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禁,字文則,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于禁帶軍嚴肅莊重,戰鬥中所繳獲的財物從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將領中唯一的假節鉞之人。但于禁常以軍法處理下屬,不得士卒衆心。後世將於禁稱爲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于禁作爲曹魏五子良將之一,三國志作者陳壽曾評價“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爲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

于禁最初就是以剛毅穩重而出名,一直樹立自己剛正不阿,忠心事主的形象,沒想到最後這人設竟然崩得這麼慘。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五子良將中,除了樂進從開始就是跟隨曹操,于禁算是投靠曹操最早的一個。

于禁原本是鮑信的私人部曲,鮑信也就是討伐董卓聯盟之中的諸侯之一,濟北相鮑信。

192年,兗州牧劉岱討伐黃巾被殺,鮑信與陳宮等人迎曹操爲兗州牧,這一年,鮑信就死了,于禁到了曹操麾下。

于禁隨着曹操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因爲他個人持軍嚴整,繳獲的財務也從不私藏,受到曹操重用。

于禁用兵極嚴,對將士都用嚴苛的軍法,這大概也是他能屢屢打勝仗的原因吧!

公元206年,東海郡太守昌豨反叛,曹操令于禁討伐,沒能攻克東海郡,曹操又將夏侯淵派來,在夏侯淵的大軍之下,城池搖搖欲墜。

眼見城池即將被破,昌豨就準備投降,因爲之前在曹操麾下,與于禁私人關係甚好,於是就避開夏侯淵,向于禁投降。

昌豨投降之後,于禁手下很多人都勸告,讓他將昌豨送給曹操處置,因爲昌豨跟于禁麾下很多人曾經是共事曹操,有一定交情,而昌豨反叛也不是第一次了,曹操都留下了他的性命,這一次說不定也不會殺他。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第2張

可是,于禁卻做出了令人大吃一驚的事,他決定“大義滅親”,他對部下說:“你們難道不記得曹公的命令嗎?

在大軍包圍之後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他的罪。遵從上令,是事奉君上的氣節!

我跟昌豨雖然是舊友,但是豈能因此而失節?”

于禁揮淚斬昌豨,離此不遠的曹操聽聞消息之後,感嘆道:“昌豨不向我投降,而投奔于禁,最終身死,都是命運啊!”

于禁因此而更加被曹操器重。

219年,關羽攻打襄陽、樊城,于禁率領30000大軍去樊城協助曹仁。曹仁令于禁與龐德駐守在樊城的北部低窪處。

時值秋季,雨水頻繁,一連十幾天的大雨之後,漢水大漲,關羽水淹七軍。面臨此絕境,龐德寧死不屈,而於禁卻舉軍投降,被關押在荊州江陵。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第3張

曹操得知于禁投降的消息,長嘆一聲:“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而不如纔跟隨我 幾年的龐德呢!”

于禁的囚徒生活沒過多久,呂蒙攻下江陵,于禁被帶到了東吳。

這時候,東吳剛趁機拿下荊州,又殺了關羽,做了虧心事的孫權整日提心吊膽,擔心劉備來伐,於是向曹操大獻殷勤,不僅將關羽的首級送到曹操面前,還對這些被關羽俘虜的曹軍關懷備至。

俘虜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前將軍于禁,孫權爲此不惜折節下交,經常帶着他騎馬同行,爲了表示尊重,兩人並排而行。

有一次,被東吳大噴子虞翻看到,當場指着大罵:“于禁你不過是個俘虜而已,怎麼配與我們大王並行?”

不僅如此,他還當場拿着馬鞭要去打于禁,幸虧孫權眼疾手快,這纔沒有當衆毆打于禁。

後來,孫權宴請羣臣,東吳君臣賓主盡歡,而於禁獨自傷心流淚,虞翻又站起來,指着他罵道:“你別在那裝可憐了,是不是想以此博取同情,想讓我們大王放你回去?”

話說虞翻這大噴子,對投降屈節之人是很看不上的,糜芳到了東吳,也是被他見一次罵一次,出門都要躲着他。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第4張

在東吳過了一年,曹操死了,曹丕稱帝,東吳上表稱臣。

221年,爲了緩和與魏國關係,準備抵抗劉備大軍,孫權將於禁送回魏國,但是于禁回到魏國之後就 後悔了,早知如此,天天受到他人嘲笑,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東吳,反正都不熟悉!

此時的于禁頭髮和鬍子都白了,又是敗軍之將,苟且偷生,心中壓抑,瘦骨嶙峋,看在他爲魏國征戰多年的份上,曹丕表面上任命他爲雜號將軍,但是心裏卻對其不以爲然。

曾經侍奉的君主曹操已死,于禁就去陵墓前拜祭,這時候曹丕令人送來一幅畫。

只見畫上畫着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一副勝利者的樣子,而龐德雖然落在下風,卻憤怒反抗,于禁卻在旁邊做降服之狀。

見到此畫,于禁當場一口血噴了出來,頓時羞愧欲絕,又心灰意冷,回家後再也沒能下得了牀,很快就死了。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爲何看到曹丕送來的畫後羞愧而死? 第5張

裴松之曾評價于禁:“圍而後降,法雖不赦;囚而送之,未爲違命。禁曾不爲舊交希冀萬一,而肆其好殺之心,以戾衆人之議,所以卒爲降虜,死加惡諡,宜哉!”

意思是,哪怕有因爲大軍圍城,投降者也不能赦免的軍法,但是于禁如果將昌豨囚送到曹操那裏,也不算抗命。于禁不爲曾經的好友爭取生機,肆意殺死昌豨,只是爲了擔心受到旁人的非議。

其實,當時昌豨之死未必有那麼簡單,昌豨曾經是泰山賊,幾度投靠曹操,又幾度叛亂,屢次征剿,這次曹操派于禁前來征討,難道沒有私下命令?

三國之時,多年戰亂,因敗軍而投降的將領其實數不勝數,但是對於禁而言,投降的代價太大,在曹魏地位本來就高,再加上年紀已經夠大,最主要的是有龐德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最終晚節不保。

名也失,命也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