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樊城的危機是怎麼解除的?徐晃一舉擊破關羽的大營

樊城的危機是怎麼解除的?徐晃一舉擊破關羽的大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五子良將中排名最後的徐晃,爲何能夠擊敗關羽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219年7月,關羽北伐襄陽、樊城,把曹仁包圍在了樊城、呂常包圍在了襄陽。曹操派于禁督七軍前往救援曹仁,結果關羽趁漢水暴漲之際水淹七軍,于禁無奈之下投降關羽,龐德力戰而死,這就是“關雲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橋段了。

襄陽、樊城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對曹魏來說,如果襄樊不保,關羽可以長驅直入,威脅漢獻帝所在的許都;另一方面來說,當時劉備已經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並派劉封、孟達攻取了東三郡,如果拿下襄樊,蜀漢可以把漢水連成一片,把與曹操的“邊境線”推到漢水以北。

因此曹操面對咄咄逼人的關羽,都生出了遷都河北以避其鋒芒之心,好在在司馬懿和蔣濟的勸說下,曹操派人聯絡孫權,孫權其實早暗中謀劃偷襲荊州,兩方不謀而合。同時曹操派徐晃率兵前往增援襄樊。

徐晃所部多爲新兵,難以與關羽爭鋒,於是進至陽陵坡駐紮(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要等到兵馬集結後,一起出擊。”當時關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兩面連營,漸向圍城蜀軍逼近,徐晃軍營距關羽所圍僅三丈。

曹操的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採納董昭意見,故意泄漏信中內容。曹操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進退兩難。

此時,曹操爲了解救樊城、襄陽,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進至偃城,悉歸徐晃指揮。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冢。 徐晃實施聲東擊西之計,揚言應當攻圍頭屯,卻暗中攻向四冢。關羽得知四冢快要失守了,便親自率步騎五千出營作戰。

樊城的危機是怎麼解除的?徐晃一舉擊破關羽的大營

由於關羽和徐晃是同鄉而且關係很好,戰前兩人相互回憶了過往,但說平生不及軍事,不久徐晃突然下馬宣軍令:“得關雲長首級的人,賞金千斤。”關羽驚怖,說:“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徐晃回答:“這是國家之事。” (“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關羽驚怖,說:“大兄,是何言邪!”)

隨後兩軍混戰,關羽被徐晃擊敗。當關羽退回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捨,尾隨關羽敗兵衝入關羽營寨。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爲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爲困難。現徐晃趁着關羽的大營陷於混亂之機,衝入關羽的營內,一舉擊破關羽的大營,關羽退走,樊城的危機也因此解除。

第一,關羽軍心不穩。我們如果細細回顧關羽北伐的整個過程,轉折點就在於曹操和孫權勾結起來的那一刻。本來關羽形勢一片大好,樊城、襄陽岌岌可危,但當關羽軍營中傳來孫權偷襲後方的消息,是繼續圍攻,還是撤回荊州,足夠讓人猶豫不決。

所以有了這種心理,關羽在如何應對徐晃之時,就會顯得猶豫、退縮。這是站在主帥的角度,從士兵的角度,自己的家人都在荊州,如果孫權真的偷襲後方,自己的家人、財產能不能保住?所以士兵們大概率是無心戀戰的,這也導致軍隊士氣低下。

第二,徐晃應對得當。我們必須承認,徐晃也是當世名將,能夠青史留名的絕對不是泛泛之輩。此戰過後,曹操對徐晃說:“襄陽、樊城得以保全,是將軍你的功勞啊!”

對陣過程中,徐晃步步爲營,先是通過虛張聲勢佔據了偃城;然後通過聲東擊西之際,把關羽從圍城引出;然後趁和關羽敘舊之際突然發難,一舉擊退關羽,並緊隨關羽敗軍衝入關羽軍營,一鼓作氣拿下關羽的軍營。在於禁投降,曹仁被圍的局面下,徐晃用出色的表現,奠定了自己名將的地位!

樊城的危機是怎麼解除的?徐晃一舉擊破關羽的大營 第2張

第三,雙方兵力差距。縱觀整個襄樊之戰的過程,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曹操先後派于禁、龐德,之後又派徐晃,之後又爲徐晃增派十二營兵;孫權方面有呂蒙、陸遜、朱然等等諸多將領,而關羽似乎一直在孤軍奮戰。不說劉備、諸葛亮的增援,就是近在東三郡的劉封、孟達也不願增援關羽。

史書中明確記載關羽僅僅帶了五千人迎戰徐晃,而不提徐晃所帶本部兵馬,只說後來曹操增派的十二營兵,數量絕對就遠不止五千人,所以兵力懸殊之下,徐晃能夠擊敗關羽也就顯得沒那麼奇怪了。

總而言之,襄樊之戰是關羽一生最高光的時刻,同時也是最灰暗的時刻。被徐晃擊退後,關羽進退失據,最終敗走麥城被殺,讓後人留下了無數的唏噓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