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棣登基後也大力削藩,他的成果如何?

朱棣登基後也大力削藩,他的成果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就時代發展來看,朱元璋定下的藩王守邊並不適合明朝的長治久安,他剛剛駕崩,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就着手進行削藩,只不過削藩策略出了問題,先弱後強,把強藩燕王朱棣逼反了。

在經過靖難之役後,朱棣從北平(今北京)殺入應天(今南京),自己坐上了皇位,下令恢復此前被削的衆藩王爵位,有的還給了賞賜,畢竟他自己就是反抗削藩上位的。但這只是暫時的,朱棣很清楚,藩終究還是要削的。

第一個吃到軟刀子的是寧王朱權,他也是九大塞王之一,麾下的大寧軍“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一股很強的軍事力量。朱棣起兵時,朱權本想觀望,卻被朱棣用計脅迫,不得已而一起造反,朱棣爲了激勵他,還畫了個“事成,當中分天下”的大餅。

朱棣登基後也大力削藩,他的成果如何?

當事成後,朱權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不可能中分天下,就上書請求朱棣,把自己封到蘇州,享受一下生活。可朱棣不讓,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畿內也。”

蘇州離應天這麼近,怎麼可能封給你呢?朱權不甘心,又提出去錢塘(今杭州)。朱棣還是不讓,並且給出了自己的底線:“皇考以予五弟,竟不果。建文無道,以王其弟,亦不克享。建寧、重慶、荊州、東昌皆善地,惟弟擇焉。”

朱權知道自己別無選擇,識相地去了南昌。過了一段時間,有人告發寧王朱權用巫蠱誹謗他人,明成祖朱棣派人密查沒有結果,纔沒有再追究。

經過這麼一遭,朱權也明白了朱棣的用意,只得低調再低調,一代悍將,最終在寧王府裏造了一間書齋,每天就在裏面彈琴讀書,不問世事。

朱棣登基後也大力削藩,他的成果如何? 第2張

朱權只是一個縮影,朱棣坐穩皇位後,就開始通過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削除藩王的護衛,或者乾脆將有威脅的藩王廢爲庶人。

首先在永樂元年(1403年)十一月革去代王朱桂的三護衛及官屬;永樂四年(1406年)五月削去齊王朱榑的官屬和護衛,八月又將其廢爲庶人;永樂六年(1408年)削岷王朱楩的護衛並罷其官屬;永樂十年(1412年)削遼王朱植護衛;永樂十五年(1417年)廢谷王朱橞爲庶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在朱棣示意下,周王朱橚主動獻還三護衛。

這樣,大部分手握兵權的藩王,都被朱棣削奪了權力,變相實現了削藩的目的,不過朱棣比朱允炆高明一點的就是沒把藩王往死裏逼,只要接受削藩,經濟待遇該有還是有,不必搞自焚那一套。

到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後,朱瞻基又趁機削除了楚、蜀、肅、趙等藩王的護衛,從此以後藩王幾乎不再設立護衛。明太祖留下拱衛皇室的藩王制度,實際上變成了藩王被圈養制,不僅沒有帶來絲毫益處,反而成爲財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