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後周柴榮 後周皇帝列表

後周柴榮 後周皇帝列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歷史中的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從951年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定都東京開封府,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一共歷經三帝,享國10年。

後周柴榮 後周皇帝列表

  後周概述圖

周太祖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漢高祖劉知遠重任。郭威是劉知遠臨死時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柴榮御極不久抵禦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並乘勝追擊,兵峯直指北漢京都太原。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之號,稱江南國主,幾乎將所有長江以北地區割給周朝。959年柴榮再次北伐遼朝,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幾乎攻到幽州。不久柴榮駕崩,其幼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將謊報說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篡奪後周,建立北宋。

後周首都是開封,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地區。

 開國

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劉知遠臨死時郭威是他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平定多次反漢叛變,同時他又能體恤手下,因此深受軍隊的熱愛。劉承祐感到自己受顧命大臣的控制太多,因此開始殺這些大臣。郭威當時領兵在外,聞訊後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劉承祐爲此將郭威在開封的所有親屬殺害。郭威在僅僅數日內就進入開封。劉承祐死於非命。郭威的軍隊在開封大掠。郭威首先名義上迎在徐州的劉贇做新皇帝,自己卻以攻契丹爲名北上,同時他卻派部下將劉贇在路上殺死,然後又讓自己的士兵擁護自己做皇帝,做出迫不得已的樣子,就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首先以“監國”爲名上任,一個月後才正式持皇帝名。

 改革和內政

郭威登基後起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他也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和賄賂。

由於劉承祐將郭威在開封的所有親屬殺害,其中包括郭兩個兒子與柴榮的三個兒子。郭威死後,由他的養子(本身是其內侄)後周世宗柴榮繼位,柴榮繼續郭威的政策,使得後周所控制的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也使得後周的軍事得到了強大的發展。

後周的兩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非常節儉的皇帝,比如郭威死後墓前僅立石碑一塊,其墓本身也非常簡單,連守墓的宦官都沒有。

統一戰爭

柴榮繼位後不久北漢就聯合遼朝乘機攻打後周,打算乘後周內部還不穩定的情況下打擊後周的力量。柴榮決定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戰役開始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潰了北漢軍隊。戰後後周軍隊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

此後柴榮開始對他的後方作戰,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了皇帝稱號,幾乎將其所有長江以北的地區交割給後周。

959年柴榮在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之後再次北上攻遼。他的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幾乎攻到幽州,但就在此時他突然患病,不得不中止向北的進攻。柴榮此後不久病逝。

後周在這八年中基本上統一了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向北收復了許多被後晉讓給契丹的地區。在它佔領的地區經濟和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一切都爲此後北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滅亡

柴榮死後他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謊報兵情說遼國和北漢進犯,藉口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帝位建立北宋。

 疆域

國土範圍

大抵是華北地區與關中地區,後來還有淮南地區。政治核心因爲戰亂與經濟因素,由長安、洛陽過渡到開封。當時關中因戰亂而荒廢,較強的藩鎮只有岐國李茂貞與定難軍,而河隴地區也持續衰退,而開封處於隋唐大運河中樞地位,負責轉運河北、關中、江南與湖廣地區的貨物,是天下糧食、貨物的轉運站。當關中因戰亂而荒廢時,聚集天下財富的開封就成爲五代的首選地位。五代的戰爭大多以開封的宣武節度使與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對峙爲主,例如李克用的晉與後梁、後晉與後唐、後漢與佔據中原的遼國、北漢與後周等都是如此,這也是因爲太原所位於易守難攻的太行山山區,如果獲得背後北方民族的支援,能夠與位於平原的開封鼎力爭位。

範圍與唐朝後期相比,萎縮明顯,比之範圍小,外族大舉佔領中原的周圍,最後建立遼國與西夏。河西地區被歸義軍、甘州回鶻與吐蕃諸部所佔領。燕雲十六州在938年被後晉高祖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國(後爲遼國),使漢、唐以來北方的國防線全部後退,黃河北岸幾乎沒有屏障。再加上中國政治核心東移,使得五代、宋朝備受遼國的壓力。而安南地區被靜海軍的首領所割據,並在吳權於白藤江之戰擊敗後漢軍後,使越南北部地區正式脫離中國。而在陝北夏州割據的定難軍,也在宋朝時建立西夏。

 行政區劃

節度使成爲地方行政軍事長官是由唐朝中期纔開始設置的,又稱藩鎮,主管地方軍事、行政與財政,位高權重。五代各朝或地方十國的內部時常發生藩鎮叛亂,這是五代十國動盪不安的主因。此外還在某些地方設“軍”,成爲一級行政機構。如907年後樑在輝州碭山縣置崇德軍,939年後晉改舊威州爲清遠軍,954年後周以萊蕪監爲廣利軍等,其軍使委命本道差補。

第二行政區爲州,州設刺史,第三行政區縣則設縣令。部分州因首都地位或地勢重要而升級爲府、例如五代在汴州設有東京開封府、洛陽設有西京河南府、魏州設有大名府,有些重要的府在宋朝形成五京制。

