黑龍江的幾年,劉鳳誥常常飲酒作樂,與朋友時常作對,他不再像以前一樣汲汲營營,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他變得平和了許多。

劉鳳誥以匠心致初心,開始把重點放在研究學問上,寫了許多詩詞,寫的《謝折》讓嘉慶不由讚歎:“劉鳳誥的文采愈發好了。”

在黑龍江時,劉鳳誥也沉澱了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路,於是寫下了許多詩詞,命名爲《存悔齋集》。

1813年,嘉慶又交給劉鳳誥差事,劉鳳誥秉公查辦,處理得十分恰當,而且當年劉鳳誥其實也沒有收受賄賂,於是嘉慶又有了啓用劉鳳誥的心思。

正在1818年,嘉慶就重新以編修的職位,複用了劉鳳誥,劉鳳誥十分盡心,但是可惜,眼疾讓劉鳳誥的身體每況愈下。

身體的羸弱,讓劉鳳誥實在不能繼續工作,於是在60歲的時候,辭去了官職,準備去揚州安度晚年。

雖然是悠閒的晚年生活,但是劉鳳誥沒有完全躺平,而是繼續鑽研學問,留下了許多作品。

其中他花費心思最多的,就是自己老師未完成了《五代史補註》,這篇補註極爲耗神。

劉鳳誥身體本就不好,一次在夜晚劉鳳誥正奮筆疾書時,身體發出了警告,劉鳳誥吐血黑如墨。

在吐血不久之後,《五代史補註》也差不多完成,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而劉鳳誥則離開了人世,享年70歲。

劉鳳誥的一生,雖然在官場浮浮沉沉,但其實他爲官還是十分清廉的,他可以說是平生志節、年老彌堅。

在爲官期間,向家中寄的銀兩並不多,只有一百銀紋,因此劉鳳誥也十分愧疚,自己對家中沒有回報。

乾隆帝爲什麼賜劉鳳誥探花?劉鳳誥是如何應對的? 第7張

於是特地說明,銀子全由族中分配,也不需要家族一些形式主義,去討好他,劉鳳誥只是寫了家訓,希望族人遵守。

這些家訓嚴格,十分注重教育和德行,因此在家訓的鞭策下,劉氏家族也涌現了一些人才。

其中有劉洪闢,是出名的鄉賢,高風亮節,因不願與貪官同流合污,辭去官職,回鄉設立了縣誌館,回饋家鄉。

劉鳳誥的精神與意志,通過他的故事,一代代傳承,歷久彌新。

結語

人皆有愛美之心,亦皆有笑醜之心,如今這個社會很注重外表,因爲第一印象可以吸引別人。

但是漂亮只能吸引一時,人們更多的是忠於才華,陷於人品,所以我們要用客觀的眼光看待外貌。

劉鳳誥也告訴我們,即使外貌有缺陷,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用才華彌補自己的不足,用堅持走向成功。

美也不止外貌,美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其實劉鳳誥也很美,他的堅持,他的氣節,他的嘔心瀝血,他的刻苦鑽研,這些無一不述說着,美其實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