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關隴集團有哪些家族 關隴集團是什麼意思

關隴集團有哪些家族 關隴集團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隴集團”是部分學者提出的一個說法,將北魏時期主要籍貫位於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或稱爲六盤山)周圍的門閥軍事勢力稱之爲“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這個概念,其實是陳寅恪先生半個多世紀前的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裏提出的,藉此闡釋了北周、隋、唐三代政權更迭的內部關係。

最初,清朝學者趙翼認爲,北周、隋、唐三朝開國之祖都是因爲出身“王氣所聚”的武川鎮,從而具備了開創霸業的基本條件。

雖然這個說法充滿了唯心主義論調,不過談關隴集團,我們的確要從武川鎮說起。

血腥政變中誕生的軍事集團

關鍵詞:武川鎮、宇文泰、爾朱榮、賀拔嶽

自武川鎮而起的故事

相較於現在只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一個小縣城,1500多前年的武川鎮明顯地位要超然的多。鮮卑部落首領拓跋硅立國北魏後,最終將首都定在了平城(今山西大同),這個地方距離當時雄踞草原的柔然人的根據地不是很遠。

出於戰略防禦的需要,政府在北部陰山一線(今河北北部,內蒙古南部)設立了六個軍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以鮮卑貴族爲軍事統帥帶領鎮兵抗擊柔然。

關隴集團有哪些家族 關隴集團是什麼意思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然而隨着柔然的衰落和孝文帝遷都洛陽,抓住機會遷居的鮮卑勳貴和漢人士族在洛陽過着奢靡的生活,而戍留在邊鎮的將兵卻失去了原來的軍事地位和政治特權,待遇一落千丈:

“豐沛舊門,仍防邊戍。自非得罪當世,莫肯與之爲伍。徵鎮驅使,但爲虞直侯白;一生推遷,不過軍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鎮者便爲清途所隔。”

這種差距在遷都後的30年間越拉越大,不滿的情緒也就越積越多。當六鎮軍戶的生存狀況已經惡劣到餓着肚子去跟柔然幹仗的地步後,他們選擇了在沉默中爆發。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殺鎮將起兵造反,其他五鎮羣起響應,掀起了整個北部邊鎮大動亂,即吹響北魏末日號角的六鎮起義。

關隴集團有哪些家族 關隴集團是什麼意思 第2張

  北魏末年變亂圖

從武川鎮中出來的少年

在義軍南下的隊伍中,有一個跟父親從武川鎮跑出來的少年,懵懂地隨大流東奔西跑,力圖找一處安身立命之所。誰都沒想到,這個默默無聞的鮮卑化匈奴人,便是日後關隴集團的領軍人物——宇文泰。

手下馬仔少得可憐的宇文泰當然還不是那個天選之子,沒資格登上北魏最高權力舞臺大放光彩,只有眼巴巴圍觀老闆爾朱榮意氣風發的份。

爾朱榮作爲秀容契胡酋帥,憑藉頗厚的家底聚集了大部分北鎮豪強酋首,趁着洛陽裏靈太后鴆殺孝明帝時迅速南下,將包括太后在內的2千朝廷官員全部沉河,另立新主把持朝政,並派兵關隴收繳殘餘反抗武裝,一系列操作乾淨利落。

北魏新一波的勢力洗牌即將落下帷幕,宇文泰的境遇卻更加悲慘了。戰亂讓他接二連三的失去了兄長和父親,爲了博前程,只能抄起刀跟着頗爲賞識他的老鄉賀拔嶽去關隴地區平亂。

有趣的是,侯莫陳崇、李弼、趙貴、劉亮、王雄等日後關隴集團的中堅力量也都混在這支入關的千人軍隊中。當然,他們此時根本想象不到,自己接下來半輩子的帶頭大哥現在還站在賀拔嶽身後做別將。