政治

三省六部

中央行政機構有三省六部。三省爲尚書省、門下省與中書省,下設六部尚書,並分司辦事。中書令和侍中均爲正二品,左右常侍從三品升爲正三品,門下侍郎從正四品升爲正三品。設中書門下省,置“中書門下平章事”,改司政殿爲金鑾殿,設大學士一員,以崇政院使敬翔爲金鑾殿大學士。中書省和門下省方面,其官員品級也比唐朝高,其長官侍中在唐代宗以前均爲正三品。

樞密院

五代十國還設有樞密院以掌管軍事,又大多爲武將。樞密使掌握軍事,其實權往往超過宰相,可直接下令任免藩鎮。所以通常由皇帝最親信的臣僚充當,有時又以宰臣兼任樞密使。例如959年後周世宗命司徒平章事範質與禮部尚書平章事王溥參知樞密院事,藉此以加強文人官僚制度,最後由宋朝所繼承之,而十國等各國或地方藩鎮也大抵置有樞密使或相當於樞密使的官職。

法律

顯德元年(954)年後周世宗令大臣們進行整理,唐律條文難解的,加上註釋,格敕繁雜的,加以刪除,彙編爲《大周刑統》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編的《宋刑統》即就此書略加增刪而成。

 軍事

後周在首都設龍捷左右軍、虎捷左右軍。後周世宗時改革軍事制度,實施練選制度,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設有殿前都指揮使、水陸都部署、殿前都點檢等高級軍官,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其中殿前都點檢掌握軍事實權,後來擔任此職的趙匡胤在後周世宗去世後發動陳橋兵變,篡位建宋朝。其次是嚴明軍紀,命兵部尚書張昭遠制定新的軍法。最後是限制藩鎮權力,例如禁止造軍器、干預民政等等。

經濟

農業

後周太祖郭威爲了減輕農民壓力,於952年直接將兵屯的營田賜給佃戶,以提升稅收;並且廢除後梁太祖朱溫實行的“牛租”,使農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負擔。到後周世祖時,建立均田制,按實際佔有田畝徵稅。這不同於隋唐前期的舊制,而是同兩稅法之後普遍實行稅產是一致的。

 商業

商業方面,由於北方五代戰亂不斷,農業遭受破壞,連帶商業也難以發展。華北需要大量的茶葉,而楚國、南唐與閩國等南方茶商也需要運送至河南、河北等地,使得荊南成爲茶葉轉運中心,商人販賣茶葉,買回繒纊、戰馬。而江南所需的食鹽一部分也依賴華北供應。北方五代與北漢、燕、岐等勢力從契丹、回鶻、党項買馬。

 人口

根據史料記載,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戶口統計有2309812戶,顯德五年(958年)攻佔的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縣共得226574戶,加上顯德六年(959年)北伐收復關南得18361戶,綜合上述在籍共有2554747戶,以戶均口數五口計則有12773735人。

 文化

後周世宗時,更做了一些恢復儒學的努力,使儒學的傳統不至於中斷。而民間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學人才,這都成爲宋代儒學興發的重要養分。

由於社會動盪和時代短促的緣故,時常發生叛變弒君事,而君王大多重武輕文,士人也重實輕虛,使得本時期比較少有傑出的學者和思想家,有名的儒者只有馮道。馮道爲五代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學《九經》,侍奉九姓十五君,“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爲官四十多年。其行爲事君不忠,但是事親濟民、其主政提攜賢良,在五代有着“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爲元老,而喜爲之偁譽”的聲望,晚年著有《長樂老自敘》。

由於亂世災禍,人們對前途深感無從把握,大多采行消極避世的思想,部分儒者與百姓轉向佛教與道教。有研讀道籍者,也有隱遁山林者,名利之心淡漠,注重個人養生,而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其中道教學者譚峭繼承老子“道”爲世界本源的說法。他認爲天地間萬物均是由道演化而來,而道的本質則是虛,許多觀點蘊含着人民性、民主性因素。譚峭著有《化書》,其中《道化篇》雲:“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

契丹

後晉出帝繼位後不願稱臣,並濫殺契丹商人。遼太宗爲此多次出兵南征未果,後來有賴後晉大將杜重威投降,而攻陷汴州,改國號爲遼。而後因爲遼軍打草谷濫殺漢人,使中人舉兵抗遼,遼太宗也在北返之際於殺胡林去世。此後遼國內爭大起,國力衰退。雖然後來扶持北漢,但與後周作戰敗多勝少,最後於959年被後周世宗奪下瀛洲、莫州等地。宋朝建立並滅北漢統一中原和江南後,宋太宗於同年親伐遼國。此時宋軍久戰疲憊,終被遼將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大敗於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此後進入宋遼對峙時期。

西域

西域地區則有西州回鶻、高昌回鶻、龜茲回鶻、于闐與喀喇汗國等。其中於闐和喀喇汗國是西域大國,其範圍涵蓋整個西域地區。擁有塔里木南部廣大領土的于闐是盛行佛教的塞種人國度,統治者尉遲家族自漢朝起就掌握該國的政權。唐朝時,于闐屬於毗沙都督府,由當時的國王尉遲伏闍雄兼任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