沒過多久,爾朱榮被孝武帝砍死,以他爲中心的軍事集團也轟然崩塌。曾是爾朱榮手下的高歡接手了大部分的政治遺產,裹挾孝武帝發號施令。

而盤踞在關中、隴右一帶的賀拔嶽也將武川鎮勢力收攏到了一起,漸具雛形的關隴集團與高歡成東西對峙之勢。結果賀拔嶽被刺身亡,賀拔嶽軍團隨時面臨着被高歡一勺燴了的危機。

由武川鎮勢力選出的領袖

前面我們曾提到,談關隴集團要從武川鎮說起,並不僅僅因爲關隴集團的領軍人物宇文泰出身武川鎮這麼簡單,更要看清他身後擁躉着龐大的武川鎮勢力。

賀拔嶽被殺,賀拔嶽軍團必須儘快選出新一任首領來帶領他們抵抗高歡的威脅,最終宇文泰作爲賀拔嶽的心腹得諸將擁戴上位。

然而爲什麼是宇文泰?谷川道雄指出,賀拔嶽軍團中位居樞要地位者多爲武川鎮出身,甚至當初跟隨賀拔嶽入關中者即多爲武川鎮出身者。

因此,他們所選擇的繼承者也非武川鎮出身之人莫屬。宇文泰既受賀拔嶽信重,“事無鉅細,皆委決焉”,又手握險要之地夏州,居地利之便,顯而易見的在這場無聲的角逐中獲得了勝利。

地盤已備,首領就位,這個自血與火中誕生的軍事集團正式開始了它的宏圖霸業。

崎嶇艱難的崛起之路

關鍵詞:西魏、東魏、關隴本位政策、府兵制

 立國之後的嚴峻形勢

宇文泰順順利利的接手賀拔嶽軍團時,高歡在東邊卻很糟心,因爲皇帝跑了。

孝武帝不僅一路狂奔入關爲宇文泰送去了他急缺的大義名分,還帶去了幾千禁衛軍和一衆皇室大臣。這下挾天子令諸侯的人調了個,對於在法理上不佔優勢的關隴集團來說實在是個好消息。

宇文泰打着孝武帝的旗號征討高歡,得到了關隴河東河南土著勢力和相當一部分關東士族的投效。可惜孝武帝有着誘殺爾朱榮的前科,不太安分,宇文泰和他處不來,只能殺了他,操縱文帝元寶炬以建立西魏。不過,具備了國家形態的關隴集團面臨的局勢卻並不明朗。

高歡雖然失去了孝武帝,但卻很快另擇新君建立了東魏,並佔據着包括今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大部分地區,將原北魏政治經濟發展良好的地盤盡數囊括其中。

人口衆多,高門雲集,文化傳統上的優勢雖然比不得東晉正朔的南樑,卻也比武川砍蠕蠕(柔然)出身的西魏政權好上太多,土鱉出身的關隴集團在爭取東西夾縫中的各方豪族勢力時勝算實在不可觀。

立足關中本位政策

怎樣才能扭轉劣勢呢?宇文泰決定走出一條具有關中特色的發展道路——關中本位政策。陳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指出:

“(宇文泰)以少數鮮卑化之六鎮民族竄割關隴一隅之地,而欲與雄據山東之高歡及舊承江左之蕭氏爭霸,非別樹一幟,以關中地域爲本位,融冶胡漢爲一體,以自別於洛陽、建鄴或江陵文化勢力之外,則無以堅其羣衆自信之心理。”

具體來說,就是主抓物質和文化兩方面政策。

在此之前,我們要搞明白,這時宇文泰所領導的關隴集團,並不是武川鎮軍戶的一枝獨秀,它的人員構成十分龐雜。

關隴河南河東土著勢力有着本土優勢;追隨魏帝入關的勢力,尤其是關東士族,則具備絕佳的政治優勢;跟着宇文泰的北鎮勢力只能在軍權上稍占上風。

面對磨刀霍霍的東魏,必須強引奧援,加強胡漢融合,抱團才能爭取一線生機。

首先,就是打碎外來戶的鄉土情節。

“改易西遷關隴漢人中之山東郡望爲關內郡望,以斷絕其鄉土之思,並附會其家世與六鎮有關,即李熙留家武川之例,以鞏固其六鎮團體之情感。”

簡單來說,就是將外來士族的籍貫統統改成關內本土戶口,並旁徵博引給他們洗腦:你老家就在關隴地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的。

等上層階級串好說辭後,便給普通軍民也安排的明白:“詔以諸將之有功者繼承鮮卑三十六大部落及九十九小部落之後,凡改胡姓諸將所統之兵卒亦從其主將之胡姓,逕取鮮卑部落之制以治軍”。

不論你以前是哪個部落的,以後就牢記你是你長官的兵,跟他姓,幹架也只悶頭跟着他就行。部落氏的職業軍隊,便是府兵制的初旨。

而府兵制的附生產品,便是設八大柱國十二將軍以統軍: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

除宇文泰和元欣外,其餘六柱國各轄兩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各開兩府共計二十四軍。而以此架構起來的軍事集團,便用內部通婚來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三朝岳父”獨孤信,就是將三個女兒分別許配給北周明帝宇文毓,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兒子李昞,以及宇文泰麾下大將楊忠之子、後來的隋文帝楊堅。

這種以姻親網絡捆綁出的利益共同體,在宇文泰死後搖搖欲墜的維持住了關隴集團內部鬥而不破的局面。

關隴集團有哪些家族 關隴集團是什麼意思 第3張

  西魏府兵組織表:谷霽光說

至於文化本位政策,主要是爲了照顧漢人士族們的政治感情,緩解西魏在文化正統上的尷尬地位。宇文泰仿《周禮》設六官,“陰適關隴胡漢現狀之實”。然而西魏後期,挺過了創業之初艱難險阻後,關隴集團內部的矛盾開始凸顯。

宇文家族打破了平衡

在宇文泰穩定西魏的局勢時,東魏高氏家族在高歡死後以齊代魏,迅速進入了內鬥消耗模式,南樑也陷入了10年侯景之亂的漩渦中自顧不暇。

而宇文泰所領導的關隴集團趁機內修政治,改革田制,對外鯨吞蠶食將國界擴出了關中,推進到了長江流域,吸納大量人口,漸漸消弭了對北齊的劣勢,獲得了與之長期抗衡的資本。

而據前文可知,對外用兵仍以北鎮將領爲主力,這就使宇文泰的威信在不斷的對外交戰中逐步提升,北鎮勢力也呈擴張之勢。

爲鞏固宇文家族在關隴集團內部的絕對地位,宇文泰需要培植嫡系勢力來應對自己死後的危險局面。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

宇文泰臨終時,雖然將“天下之事”交給了侄兒宇文護,然而在其之上仍有資歷深厚的八柱國,“羣公各圖執政,莫相率服”。

面對這樣的局面,宇文護利用宇文泰死前留下的親信勢力,廢魏立周,擁護宇文覺登位,隨即在關隴集團內部進行了一場血腥清洗。

趙貴、獨孤信、侯莫陳崇被殺,李昞、楊忠等人被排擠出最高權力圈。

而漢人士族豪強面對的情況則更加窘迫,宇文護延續了宇文泰晚年的鮮卑化政策,並且雖依周禮設六官制,然上層掌權者多爲北鎮鮮卑將領。

關隴集團有哪些家族 關隴集團是什麼意思 第4張

  西魏北周領土擴張圖

第一代關隴集團之所以擁有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其“融冶關隴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創霸業”。

然而宇文護卻想將“關隴集團”變爲“宇文集團”,使得集團內部的鮮卑與漢族,宇文嫡系與諸部別家,甚至宇文護和周帝之間都產生了嚴重的裂隙。

從內部裂開的口子,並沒有因武帝宇文邕幹掉宇文護這個罪魁禍首而自動癒合。

憑着第一代打下的堅實基礎,北周順利吞併北齊統一北方。然而宇文邕暴斃而亡後其子孫並沒能繼承先祖遺風,以強有力的手段來重新彌合關隴集團,內部向心力逐漸淪喪,最終被集團內部其他勢力奪走了領導權。

依靠關隴集團上位的隋文帝

關隴集團新一代的掌權者就是隋文帝楊堅。

雖然宇文護曾對關隴集團內部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血腥清洗,創業期的老臣幾乎凋零殆盡,但其所屬家族勢力並未被連根拔起。

彼時尉遲迥起兵叛亂,聲勢浩大,李穆、於翼等元老大臣坐鎮一方,楊堅是怎麼在聲望、地位、實力都打不了滿分的情況下撿漏的?

前文有述,關隴集團排他性很強,一般進行內部聯姻。楊堅的閨女就是這樣嫁給了周宣帝,從而使楊堅以外戚身份成爲了北周門閥新貴。

宣帝暴斃後,楊堅得以第一時間獲得消息,依靠宣帝近佞矯詔掌權,並在楊慧、李德林、高穎等親信的協助下迅速穩定了朝政,再以韋孝寬、樑睿等人帶兵平亂,同時派人去給李穆、於翼等老臣“盛陳利害”。

於是,關隴集團各方元老拒絕了尉遲迥的招攬,紛紛選擇支持楊堅。

《周書》的作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認爲他們坐視楊堅篡權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宴安寵祿”而“務隨時之義”,簡單來說就是不想當出頭的椽子。

而在尉遲迥和楊堅中,之所以選擇楊堅,純粹是因爲尉遲迥曾是宇文護的親信,而家裏親戚都有被宇文護殺了的,相互之間有血仇,不想再坐看跟宇文護有關係的人登位掌權。就是這麼簡單。

因此趙翼曾感慨:“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關隴集團的存亡危機

按陳寅恪先生在《金明館叢稿二編》中的論述,關隴集團之所以能在頻繁的政權鼎革中成爲左右全國政治軍事格局的重要力量,在於“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以“別創空前之世局”。

然而隨着第一代創業者的凋零和滅陳之戰後全國一統的和平局面的到來,關隴集團面對的局勢異常尷尬。

一方面,宇文泰在組建關隴集團時,施行的關中本位政策給予了集團極強的地域性,但關隴地區與北齊和南陳相比,其在經濟文化上的落後是顯而易見的。在先進地區文武分途的影響下,文武合一的關隴集團自然無法維繫過久。

另一方面,楊堅父子也並不希望關隴集團繼續以左右全國軍政的力量成爲凌視皇權的存在,必然會引入更爲善於治國理政的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來分其權柄。

據日本學者氣賀澤保規的觀點,楊堅在選兒媳時,廢太子楊勇之妻爲元氏皇族,然隋煬帝楊廣卻娶了南陳蕭氏公主,打破了關隴集團的婚姻關係網。

楊廣上位後爲鞏固權柄,更加重用山東和江南士族,並招納漢人進入行政系統,排斥技能漸趨狹窄的關隴集團鮮卑勳貴。

這就不是宇文護當政時瓜分既得利益果實的集團內戰那麼簡單了,而是赤裸裸的生存威脅。

楊堅父子在和關隴集團你爭我往的鬥爭中,幹掉了李渾、李敏、高熲、楊素、賀若弼、虞慶則、王世積、史萬歲等一衆關隴集團中堅力量,老牌勳貴被狠狠隔了一茬麥子,面臨着要權還是要命的生死抉擇,幾乎已經被逼上了絕路。

因此,當隋煬帝晚年不小心玩脫了導致政權崩潰時,關隴貴族子弟要麼投降叛軍,要麼爲叛軍大開方便之門,楊素之子楊玄感和李弼曾孫李密更是直接挽袖子造反。

即使隋煬帝最後逃到了小角落裏窩着自我頹喪,和楊家有滅族之仇的宇文化及仍追過去砍了他的頭。

關隴集團唐代存續之議

李淵從表兄弟那裏接過帝國皇位的下一棒後,有關於關隴集團是否存在的爭議自陳寅恪先生提出這個觀點後便一直存在。

李淵是關隴核心人物八柱國李虎之孫,獨孤信的外孫,妻子竇氏的父親出身關隴老牌勳貴,外祖父乾脆就是宇文泰。滿門先祖皆關隴,這是不爭的事實。

按照陳寅恪先生所說,關隴解體是從武則天上位開始,因“其氏族本不在西魏以來此關隴集團之內,因欲消滅唐室之勢力,遂開始施行破壞此傳統集團之工作,如崇尚進士文辭之科破格用人及漸毀府兵之制等皆是也”。

但是據黃永年先生在《文史探微》中所列唐高祖初年立功名單中得到的信息,“17人中確屬文武合一的關隴集團核心人物只有3人”;而武德朝宰相名單中,12人裏確係關隴出身者有7人,但這個過半優勢仍是在算上屬性不明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後。

而等到太宗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關隴上榜者只有5人。此結果足以證明唐立國後不再實行關中本位政策,不能以唐初高層仍有關隴之人而判定關隴集團仍然存在。因此,黃永年先生認爲,關隴應該是在隋初開始解體,入唐之後消亡不存。

筆者認爲,關隴集團之所以能在隋末之亂中再次怒刷存在感,主要在於其後代尚武之風仍存,適應戰爭頻仍的社會環境,可以在領導方針正確的前提下以絕強的文武合一、對外導向優勢取得勝利。

不過,當國家趨於穩定,各項政治制度成熟後,關隴集團粗獷的治國模式自然拼不過江南士族的精調慢燉,本就是應特殊時代環境而生的產物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本文轉載自全歷史進行編輯